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359章 密令初传,暗潮涌动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第359章 密令初传,暗潮涌动

作者:猫啃月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16:32:21 来源:书海阁

夜已深沉。

我独自坐在书房之中,窗外是沉睡的徐州城,月光如水银泻地,勾勒出屋檐和街巷的轮廓。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白日里议事厅中激辩的气息——那些关于去留、关于存亡、关于不舍与决绝的言语,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余波至今未平。

最终,南迁荆州的决策,在我的力主和反复剖析利害之下,艰难地得到了主公(刘备)的认可。然而,这认可背后隐藏的沉重与无奈,我感同身受。放弃徐州,这片我们付出无数心血、赢得民心依附的土地,无异于壮士断腕。主公的仁德之心,让他对这片土地和百姓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若非曹操一统北方、大军随时可能南下的灭顶之灾迫在眉睫,若非我以详尽的情报(自然是经过精心处理和包装,隐去了玄镜台的痕迹)和超越这个时代的战略推演反复论证,恐怕这个决策还要拖延许久,直至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我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暂时放弃“匡扶汉室于中原”的理想表象,意味着可能要面对“背弃徐州百姓”的非议,意味着前路将踏入刘表治下那片暗流汹涌、龙盘虎踞的荆襄之地,寄人篱下,步步惊心。肩上扛起的,不仅仅是数万将士和家眷的性命,更是主公的信任,以及我自己心中那个更为宏大、却绝不能宣之于口的最终目标。

责任重逾泰山。

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决策已定的情绪中抽离出来,转而投入到更为复杂和艰巨的执行层面。脑海中,一幅庞大而精密的蓝图开始缓缓铺开,每一个细节都在反复推敲、模拟。

战略转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这绝不仅仅是带着一支军队换个地方驻扎那么简单。我们需要转移的,是“核心”——是经过战火考验、忠诚可靠的骨干士兵,是掌握着我从后世记忆碎片中艰难复现、并在这个时代条件下改良出来的各种技术的工匠及其家人,是崇文馆里那些费尽心力抢救、整理出来的珍贵典籍和初步的“格物”研究图纸,是糜家利用商业网络为我们积攒、也关系到未来立足之本的秘密财富,更是我们这个小团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组织基础与核心人才。

这一切,都必须在曹操的眼皮底下,在徐州城内外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悄无声息地完成。一旦走漏风声,引来曹军主力的围追堵截,或是激起城内不必要的动荡,后果不堪设想。

“隐秘”与“神速”,将是这次行动成功的唯二法门。

而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采取虚实结合、明暗交织的策略。一个在脑海中盘旋已久、借鉴了古人智慧的计策逐渐清晰起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修栈道”,就是要公开层面,我们要做出死守徐州的姿态。不仅要继续,甚至要大张旗鼓地加固城防,整训兵马,增派斥候,让所有人都相信,我们决心与徐州共存亡。这既是为了麻痹曹操,让他摸不清我们的虚实,不敢轻易投入主力强攻,为我们的秘密转移争取时间;也是为了稳定徐州内部的人心,避免因撤退消息泄露引发恐慌和混乱。主公的仁德形象和关、张二将军的勇武,是“明修栈道”最好的招牌。

而“暗度陈仓”,则是真正的核心所在。在公开备战的掩护下,我们将秘密地、分批次地、有条不紊地将真正的“精华”——人员、物资、技术、财富——通过预设的安全路线,转移到南方。这需要极其周密的计划、精准的协调和绝对的保密。

这个“暗度陈仓”的计划,绝不能让主公,以及关、张两位将军知晓全部内情。并非不信任他们,而是他们身处明处,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知道得越少,暴露的风险就越低。更何况,这个计划的核心,依赖的是我私人掌控的力量,是不能暴露在阳光下的底牌。

我的手指无意识地在书案上轻轻敲击着,脑海中浮现出几个身影,她们将是这个庞大计划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执行者。

首先是貂蝉(锦瑟)。自我将玄镜台这柄最隐秘、最锋利的剑交到她手中之后,她以超乎我想象的智慧、冷静和韧性,将这个组织打理得井井有条,并且效率倍增。她的忠诚,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报恩或是倾慕,那是在生死考验和灵魂契合中建立起来的、可以完全托付后背的信任。这一次,“暗度陈仓”的情报保障、路线勘察与清理、沿途接应点的设置、反侦察与干扰,乃至最核心人员的秘密护送,都将由她领导下的玄镜台负责。她是黑暗中的眼睛和手臂,是确保这条秘密通道安全畅通的关键。

然后是糜贞。这位聪慧果敢的商业奇女子,早已用她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她的价值和对我的……情意。糜家的商业网络遍布南北,这是我们转移财富、预置物资、甚至悄悄疏散部分人员家眷的最佳掩护。将不易携带的固定资产变现,筹集硬通货,利用商路将物资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往南方,都需要她精密的商业头脑和庞大的资源调动能力。那个她赠送的玉珠算盘,此刻仿佛就在眼前,象征着她的精打细算与默默支持。她是这条生命线的“粮草官”和“转运使”。最后是文姬(蔡琰)。崇文馆里那些承载着华夏文明火种的典籍,以及格物院(虽然目前还只是个雏形)里那些关系到未来科技发展的图纸和记录,其价值甚至可能超越一支军队。文姬的博学、细心和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使她成为守护这些“精神财富”的不二人选。如何甄别、打包、加密,确保它们在颠沛流离中万无一失,需要她的智慧和心血。那支她赠予我的玉箫仿佛还带着她的体温和清雅的香气,提醒着我,我们之间不仅仅是知己,更是有着共同理想和深厚情感的同路人。她是这条文脉得以延续的守护者。

除了她们三人,还有石秀等玄镜台的元老骨干,我那支规模不大但绝对忠诚的私人卫队,以及那些掌握着关键技术的工匠……他们都需要被纳入这个秘密计划之中,各司其职。

计划的轮廓已然清晰,但执行起来,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现在,是时候将这无声的暗潮,通过最隐秘的渠道,传递给最初的执行者了。

我走到书案前,取出一张特殊的纸张——这是玄镜台内部传递最高级别密令时使用的,以特定药水浸泡过,阅读后可以轻易销毁不留痕迹。研墨,提笔,我的字迹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只有特定的几个人能够辨认。

给貂蝉的密信,言简意赅,使用了我们之间预设的暗语:“‘寒蝉’将至,‘南枝’需暖。彻查‘雀道’诸线,备‘鸿雁’远翔。严防‘鹰眼’,静待‘风起’。” (寒蝉:指曹操的威胁;南枝:指南方,荆州方向;雀道:指南下的秘密路线;鸿雁:指大规模秘密转移行动;鹰眼:指敌方探子;风起:指行动开始的信号。)

给糜贞的指令,则通过另一条绝对可靠的商业密线发出,措辞更偏向于商业安排,但核心意思明确:“冬粮需备,易谷为金。南货北运常例,择良驹快船,备长途之用。账目务清,待核。” (冬粮需备,易谷为金:指开始变卖资产,转换成易于携带的贵金属;南货北运常例:掩饰大规模物资调动;良驹快船:指准备交通工具;账目务清,待核:指做好资金和物资的统计,等待下一步指令。)

给文姬的,则是我亲自写的一张便笺,托最信任的亲卫,以“请教典籍问题”为由,在夜深人静时送去:“馆藏繁浩,忧其散佚。请文姬费心,择其精要者,重录副本,妥善封存,以备‘参详’。此事机密,务嘱可靠之人。” (重录副本,妥善封存,以备‘参详’:暗示要将最重要的部分打包,做好转移准备;机密:强调保密。)

三封(条)看似毫不相干的指令,如同三颗投入黑暗深潭的石子,无声无息,却将在我最信任的核心圈层中激起层层涟漪。她们都是冰雪聪明之人,自然能从这语焉不详的指令中,嗅到不同寻常的气息,并开始着手进行最基础的准备工作。具体的计划,还需要在绝对安全的密会中,当面详细部署。

放下笔,我走到窗前,望着沉寂的徐州城。月光之下,这座城市显得如此安宁祥和。然而,我知道,在这片安宁之下,决定其命运的暗流,已经开始悄然涌动。前路多艰,迷雾重重,但我别无选择,只能带领着信任我的人,以及那些我决心要守护的东西,向着未知的南方,踏出这至关重要,也凶险万分的第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