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16章 落幕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第16章 落幕

作者:一口吃掉彩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22:49:32 来源:书海阁

“混账!”

“混账!这清朝,该死!”

历朝历代观看天幕的人,几乎都在大爆粗口,特别是那些帝王。

虽然这不是他们的王朝,但终归是一脉相承的华夏民族!

...

【其实,若是清朝能够听从林则徐的建议,积极防备,英国必然无法得逞。

虽说他们的舰艇火炮的确比清朝更先进,但并未达到产生代差的级别!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即使弱势一方,若是能摆出一决生死的架势,强者一方也势必有所顾忌,担心自我损伤太大!

这一点,已经被无数次证明过了!

然而,清廷没有听林则徐的话,事情的后续也如同林则徐所推测的那样。

美国,法国一看英国这么轻松就把清朝击败,立马派出军舰,威逼清朝签条约。

而英国看到美国,法国跟清朝签了条约,顿时觉得自己的条约不香了,立马又补充条件,签条约。

而后,列强们蜂拥而至,就连那个被腐朽的大明万历朝打得300年不敢造次的倭国也支棱起来,发动了甲午战争。

到最后,甚至是尼泊尔,乃至远在非洲的一个小国,清朝连听都没听过,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趁着八国联军侵华之时,也向清朝宣战。

清朝甚至想都没想,就签了条约,虽然这条约也没什么作用!

但打脸程度是够够的!

根据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2年溥仪退位,清朝正式灭亡,总计72年,清朝外国政府、外商、国际组织等签订各种条约、契约、协约、合约共计1175件,其中公认的不平等条约总计47件。

光是赔款,总计便超13亿两白银,割地面积总共超160万平方公里,其他各种主权损失不计其数!

是以,有网友总结了一下,华夏的历朝特点,比如秦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条约。

又有比如:霸秦强汉盛唐弱宋刚明赔清!

上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下有明犯大清者,虽远必赔!】

...

“艹!”

清朝,历代时空,几乎全都响起了哐当叮咚的声音。

清朝皇帝们,几乎都是一样的怒掀了桌子!

“混账!污蔑!”

“什么狗屁天神,污蔑,混账,朕要杀了你!”

...

其他朝代,也都纷纷的咒骂起来,他们一个个的恨不得把大清的皇帝都拉来狂扁一顿。

秦朝,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文字,地图,皱着眉头道:

“李斯,这清朝的面积为什么这么大?按道理,这么强大的王朝,怎么可能被蛮夷打成那样子呢?”

李斯略一思索后,道:

“回陛下,正所谓一代更比一代强。想我华夏先祖,炎黄时期,不过仅有黄河中原一带。那清朝虽然虽然面积看着大,但却并不是那个时代的最强。更何况天幕还说,清朝是靠火器才彻底解决了草原问题,但他们也输在了火器上啊!”

秦始皇点了点头,道:“这清朝简直太混账了。朕之前看那天幕之上的地图,那什么英国,倭国,也不过弹丸之地,真不知道清朝那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

汉朝,

刘邦:“萧何啊,这清朝看起来还不错啊,面积比大汉好像大了许多,赔了那么多,居然还剩下那么多!”

汉武帝:“卫青啊,你看这清朝,把匈奴都给解决了,咋就那么烂呢?”

宋朝,

赵匡胤很懵逼:“谁能告诉我,这弱宋是什么意思?上次天神说我大宋是大怂,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越是往后的宋朝皇帝,就越是脸红!

毕竟,他们知道的事情多,被人喷成弱宋,他们也无力反驳!

宋高宗:“丞相,这清朝也太不是玩意了,居然赔了那么多钱,那么多钱啊。你说,要是金国那些人看到了这个,会不会也要我们赔更多啊?”

秦桧一脸讨好,赶忙道:“官家,您放心,臣绝对不会像那个蛮夷清朝那样的。”

宋高宗道:“那就好,谈判的时候,你要努力,别什么都让金国人牵着鼻子走。”

秦桧道:“是,官家,只不过若是他们开口要增加岁币,您看...”

宋高宗略一沉吟道:“加一成,不能再多了。”

“一成吗?怕是金国不会善罢甘休啊。”

“最多三成。”

“五成,加五成是底线,但是尽量给朕往下压!”

...

【另一边,林则徐被贬去了浙江,等待朝廷进一步处理,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

他提供炮书,协助镇海炮局铸造西方新式大炮,轮船等。

道光皇帝为了推卸责任,斥责是林则徐没有做好防务,才导致了奕山在广东的失败,随后便将林则徐贬戍伊犁。

林则徐前往伊犁途中,遇到好友魏源,便将《四洲志》等翻译的西方资料交给魏源,叮嘱他撰写《海国图志》。

这是一部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的综合性书籍,其中更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籍。适逢河南决堤,林则徐被派往河南治水,完成之后,继续前往伊犁。

在西安,他与妻子告别之时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千古名句。

林则徐抵达伊犁之后,协助伊犁将军开垦荒地,并自请捐资阿齐乌苏荒地龙口水渠工程。

其后,他的走遍新疆多地,倡导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在伊犁辟地五十七万八千余亩,并推广坎儿井和纺车,被新疆百姓誉为“林公井”和“林公车”。

同时,林则徐还发觉了沙俄对新疆的潜在威胁,向驻边大臣呼吁积极防备,并提出了多项措施。

1845年,林则徐再度被启用,历任署理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务,并负责镇压当地因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引起的民变。

1849年,林则徐病重,请假回乡调治,这一年,他在长沙遇到了左宗棠,两人在湖上泛舟畅谈,他将自己的塞防思想传递给了左宗棠。

1850年3月,英国人强入乌石山神光寺居住,林则徐联合福州士民,谋划将这些人驱逐出去。

1850年6月,洪秀全发动了着名的太平天国起义,林则徐又被派去镇压起义。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赴任途中病重不治,于广州与世长辞,享年66岁。

临终前,他连呼三声“星斗南”!

没人知道他这三个字的意思,后人推测,大概是说的“新豆栏”,这是一个外国商人的聚集地。

因此,很多人怀疑林则徐是被外国商人联合买办,买通了厨子,使用了巴豆之类的东西,使得林则徐病情加重而死!

林则徐的一生,起起伏伏,但他始终都在践行着自己报国救民的思想,每到一处地方,每做一任官职,都在恪尽职守,清廉持守。

他是华夏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也是清朝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三位民族英雄之一。】

...

清朝,道光年间,广东,

林则徐怔怔的看着天幕,久久不语!

邓廷桢很是担心的问道:“林公,接下来想必那天幕必然会让你选择,你是怎么想的?”

林则徐摇摇头道:“我...不知道,国家艰难,我能改变什么吗?”

邓廷桢道:“一定可以改变的,相信陛下看到天幕之后,一定会幡然醒悟的,现在英国佬还没发起全面进攻,我们还来得及!”

林则徐长叹了一口气,道:“或许吧,可是我感觉到很累!”

邓廷桢道:“林公,你不能放弃啊,只有你才能拯救大清啊!”

“大清?”林则徐苦笑一声,道:“可是朝廷一直在防备着汉人不是吗?正如天幕之前所说,那倭国地小民寡却上下一心,明治维新尚能成功,可我大清...系统性文明倒退...呵呵!”

“唉!”邓廷桢也叹了一口气!他无话可说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