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347章 激流碰撞,忠义两难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第347章 激流碰撞,忠义两难

作者:猫啃月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16:32:21 来源:书海阁

我的话音如同投入滚烫油锅的冷水,瞬间在议事厅内炸开了锅。那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寂静被一声怒吼彻底撕碎,如同平地惊雷。

“放屁!”

是翼德!他猛地一拍身前的案几,那厚实的木案竟被他拍得嗡嗡作响,烛火剧烈摇曳,险些熄灭。他那双环眼瞪得溜圆,须发戟张,脸膛因愤怒而涨得通红,仿佛一尊即将喷发怒火的金刚。

“陆别驾此言差矣!”他指着我,手指几乎戳到我的鼻尖,唾沫星子随着激昂的语调喷溅,“我等岂能未战先怯,弃土而逃?想当初主公落魄之时,是徐州百姓不弃,开城相迎!如今曹贼势大,我等便要舍了这满城父老,独自逃生?这与那反复无常的吕布、冢中枯骨的袁术有何区别?俺老张就是死,也要死在徐州城头,与曹贼拼个你死我活!绝不后退半步!”

他的声音洪亮如钟,每一个字都重重地砸在众人的心头,激起强烈的共鸣。他所言,正是那最朴素、最炽热的忠义与血性——有恩必报,宁死不屈。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想法,也代表了许多底层将士的心声。他们或许不懂什么长远战略,不懂什么地利人和,但他们懂得“士为知己者死”,懂得“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主公的仁义之名,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这种朴素的道德认同之上。此刻弃城弃民,无异于自毁根基。

我能感受到翼德那毫不掩饰的怒火,以及隐藏在怒火之下,对“逃跑”这一行为的深深鄙夷和不齿。我理解他的愤怒,甚至……敬佩他这份赤诚的勇武。但我不能退缩,因为我知道,匹夫之勇,救不了徐州,更救不了主公的大业。

“翼德稍安勿躁!”主公沉声喝止,但声音中也透着一丝疲惫和无奈。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抚髯的云长,缓缓睁开了他那双丹凤眼。他的目光没有翼德那般狂暴,却更加深邃,更加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他没有看我,而是转向主公,微微颔首。

“兄长,”云长的声音低沉而平稳,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子明(我的字)之策,从兵家权谋、保全实力而言,确有其深思熟虑之处,非是臆断。”

他先是肯定了我的分析,这让我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云长并非莽夫,他能看到战略层面的逻辑。然而,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然,‘仁义’二字,乃兄长安身立命之本,亦是我等追随兄长的根本缘由。昔日陶恭祖三让徐州,看重的是兄长的仁德;百姓拥戴,亦是感念兄长的恩义。今日若因强敌压境,便舍弃一州百姓,仓皇南窜,天下英雄将如何看待兄长?徐州父老又将如何心寒?恐怕人心尽失,纵有精兵强将,亦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云长的话语不疾不徐,却字字诛心。他精准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战略生存与道德根基之间的巨大矛盾。这正是主公,也是我们这支队伍,最与众不同,也最引以为傲的特质。一旦为了生存而抛弃了“仁义”这面旗帜,刘备,还是那个天下归心的刘皇叔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况且,荆州刘景升公,虽为同宗,然性情暗弱,优柔寡断,外戚蔡瑁、张允等人把持军政,内部派系林立,倾轧不休。我等若去投奔,名为依附,实则寄人篱下。景升公未必真心容纳,荆州世族亦多排外。届时,我等兵不过万,将不过数员,粮草仰人鼻息,行动处处受制,未必能得伸展,反受其钳制,岂非自投罗网?昔日兄长投袁本初、依曹孟德,辗转流离之教训,殷鉴不远,不可不察啊!”

云长的分析冷静而深刻,直指投靠荆州的潜在风险。他并非意气用事,而是从政治格局、人心向背以及过往的失败经验出发,提出了极具分量的疑虑。他的话,让刚刚因为我的提议而动摇的众人,再次陷入了沉思和犹豫。

是啊,寄人篱下的滋味,尝得还少吗?袁绍的傲慢,曹操的猜忌……哪一次不是如履薄冰,最终不得不仓皇离去?荆州,真的会是安身立命之所吗?

“云长所言极是。”一直沉默的宪和先生(简雍)终于开口,他习惯性地捋了捋颌下稀疏的胡须,脸上带着苦笑,“眼下这局面,真是……进退两难啊。守,则力不能及,恐有覆巢之危;走,则失义失心,前途未卜。唉……”他长叹一声,试图缓和厅内剑拔弩张的气氛,但也道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纠结。

而子仲兄(糜竺)的脸色最为复杂。作为徐州本土的大族豪商,糜家在徐州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家产无数。放弃徐州,对他而言,不仅仅是战略转移,更是意味着可能要抛弃大部分的家业和族人。他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挣扎。他的立场,无疑是支持坚守的,但这不仅仅是出于忠义,更有着现实的、沉甸甸的家族利益考量。

一时间,议事厅内形成了两股强大的力量在激烈碰撞。翼德代表着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扞卫荣誉和故土的血性忠勇;云长则代表着对“仁义”大旗和人心向背的坚守,以及对未来的审慎权衡。而我,则站在了看似最“不近人情”、最“冷酷无情”的现实主义立场上,疾呼着生存的必要。

我能感受到无数道目光投射在我身上,有愤怒,有质疑,有审视,有犹豫。翼德的怒视如同实质的火焰,灼烧着我的皮肤;云长深沉的目光则像一把无形的标尺,衡量着我计策中的每一个利弊与道义的缺口;而主公,他的目光最为复杂,充满了痛苦、挣扎,以及一种深深的疲惫。

我知道,我的提议像一把锋利的刀,刺穿了包裹在忠义、仁德外衣下的残酷现实。这让习惯了高举道义旗帜的他们,感到了强烈的不适和抗拒。忠与义,生存与名节,在此刻形成了尖锐的对立。选择,从未如此艰难。

但我不能动摇。因为我知道,一旦曹操大军压境,所有的争论都将失去意义。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我必须让他们明白,有时候,为了最终的“仁义”,我们不得不先承受“不仁不义”的指责,活下去,才有机会去实现那遥远的理想。

我迎着众人的目光,准备再次开口,将这残酷的抉择,剖析得更加彻底。这激流的碰撞,必须尽快导向一个明确的航向,否则,我们都将被这即将到来的惊涛骇浪所吞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