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261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先生,你可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吗?”万历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道:“陛下,臣大概是明白了。”

万历道:“那先生快说说。”

张居正道:“打个比方,比如说咱们大明,需要50个人种50亩地,才能满足一百个人的粮食需求,而那现代,5个人种5亩地,就能满足这一百人的粮食需求,您说,这个时候囤积粮食还有用吗?”

万历道:“哦,朕明白了,也就是囤了也没用,5个人就能产出这么多粮食,就算被一个人囤走了,那只需要再有5个人种5亩地,100人的粮食又出来了。

而在咱们大明,要是粮食被囤了,就得让另外50个人也去种地,所有人去种地也不可能,地也没那么多。”

张居正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陛下真聪慧。”

万历又道:“可要是有人囤地呢?没地了,就没法种粮食了啊。”

张居正道:“陛下,按照天幕之前说的,那现代的土地好像全是属于朝廷的,然后分给了百姓,个人好像没什么办法兼并土地吧,而且即使是在咱们大明,要是能有现代的技术和机器,那发生饥荒的概率也会大大的降低。”

万历道:“为何?那些地主人为控制粮食的产量,不种地不就行了吗?”

张居正道:“张三不种,李四多种一些,那张三就要亏惨了。虽说那些地主士绅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咱们大明那么多省,哪能所有人步调一致呢,就算是有人能控制一个人省的地主,那其他省多种地,他们就亏血本了。

人太多,很难保证所有人都真的遵守约定的,特别是在违反约定有可能获得一下子获得很多利益的情况,那基本上就会有人这么做。

况且太多的地慌着,咱们朝廷也不允许。”

万历沉思了一会儿,道:“先生说得对,朕觉得那个将所有土地收回到朝廷的政策挺好的,先生觉得如何?”

张居正摇头道:“如果这样做的话,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反对的力度会很大,除非咱们能有绝对忠诚且足够实力的军队,能够将这股反对力量镇压下去,否则的话,强行这样做会造成难以预估的灾难。”

万历道:“他们...好吧,那咱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张居正道:“想要改革成功,就要尽可能的拉拢更多的人,减少反对的人,才能有效的将改革推行下去,但这样的话,又可能改革只是改了个皮毛,没什么用。”

万历道:“那这又该如何应对呢?先生您的改革不是挺成功的吗?”

张居正道:“陛下,其实臣的改革,虽然确实动了很多人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但是臣也给他们找了一条新的发财路,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加上陛下您和太后的支持,臣再打击一批人,他们也就这样勉强接受了。要是没有新财路,那他们的反对力度,只怕不知道多大。就像天幕说的,如果能够将工业发展起来,就是给了那些人一条新的路,那么让他们放弃在农业上的利益,就简单了。”

万历道:“哈哈,先生不愧是上天说的我大明最伟大的改革家啊,朕明白了,那朕就发展工业,朕要拖拉机,朕要挖矿机,朕还要火枪大炮战舰,朕还要东风快递,原子弹!”

张居正闻言,脸皮不由得抽了一下,这目标别一下子定那么大好吗,还东风快递!

他赶忙鞠躬道:“陛下,臣可万万担不得伟大这个词,这一切都是您和太后的英明领导。发展工业这件事必须要做,但是急不得。臣只希望,等臣走后,您能够坚持臣的变法改革,不要被那些人动摇了,坚持到咱们将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我大明就无忧了。”

万历当即紧张道:“先生,您要走?您要去哪里,朕没说您什么啊,您为何要抛下朕?大明还需要您啊。”

张居正无奈苦笑道:“陛下,臣说的走不是去哪里,臣已经年老了,按天幕的揭示,臣估计也没多久的时间了,臣也没什么遗憾,只是希望您万万不能废除那些政策啊。”

万历顿时满脸尴尬,原来张居正说的是这个事情。

天幕之前就说到过万历在张居正死后废掉了张居正的政策,还做出了很多让人寒心的事情。

之前,他就已经向太后和张居正保证了,现在看来,张居正还是不大放心啊。

于是,万历拍着胸脯道:“老师,您放心,那不是未来的朕做的嘛,可能那时候的朕还不懂事,但现在朕明白了,朕不能让大明衰败在朕的手上,让那些建奴捡便宜,朕要让大明再次兴盛,朕也从天幕上学到了很多,不会再偷懒,再被那些混吃混喝的家伙蒙蔽。

即便是您去了,朕也会好好待你的家人子孙的,您可千万相信朕啊,毕竟朕也不想太祖来找朕啊。”

说到这里,万历不由得打了个冷颤,他想起了朱祁镇被朱元璋鞭打的惨状,更想起了赵匡胤直接把赵构打死的事情。

张居正见万历态度诚恳,倒是也放心了不少。...

【那么,先前有两张照片,上面的景色是哪里呢?那是大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

光秃秃的是清末时期的样子,绿意盎然是现代的样子。

同样类似的还有像流传下来的一些北京的老照片。

事实上,所谓古代山清水秀其实,好多地方都是一片黄,光秃秃的,别说是树,连根草都没有。

这是为什么呢?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古代经常发生饥荒,一旦发生饥荒,什么树皮草根,全都被啃没了。

第二,就是能源。

有句话叫做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是排在第一位的,也就是能源,包括在现代世界,很多的冲突,战争都是围绕着能源发生的。

只不过在古代农业时代,虽然古人很早就会挖煤炭了,可一来古代挖煤的效率很低,二来古代人对煤炭的利用也很有限。

比如因为没有深入的化学研究,不知道煤炭里面含硫,不懂得如何避免硫中毒,所以好些人都把煤炭当毒物,只有实在穷到没办法的人,才会用煤炭生火做饭取暖。

所以,古代的第一能源还是只能是柴火,每天那么多人,那么大的柴火需求量,不把山砍秃了才怪了。

再加上北方本来雨水就比较少,而人又多,植物恢复极为缓慢。

而在工业时代,可以从地下获取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还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太阳能发电等等。

所以,没人去砍柴了!森林植被被消耗少了,自然也就恢复了。

这就是工业的力量!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

在语音和字幕同时播报的时候,天幕的画面也在变化着。

那是,巨大的炼钢高炉里面,倒出通红的铁水,而远处的人,看起来和那炼钢炉相比,简直就是个虾米大小。

那是,在一台锻压机下,一大块通红的铁块被当当当几下子就锤成了其他形状。

那是,一台面粉机在一个电动机的拖动下,不断的将麦子打成了白白的面粉。

那是,一个巨大的房间里,一排排的纺纱机正在将无数的棉线纺织成巨大的棉布。

还有,一个不知名的博主,在厨房拧了一下燃气灶的打火装置,上面就冒出了蓝火,然后那博主就将配菜,一大盘肉放在锅里炒。

还有,在一条街道旁边,一个烧烤摊旁边,许多人都在大快朵颐吃烧烤。

...

古代观众们全疯了。

“嘶,那是一缸铁水吗?竟然能将铁燃烧成那样,就那么几个人在看管?这么大的一缸铁水,这得打造多少把刀剑,多少套盔甲啊!”

秦始皇倒吸一口冷气。

...

“那是铁锭吗?石墩子那么大一块铁锭,就这么几下就被锤成那样了?这要是换做人来锤,怕是累死也做不到吧。那是什么锤?怎么那么大的力道!”

汉武帝倒抽了一口凉气。

...

“那就是现代的纺纱机吗?这,这也太大了,速度太快了,这样一台机器,一天得纺多少布啊?朕要是有这样的机器,岂不是天天可以换衣服,想怎么穿就怎么穿?”

北周宣帝宇文赟喜滋滋的说道,那样子,仿佛自己真的就有那么一台机器一样。

...

“咦?那是什么东西,灶台吗?燃料是什么呢?没看到煤炭,也没看到火油啊!怎么就那么拧了一下就冒火了,话说,那女人为啥穿那么短?都快...她就不怕油溅到身上了吗?那么白...”

曹操疑惑道。

...

“那就是现代的普通人的生活吗?真的是可以那样畅快的吃肉吗?那么大一盘肉,贵吗?还是说这些人都是有钱人?”

明朝,明孝宗朱佑樘抿了抿自己的嘴唇,吞咽着口水,强行的忍着那急迫的想要吃肉的冲动。

历朝历代,无数的百姓们那更是羡慕到成不知道什么样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