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244章 汉皇重色思倾国

但李林甫为人奸诈,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就指的是他。

他在任后期,大权独揽,大肆排除异己,陷害忠良。

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防止地方大员进入朝廷为相,他鼓动唐玄宗大肆重用胡人为节度使,称这些胡人都对大唐忠心耿耿,特别是安禄山!

大唐的一代名将,更是有着军事家头衔的王忠嗣,因为拒绝安禄山的拉拢,向唐玄宗举报安禄山有反心,结果被李林甫和安禄山一起诬陷,最终被贬官,暴毙!

要知道,现代人评价军事家的条件可比名将要困难得多。

几乎所有的军事家,都可称之为名将,但并不是所有的名将能称为军事家。

凡是军事家要么有兵法传世,要么就是有独到的军事思想传承后世。

而王忠嗣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大破奚、契丹联军,降服契丹三十六部,大破吐蕃,威震诸夷。

他在边疆的一系列政策,极大的保证了边疆的稳定,同时他还未后世留下了《平戎十八策》《平定诸蕃奏》,这些都是他军事思想的体现。

他坐镇边疆的时期,是玄宗朝边疆最为安定的时期!

而且,他还是李隆基养大的,关系不可谓不亲密,但就这样没了!

反倒是那安禄山,都已经起兵了,消息传递到长安,李隆基还在以为是有人又在污蔑安禄山。

那么,这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为啥会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呢?

这要从两种制度的区别说起。

府兵制,平时为农,战时为兵,不用发工资。

明朝朱元璋推行的军户制度,其实就是借鉴的唐初府兵制。

但府兵制的前提是均田制,有田地,这些士兵的战斗力就极为强悍。

然而,唐宋,乃至历朝都一样,随着王朝的越发稳定和发展,土地兼并的速度也在越来越快。

均田制这个基础被破坏了,府兵制自然也就跟着被破坏了。

募兵制就是职业军人,不用种地,靠领军饷生活。

所以,在唐玄宗时期,府兵制转向募兵制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有些人说,募兵制的出现,是彻底断了唐朝门阀士族的根基,因为府兵制才是门阀的核心。

然而,实际上,正是门阀士族自己毁掉了府兵制,原因就在于他们无节制的土地兼并。

只不过汉朝,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比较厉害,能和皇权掰手腕。

而唐朝时期的门阀士族虽然依旧有着不小的实力,但已经被持续不断的削弱,没办法不服就干了。

与此同时,因为唐朝的疆域过大,边疆有事,传递到中央往往需要不短的时间,一来一回,更是不利于边疆的管理。

所以在唐玄宗时期,设立了十大藩镇,由节度使管辖。

最开始,朝廷也担心节度使做大的隐患,有着五年就要轮换节度使的规矩,但是随着唐玄宗的昏庸,李林甫的瞎搞,这个轮换制度逐渐就搞废了。

就比如安禄山,占据着大唐最为富庶的三个藩镇,担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十多年,直到造反。

并且一开始,财政权还是掌握在朝廷的,募兵制需要的军饷也是由朝廷出,此时的节度使权力虽大,但也还有制约。

但是李林甫为了减轻朝廷财政的压力,竟然将财政权下放给了节度使。

一时间节度使几乎都要兼任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那可谓是土地,人口,财政,募兵权集中于一人。

这和东汉末年的废史立牧那基本上也差不多。

自此藩镇开始彻底做大,各路藩镇的兵马也逐步成为了节度使的私兵。

甚至还出现了什么三镇,四镇节度使。

要是那些没什么野心,忠于大唐的节度使就还好,但是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没有呢?

就比如被李林甫一手扶持起来的杂胡人安禄山!】

...

“他娘,混账,这个李隆基是个蠢猪吗?这种政策也能同意?”李世民哐当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

秦二世时空,赵匡胤长叹了一口气,节度使制度害死人啊!

...

“这,朕...李林甫,你!给朕死过来!”唐玄宗瞬间暴怒了。

但是,这个时候的李林甫,已经是吓得软在了地上。

...

【要说李林甫还在的时候,安禄山倒也老实,因为李林甫很聪明,一直都把安禄山的心思猜都透透的,安禄山在李林甫的面前,那就像是老鼠见到猫,每次都紧张得不行。

不过,随着杨贵妃的出现,一切都变了。

话说,自从这害死李隆基三个亲儿子的武惠妃死后,李隆基是茶不思饭不想,哪哪都不得劲。

于是,有人就进言说:“你亲儿子寿王的妃子得劲得很,赶紧去给你亲儿子戴绿帽子。”

传说,是因为杨玉环长得像武惠妃才受到李隆基宠爱,但是不是真的,那就不知道了。

但杨玉环肯定长得很漂亮,肯定是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李隆基将儿媳妇宣到宫内之后,就立马决定学他的爷爷李治给他曾爷爷戴绿帽子那样,只不过他嘛,降低了一个档次,给儿子带绿帽子。

于是,李隆基立马就下令,让杨玉环学武则天那样,先去道观出家,然后重新给寿王找个妃子,最后就迫不及待的将杨玉环接到宫内,封为贵妃。

正是那**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噗!”秦二世时空,李世民一口血喷了,他实在受不了了,这被天幕作者给洗刷成什么样子了。

绿帽子,绿帽子,一直说,烦死了!

天下人都听了无数次了,这脸怎么办?

咸阳,

“这李兄一家子怎么都这样,不是抢老子的女人,就是抢儿子的女人,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胡搞!”

秦始皇皱起了眉头,他很不喜欢这样乱七八糟的男女关系。

赵匡胤和朱元璋看秦始皇那样子,只能尴尬的笑了笑。

...

汉朝,高祖时空,

“就这?朕真的想不明白,他是怎么开创了那所谓的开元盛世。女人而已,好看归好看,听话就留着,不听话就扔了,这李隆基...”

刘邦很是不屑的说道。

只不过,群臣却不以为然,大哥莫说二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