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十国风华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去留无意

十国风华 第一百一十九章 去留无意

作者:洱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19:34:04 来源:书海阁

杨骏离去的消息,如同轻风拂过水面,悄然间便在水面激起了层层涟漪,迅速地在周遭传散开来。

最早收到消息赶来的,莫过于李穆了,他本来正在官仓验粮,衙役们交头接耳的声响,比石磨碾粟米还要热闹。

李穆手中的算盘“啪嗒”一声滑落在地,算珠滚得满地都是。他弯腰去捡时,却瞥见几个衙役缓步走过来,耳边的议论声像潮水般涌来:

“杨大人真的走了?”

“那咱们的秋税......”

听到这里,李穆猛地起身,袍角带起一阵风,将案上的账簿吹得哗哗作响:“都围在这里做什么?秋税入仓是头等大事,谁再交头接耳,就去官仓里协助搬三天粮袋!”

李穆的声音如重锤砸在粮囤上,惊得梁上麻雀扑棱棱的乱飞。几个衙役慌忙弯腰捡算珠,可等他们捡起东西时,只见李穆的背影已经快消失在视野之外了……

与此同时,在那县衙幽静的书房里,杨佐与杨佑两兄弟闻听此讯,不约而同地挺身而起,目光坚定。杨佐轻声道:“杨哥儿,此处并无他人,你若有心离开清丰这地界,我兄弟二人自是义不容辞,誓要与你同行!”

杨佑看着杨骏,点了点头,态度坚决无比。这番话在杨骏听来,心中颇为感动的,但此刻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他几步走到两兄弟面前道:“你们可知,随我去京城意味着什么?朝堂之上,动动嘴皮子就能要人性命,比山匪的刀还锋利。”

杨佐、杨佑两兄弟听到这话后,神色间没有丝毫的惧意,异口同声道:“大人,就算京城里是刀山火海,我们也得跟着过去,保护大人安危!”

杨骏望着他们晒得黝黑的脸,联想到近日除去王氏兄弟、佛门庙宇时的点点滴滴,忽然笑了起来道:“我知道你们的心意,但此番去京城,不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你们留在清丰比去京城对我而言,更有用处!”

“可是,杨哥儿……”

没等俩人把话说完,杨骏就抬手按住两人肩膀,小声着道:“还记得你们俩人初来清丰时,那晚给我说过的话吗,你们也不想功亏一篑吧?”

杨佑急得攥紧拳头,神色间还是有些焦急道:“可大人身边没个信得过的人……”

“哈哈,两位族叔无需挂怀此事。其一,我自有铁柱相伴左右,他的勇猛你们也见识过了,足以保我无虞。其二嘛,此番京城之行,自是不会卷入那些刀光剑影之中,所需的,不过是些智斗与周旋罢了。现下最重要的就是你们二人该怎么安排?”

杨佑想都没想直接脱口而出道:“我们还回仙庄乡呗,若是不行的话,我们就回相州……”

一旁的杨佐立即拽了拽杨佑的胳膊,他立马出言打断道:“杨哥儿,我们俩人听你安排即可。”

杨骏的指尖轻轻跳跃在《清丰舆图》之上,宛如乐师拨弄琴弦,最终在那代表仙庄乡的一点朱砂旁悠然落下,他沉吟片刻后才缓缓开口道:“我走以后,你们二人都听曹彬的安排,我也会给侯爷奏明情况,仙庄乡的人马大概率会加入到澶州的镇宁军里面!”

杨佐、杨佑对视一眼,杨佐抱拳沉声道:“既如此,我兄弟定守好仙庄乡,待大人归来!”

话音未落,忽闻院外传来急促脚步声,旋即就传来李穆焦急的声音道:“大人,你歇息了吗?”

杨骏听到这话转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扬声唤道:“李大人请进。”

话音刚落,李穆已推开书房木门,袍角还沾着未及拂去的粮屑,腰间玉带歪斜得不成章法,显然是从官仓一路疾走而来。

而杨佐、杨佑两兄弟已然知趣的抱拳离开,待房门关上后,李穆喘息未平便抱拳道:“大人,现在坊间都在盛传你要离开的消息?”

杨骏伸手虚扶李穆坐下,烛火在他指间晃出一圈暖黄的光晕:“消息长了腿,堵是堵不住的。但走与不走,何时走,却由不得旁人嚼舌根。”

李穆本来以为这消息不过道听途说,当不得真,可杨骏话里的意思却让他心凉半截道:“大人,如今清丰税收才有起色,你这就离去,岂不是……”

杨骏听到这话后却是摆了摆手制止道:“我们把我们该做的做好就行,至于其他的,嘴长在别人身上,由他们去吧。对了,你知道我走以后,何人管理清丰吗?”

李穆闻言一怔,目光下意识落在杨骏案头那方“清丰县印”上——铜制印纽雕刻的獬豸纹路还凝着新蜡,显然近日刚用滚蜡封存过。他喉间动了动,摇了摇头道:“下官不知,今日前来,纯属是因为听到大人的事情而来的!”

“我已经给侯爷奏请过了,我离开清丰后,就由你管理清丰,接下来清丰的担子就压在你身上了!”

李穆猛然抬头,烛火在他瞳仁里碎成两片惊惶的光斑。案头的“清丰县印”突然变得灼眼,铜獬豸的纹路仿佛活过来,犄角直指他发抖的指尖。

“大人!下官不过是个管账的刀笔吏,如何担得起一县政务?而且下官素无治民之才,怕是……”

杨骏轻笑一声,当即出声安抚道:“李穆大人,你又何必妄自菲薄呢?这些日子你随我处理王家兄弟、清丰佛门甚至丈量田亩等事情,那一件不是你做的?我可以这么说,清丰能有今天,你最起码也占了一半的功劳,我离开后,还能有谁比你更适合担任清丰县令的了?”

李穆苦笑一声道:“可是大人,我乃举荐入仕,本来我就想着等朝廷开科考试时,我就直接离去参加科考呢!”

李穆的话,杨骏瞬间就明白过来了,世人对步入仕途者的出身尤为苛求,否则,曾国藩何以七试不第后,虽蒙恩赐同进士出身,却在日后功成名就,身为封疆大吏之时,仍时常遭受出身问题的冷嘲热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