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军统财神爷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突发奇想

军统财神爷 第一百三十二章 突发奇想

作者:黎明之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0:35:28 来源:书海阁

看看差不多了,齐强向天空打出一枚红色信号弹,示意行动成功,立即撤退。

大家立刻回到舢板,片刻就消失在黑暗中。

鬼子的堡垒式机枪组根本拿他们没辙,其中至少两组还被烧近的热焰烤伤了好几个。

而医院内的警卫,不是被烧死就是被炸死。

何忠良和罗小宝也退回地下室。

小肖立刻向何忠良汇报,“刚才程大姐用梁老板的商用电台,发了个安全的讯号。”

这是何忠良订下的规矩,在外单独行动的别动队队员,情况允许的话,都要给别动队大本营发送安全消息。

何忠良当即下令,“接下来静默几天。鬼子一定疯了,不要往枪口上撞,静默过后,就准备开始剿杀日谍行动。二蛋,把那些日谍照片发下去,让大家都熟悉一下,到时候千万不要手软,杀得多的有奖励。”

第二天,何忠良去到海神庙海狮处,把程沐岚搞到的情报取回来。

这是些揭露日军在东北和青岛搞生化恐怖试验的情报,内容很详实,看得何忠良触目惊心。

幸亏之前就把加藤木子杀了,不然有这个婆娘在,鬼子的生化试验一定会更恐怖,危害更大。

看着这份情报,何忠良陷入深思。

这份情报要说有多珍贵倒说不上,但是揭露的事实非常残酷,因为字数太多,电报发送太费时间,开机长了会被鬼子侦测到,要是拍成微型胶卷传递回重庆,过程很复杂,也不算好主意。

不如……

何忠良忽然突发奇想。

这些情报如果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发表出去,其实等同于,甚至比直接传送给重庆方面更合适。

反正重庆方面获得这些情报,还是要把内容登报,以批判的形式揭露日军的暴行。

要是我直接把这件事情做了呢?

前几天,何忠良刚巧在德国领事馆认识了一位德国女记者劳拉·菲舍尔。

这个人何忠良对她的印象就是挺好看的,正义感很强。

如果由外国人来做这件事的话,可信度似乎更高。

于是何忠良先给站里发了电报,请示可行性,邢元章当然是没的说,直接上报戴笠。

戴笠不确定何忠良这么做的效果,但是觉得可以试一试,于是大笔一挥,批了五百块钱法币,让他试试效果。

何忠良马上联系劳拉·菲舍尔,请她在枪炮玫瑰西餐馆吃饭,然后把情报给她看。

劳拉·菲舍尔是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女人,金发碧眼,衣着得体,但是算不上时尚。

何忠良记得认识她的时候,她说过,因为对现实极度不满,难以在德国本土生活下去,所以才一路辗转到了华国。

她接过情报,边吃边看,可是看了几行,饭就吃不下去了,脸色也变得红润起来。

“劳拉小姐,我出五百块钱,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在贵报见到对于这些耸人听闻,丧心病狂的事件的正确描述。能做到嘛?”

劳拉·菲舍尔放下情报,拿起红酒灌了一口,等情绪慢慢稳定下来,缓缓说道,“我可以试试。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这应该是谍报组织截获的正式情报吧?这种东西即使是以转载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报纸上,也不大合适,会给我和我们的报社惹祸的。”

“作为媒体,你知道,我们有多种手段可以知道真相,但绝不该是情报。那意味着媒体的性质改变了。我们的报纸是时政类的综合性报纸,要讲究时事和新闻性。我想我们可以变通一下,以记者暗访的形式,记录下这惊人的内幕。”

何忠良耸了耸肩,双手一摊,“你看着办吧,我可以先付你两百块,要多久能看到你的样稿?”

劳拉·菲舍尔看看手中的情报,沉吟道,“明天吧,最迟后天,你可以看我的样稿。”

两天后,二人再次在枪炮玫瑰西餐厅会面,劳拉·菲舍尔带来了她写的文稿:

青岛台西镇乌云密布(一九四〇年五月)

德国造K7干扰器的蜂鸣声穿透薄雾,台西镇九座监测站的天线阵列如同钢铁荆棘刺破天际。

胶州湾方向的海雾中,伊-27号潜艇舰桥上的发报员正调整ST-3型加密机的转子。

这里是华国,德**人正在配合日本军人演练海军科目。

但实际上,这里隐藏着惊天的秘密。

凌晨三点的青岛山发射塔准时投射出三组五位气象代码:实际对应潜艇编队坐标。

宪兵队特高课办公室里,小林少佐将伪造的军统密码本浸入显影药水,第三十七页“和族复兴”四字周围的墨点显露出太平路22号的地理坐标。

沧口机场的信号车突然警铃大作,三辆三轮摩托载着UR-8型测向仪冲出铁门,轮胎在湿滑的路面划出交错弧线。

操作员额头渗出冷汗,旋转的黄铜刻度盘显示电波源正沿胶济铁路移动。

这里一直有革命党游击队活跃,他们早就想搞清楚那些黑暗里的秘密。

突然,所有仪表指针疯狂颤动,伪装成运煤列车的移动电台释放出全频段干扰杂波。四方机车厂体检室内,穿白大褂的军医将结核菌素针剂推入眼前华国青年的静脉。

“阳性反应者需要隔离观察。”他身后的屏风后,两名朝鲜藉看守正往注射器里填充淡黄色液体。

厂区东侧的转运月台上,七百名青壮年被铁链串成长队,月光照亮他们背后用红漆标注的「鞍山昭和制钢所」字样。这说明他们来自遥远的华国东北。

即墨渔市弥漫着海腥气,丸荣水产的冷藏车后门缓缓升起。穿胶皮围裙的工人将成箱的鲅鱼卸下,没人注意到鱼鳃处细小的注射孔。

十公里外的天主教堂内,神父打开雕花铜炉准备熏香,藏在玫瑰花窗后的加压罐正将液态芥子气雾化成淡紫色烟尘。

八大关别墅地下室的白炽灯下,军医中村戴着橡胶手套,将跳蚤放进特制离心机。

“紫外线照射四十分钟,保留传播能力但延迟发病。”他小心地用《青岛新报》包裹培养皿,报纸头版的「皇军慰问灾区」标题在荧光下泛着诡异的青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