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279章 内部暗流,士族异心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第279章 内部暗流,士族异心

作者:猫啃月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16:32:21 来源:书海阁

自翠云坞回来,夜色已深。彭城的街道在凛冽的寒风中显得格外空旷,只有巡夜兵卒甲胄摩擦的细碎声响,以及偶尔从某个紧闭的门扉后传出的几声犬吠,更添了几分萧索。我的官署书房内,炭火燃烧正旺,驱散了室内的严寒,却驱不散我心中那层层叠叠、挥之不去的阴霾。

曹操在小沛整军经武,兵锋直指彭城的消息,如同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正迅速扩散,冲击着徐州每一个敏感的角落。外部的威胁已如悬顶之剑,然而,比敌人的刀兵更令人忧虑的,往往是来自内部的蚁穴。这一点,自我踏入这乱世,便深有体会。

吕布的覆灭,对我们而言,绝非仅仅是少了一个反复无常的恶邻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震,不仅摧毁了徐州北面的战略屏障,也剧烈地撼动了徐州内部原本就脆弱的平衡,尤其是那些盘踞于此、根深蒂固的本土士族的心。

这几日,石秀和“影子”呈递上来的玄镜台密报,越来越多地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方向——徐州城内,那些曾经在陶谦时代便已呼风唤雨、在主公入主后表面恭顺、在吕布盘踞时虚与委蛇的世家大族们,开始变得躁动不安起来。

这些士族,以陈家为首,糜家次之(糜竺糜芳兄弟因早早投靠主公,立场相对坚定,但其家族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还有下邳、广陵等地的其他几家豪强,他们世代经营徐州,掌握着大量的土地、人口和财富,更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他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徐州这片土地的真正归属和稳定。

主公仁德宽厚,待他们以礼,倚重他们的名望和资源来治理地方。然而,我深知,这种维系更多是基于现实利益的考量和对“皇叔”身份的暂时尊重。他们骨子里,信奉的是“良禽择木而栖”的生存法则。他们忠诚的对象,首先是家族的延续与兴盛,其次才是他们所依附的“主公”。

吕布虽勇悍无双,却暴虐无度,不敬士人,早已让这些徐州士族心生怨怼。但吕布的存在,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吸引了曹操的全部注意力,使得徐州南部尚能维持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他们或许并不喜欢吕布,但他们更害怕曹操。

然而现在,吕布,这位被他们既厌恶又在某种程度上依赖的“屏障”,在曹操雷霆万钧的攻势面前,竟如此迅速地土崩瓦解,灰飞烟灭!这无疑给了他们极大的震撼,也带来了极深的恐惧。

曹操的强大,超出了他们的想象。那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不仅拥有碾压性的军事力量,更手握朝廷大义的名分。相比之下,主公虽有仁德之名和皇叔身份,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些似乎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他们开始怀疑,主公是否有能力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护住徐州,护住他们家族的基业?

玄镜台的“鼠雀”们(我们安插在城内各处的底层眼线)回报,近几日,彭城几家大族的府邸之间,往来突然变得频繁起来。一些平日里深居简出的老者,也开始互相登门拜访,名为“清谈”,实则……恐怕是在试探彼此的态度,共商“应对之策”。

“影子”亲自带人监控的目标——陈府,更是气氛微妙。陈珪,这位以老谋深算着称的徐州名士,曾为驱逐吕布出过力,也曾向曹操暗通消息。他的儿子陈登,字元龙,更是才智出众,年纪轻轻便已名满江淮,现任广陵太守,手握一方兵权。这对父子,在徐州士族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态度,足以影响一大批人的选择。

根据潜伏在陈府外围的“壁虎”(擅长攀爬窃听的探子)冒死传回的零星信息,陈珪府上的夜宴次数明显增多,参与者皆是徐州有头有脸的人物。宴席之上,虽然言辞依旧隐晦,多以咏史、评点人物为遮掩,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对曹操军威的惊叹,以及……对主公前景的某种不确定。

“昔日项王何其勇,然垓下一战,楚歌四起,终至乌江自刎。时也,命也?” 这是某次宴席上,一位老儒抚须长叹时被记录下来的话语。看似感慨历史,实则暗指吕布之败,也隐隐流露出对“强权”的敬畏和对“弱者”命运的悲观。

“曹公用兵如神,奉天子诏令,名正言顺。徐州疲敝,刘豫州虽仁,恐非其敌手啊……” 类似这样的私下议论,在士族圈子里如同瘟疫般蔓延。

更让我警惕的是,玄镜台设在小沛附近的情报站传来消息,发现有疑似陈家管事或亲信的人物,曾秘密前往曹军大营附近活动。虽然他们行踪诡秘,未能截获确切的联系证据,但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他们在做什么?是单纯地打探消息?还是……已经开始与曹操方面进行秘密接触,为自己家族寻找新的出路?

我坐在灯下,看着密报上那些冰冷的文字,手指下意识地收紧。陈珪此人,老奸巨猾,绝非易与之辈。他当初能联合主公驱逐吕布,也能在吕布眼皮底下向曹操暗通款曲。如今曹操大军压境,他再次动摇,甚至暗中勾结,几乎是必然的事情。陈登,陈元龙……这个年轻人更让我忌惮。他有才略,有野心,且深得徐州部分士人之心。他在广陵经营多年,手握兵权,若是他与父亲同心,选择倒向曹操,对我军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广陵位于徐州东南,扼守长江水道,若被曹军控制,则我军南下江东(寻求孙策援助)或利用水路转圜的可能,都将被彻底切断!彭城将陷入北、东、西三面受敌的绝境!

除了陈家父子,还有一些在吕布败亡后从小沛逃回、或被曹操暂时“安抚”放回的徐州旧吏和地方豪强,他们亲眼目睹了曹军的强大和吕布的惨败,心中的恐惧和动摇可想而知。这些人,也极有可能成为曹操渗透、策反的目标。

内部的暗流,已经不仅仅是“涌动”,而是接近“汹涌”了!

曹操的军事压力是阳谋,堂堂正正地压过来,我们可以严阵以待,奋力抵抗。但这些来自内部的、无声的、可能在最关键时刻捅出致命一刀的“异心”,却是最难防范、也最具破坏力的阴谋!

一旦战事开启,倘若城内士族响应曹军,或者如陈登这样手握重兵的地方将领临阵倒戈,后果不堪设想!主公素来倚重士人,以仁德感化,若骤然采取强硬手段弹压,恐会激起更大范围的反弹,甚至导致徐州民心尽失。但若放任不管,又无异于养虎为患,随时可能引火烧身!

这真是一个两难的困境。

石秀站在一旁,看着我凝重的脸色,也感受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低声道:“主公宅心仁厚,对陈家父子向来礼遇有加,委以重任。他们……当真会背弃主公,投靠曹贼吗?”

我摇了摇头,苦笑道:“石秀,你要记住,对于这些世家大族而言,忠诚从来不是第一位的。家族的利益,才是他们永恒的追求。主公的仁德固然能感化一部分人,但当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更有实力、更能保障他们家族延续的那一方。曹操,恰恰就是他们眼中那个更强大的‘靠山’。”

“那我们……”石秀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是否需要……先下手为强?敲山震虎?”

“不可!”我立刻否定,“如今曹军压境,内部稳定是第一要务。陈家父子在徐州影响甚大,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绝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只会打草惊蛇,逼得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犹豫的人,彻底倒向曹操。那正中曹操下怀!”

对付这些老谋深算的士族,必须更加谨慎,更加隐秘。

“加强监控!”我沉声道,“尤其是对陈府,还有那些与陈家来往密切的大族府邸。动用我们所有能动用的力量,‘鼠雀’、‘壁虎’,甚至可以尝试收买他们的下人、门客。我要知道他们每一次密会的具体内容,每一次与外界的可疑接触!”

“同时,”我补充道,“密切关注广陵方向。陈登那边若有异动,哪怕只是军粮调拨、人事任免上的细微变化,也要立刻报我!”

“另外,将这些情况……整理一份简报,我要尽快向主公和军师(简雍)汇报。必须让主公对内部的风险有所警惕。”

“是!”石秀领命,迅速转身离去,安排相关事宜。

书房内再次安静下来,只剩下炭火燃烧的哔剥声。我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却是一片冰冷。

吕布的败亡,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曹操的兵锋压境是第二块。而徐州内部这些士族的异心,便是即将倒下的第三块,甚至可能引发更剧烈的连锁反应。

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暗流汹涌叵测。徐州的局势,比我最初预想的还要凶险百倍。主公的仁德固然是凝聚人心的旗帜,但在绝对的实力差距和生死考验面前,这面旗帜能支撑多久,尚未可知。

我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既要稳住内部,防止哗变,又要集中力量,应对曹操即将到来的攻势。这无异于在悬崖峭壁上走钢丝,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

或许……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了。不仅仅是监控,或许还需要……分化?拉拢?甚至……制造一些“意外”,来清除那些最不稳定的因素?

我的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在这场生存游戏中,仅仅依靠仁德和防守,是远远不够的。必要的时候,必须亮出獠牙,以雷霆手段,扫清障碍!

而玄镜台,这支由我亲手打造的暗夜力量,将在这场内部的较量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要成为我的眼睛和耳朵,更要在关键时刻,成为我手中那柄最锋利的……暗刃!

寒风卷过窗棂,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悄然酝酿。而我,必须在这风暴来临之前,为徐州,为主公,也为我们自己,找到一条通往生机的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