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408章 深挖内幕,二子暗流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第408章 深挖内幕,二子暗流

作者:猫啃月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16:32:21 来源:书海阁

在新野的建设和防御工作按部就班进行的同时,襄阳城那张无声的网,终于在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和牺牲之后,捕捉到了一条真正的大鱼。或者说,它为我揭开了覆盖在荆州权力核心那层温情脉脉面纱之下的、最深层也最致命的裂痕——二子之争的残酷真相。

这天深夜,石秀照例送来了最新的密报。与以往那些零散、模糊的信息不同,这一次的密报,显得格外厚重,并且在卷轴的封口处,有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用特殊墨水绘制的标记——那是锦瑟(貂蝉)亲自处理过、并认为极其重要的最高等级情报才会使用的符号。

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了几分。我知道,这必定是玄镜台在襄阳的渗透,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

展开卷轴,借着昏暗的烛光,我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上面的字迹并非出自一人之手,显然是经过了初步的整理和汇总,但其中几处关键信息的旁边,有几行娟秀却又带着锐利锋芒的蝇头小字批注,那毫无疑问地是锦瑟(貂蝉)的笔迹。她通常只会在最关键、最需要我特别留意的部分,才会加上自己的判断和提醒。

情报的内容,印证了我之前的许多猜测,但其细节之详尽,程度之深入,依然让我感到心惊。

突破口,源于一名代号“壁虎”的探子。此人是玄镜台早期精心培养、潜伏能力极强的核心成员之一。他以一名因战乱流落、略通医术的杂役身份,几经周折,最终成功混入了刘表相对信任的一位老侍中的府邸。这位老侍中虽然权力不大,但因为侍奉刘表多年,常能出入州牧府内宅,偶尔能听到一些外人绝难知晓的秘闻。

“壁虎”潜伏极深,平日里谨小慎微,从不多言多语,只默默观察,利用一切机会收集信息碎片。而这一次,他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那位老侍中因病卧床,“壁虎”以照料汤药为名,得以长时间留在其内室。在老侍中与心腹家人(甚至可能是其夫人)私下抱怨、议论时局之际,“壁虎”凭借其过人的记忆力和对唇语的粗浅掌握(这是玄镜台核心成员的必修课之一),断断续续地听到了大量关于刘表家事,特别是关于两位公子争夺继承权的核心内幕。

情报确凿无疑地证实了之前的传闻:荆州牧刘表,确实因为极其宠爱蔡夫人,连带着对其所生的幼子刘琮也偏爱到了极点。这种偏爱,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的父子亲情,达到了影响政治决策的地步。刘表不止一次在私下场合,向蔡夫人和蔡瑁表露过“琮儿类我”、“性聪慧,可继吾业”之类的想法。

而蔡瑁集团,则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紧紧抓住了刘表的这份偏爱,将其作为巩固自身权势、未来彻底掌控荆州的最重要政治资本。他们正不遗余力、无所不用其极地打压长子刘琦。

手段之阴狠,令人咋舌。

首先是舆论上的抹黑。蔡瑁指使其党羽,在襄阳城内乃至整个荆州官场,暗中散布各种对刘琦不利的流言。说他“性刚戾,不敬继母”(这显然是针对蔡夫人),“轻佻无谋,难当大任”,甚至影射他与某些品行不端的士人过从甚密。这些流言蜚语,如同一盆盆脏水,不断泼向本就处境艰难的刘琦。

其次是权力上的削弱。刘琦原本作为长子,身边也团结了一部分支持他的官员和将领。但蔡瑁利用其掌控的人事权和军权,或明升暗降,或寻衅贬斥,或干脆罗织罪名,将这些支持刘琦的力量一个个剪除。如今的刘琦,在襄阳几乎成了孤家寡人,门庭冷落,身边除了几个忠心耿耿却又人微言轻的旧部,几乎无人敢于公开亲近。

更阴险的是,蔡瑁还常常在刘表面前,看似无意地提及刘琦的某些“过失”或“不当言行”(很多是他们故意设计或歪曲的),不断加深刘表对长子的恶感和不信任。而刘表,在蔡夫人的枕边风和蔡瑁的刻意引导下,对刘琦的态度也日渐冷淡,甚至到了疏远和猜忌的地步。

情报中,还提到了几件具体的事件,虽然细节模糊,但足以窥见蔡瑁集团打压刘琦的狠辣。比如,有一次刘琦试图向刘表进言,请求增加边境防御,防备曹操,却被蔡瑁当场打断,并歪曲为“意图染指军权,心怀不轨”。还有一次,刘琦宴请几位素来交好的年轻将领,也被蔡瑁得知后,向刘表告状,称其“私下结交军中武将,图谋不轨”。每一次,刘琦都百口莫辩,只能眼睁睁看着父亲的眼神变得更加冰冷。

至于刘琦本人,情报描述他如今的状态是“忧惧交加,形容憔悴”。他并非全无血性,内心深处对蔡氏的专横跋扈、对继母的排挤打压、对父亲的偏心疏远,充满了怨恨和不甘。但他性格中优柔寡断、缺乏魄力的一面,又让他不敢公开反抗,只能终日饮酒消愁,或是在私下里向寥寥无几的心腹幕僚哭诉,却拿不出任何有效的应对之策。他就像是一只被困在蛛网上的飞蛾,越是挣扎,就被缠得越紧,眼看着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边缘。这份情报的价值,远不止于证实传闻那么简单。

锦瑟(貂蝉)在批注中特别指出了一点:“壁虎”在某次偷听中,隐约听到了蔡瑁与其心腹密谋,似乎打算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将刘琦彻底“外放”或“处置”,以绝后患。虽然具体计划不明,但其杀机已然显露。这表明,蔡瑁集团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打压刘琦,而是要将其彻底清除出继承序列,甚至可能危及他的性命!

同时,情报还大致梳理了目前荆州官场上,围绕着两位公子形成的两个隐秘阵营。支持刘琮的,自然是以蔡瑁、张允为首的外戚集团,以及一部分趋炎附势的本土官员。而暗中同情或支持刘琦的,则主要是以伊籍、以及部分对蔡氏专权不满的老臣和寒门士人为主,但他们势单力薄,且不敢公开表态。至于蒯越、蒯良兄弟等大族,则继续保持着暧昧的中立,似乎在等待最终的胜负分晓。

读完这份密报,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将卷轴缓缓合上。烛火跳动,映照着我平静的面庞,但我的内心,却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不仅仅是荆州的内部隐患,这简直就是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一旦刘表身体出现状况,或是外部压力(如曹操南下)达到临界点,这场围绕继承权的残酷斗争,必然会以最激烈、最血腥的方式爆发出来,将整个荆州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对于我们这些寄人篱下、本就如履薄冰的外来者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一旦荆州内乱,蔡瑁等人第一个要清除的,恐怕就是我们这支“心腹之患”。

但是,危机之中,往往也蕴藏着转机。

我的大脑,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开始迅速分析这份情报带来的所有可能性。

刘琦!这个在绝望中挣扎、性格懦弱却又心怀不甘的长公子,不正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吗?

他缺乏实力,缺乏魄力,但他的身份是“长子”,在宗法礼教深入人心的时代,这本身就具有天然的道义优势。他痛恨蔡瑁集团,与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他渴望摆脱困境,需要外部力量的帮助。

如果……我们能够在他最绝望的时候,伸出援手,或明或暗地给予他支持,甚至为他指一条“生路”(比如,历史上诸葛亮建议他外放江夏),是否就能将他,以及他背后那部分虽然微弱、但仍然存在的同情力量,转化为我们可以利用的棋子?

利用他对蔡氏的仇恨,挑动荆州内部的矛盾,牵制蔡瑁的精力,为我们争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利用他的“长子”身份,在未来可能的变局中(比如刘表病危或去世),占据道德制高点,对抗蔡氏拥立刘琮的图谋? 甚至,在更长远的未来,如果操作得当,我们是否能够通过扶持刘琦,间接地掌控荆州的部分权力?

一个个大胆而冷酷的念头,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极其隐秘地进行。与刘琦接触,必须通过最可靠的渠道,不能留下任何把柄。而且,绝不能让主公刘备知道我的真实意图。以主公的仁德和对汉室宗亲的情感,他或许会同情刘琦的遭遇,但绝不会同意我这种将刘琦视为“棋子”的冷酷算计。

这件事,只能由我,以及绝对忠诚于我的玄镜台,在幕后悄悄操纵。

我再次看向那份密报,目光落在了锦瑟(貂蝉)的批注上。她敏锐地指出了蔡瑁可能对刘琦下杀手,这既是风险,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催化剂”。如果能让刘琦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或许更能促使他下定决心,寻求我们的帮助。

“继续深挖。”我在心中默默下令,“盯紧蔡瑁针对刘琦的下一步动作,同时,寻找一个绝对安全、不引人注意的机会,尝试与刘琦身边最可靠的人建立初步联系。”

荆州的这潭水,比我想象的还要浑浊。但这浑水之中,却也藏着摸鱼的机会。

二子之争,这道看似致命的裂痕,或许,将成为我撬动整个荆州格局,为我们这支潜龙,争夺到一线生天的关键支点。

夜色更深,万籁俱寂。但我知道,在这片沉寂之下,无数的暗流正在加速涌动。而我,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和清醒,才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为自己,也为追随我的所有人,找到那条唯一通往胜利的航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