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295章 东拉西扯的一章

“什么玩意儿,就这还自己把自己气死了?废物,败类,畜生!”

汉武帝眼睛微微一眯,这要是在大汉,非得诛他九族!

...

【话说,张元这民族败类,无论是在任何时候,都是遭到唾弃的对象。

历史上,因为不受重视而投靠他方的人并不少,如大名鼎鼎的商鞅投靠秦国。

执戟郎中韩信看出项羽成不了大事,出走投靠刘邦。

还有东汉末年巴蜀刘璋下属别驾张松,见刘璋无能,而曹操大势已成,便有意帮助他一统西川,结果不受曹操待见,即使杨修努力相劝,曹操依旧不愿意重用张松,最终张松怒投刘备,成为刘备夺取西川第一功臣。

类似的人物和事情,之所以和张元那样的行为有着天差地别的口碑,乃是因为商鞅等人投靠的都是华夏一脉,这属于内部斗争,择贤主而侍。

而张元却是投靠的异族!

如果说是因为受到了君王、朝廷的迫害,报仇无门,因而投靠了异族,这勉强倒也说得过去。

可就一个不上榜,就好似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天下那么多人参加科举,总不能是参加了就都能上榜吧?总得有人落榜吧?人人都上榜,那不是扯犊子了吗?

难道因为落榜,就要去投靠异族?

这就好比一些人,自己做生意没做好,没赚到钱,也没朝廷弄你搞你,就在那里怨天怨地怨空气,然后去跪舔西方,整天幻想着哪天带着自己跪舔的主子打回来,好似自己到时候就能做人上人了一般。

难道那西方就没有做生意失败的?赚不到钱的?那他们是不是应该和你一样的想法?】

...

“就是,就是,天神大人说得太对了?这个逆贼张元!狄爱卿,到时候你可得帮朕将他的家人都给朕抓回来,这样的汉奸,诛九族都不为过!”

宋仁宗那可真是气得啊!

之前的时候,视频提到西夏立国,他就丢脸丢到家了,现在又被提起一次,能不气吗?

...

秦二世时空,自从联军各自散去之后,项羽就整天拉着韩信喝酒聊天,想要拉拢这个兵仙。

结果,天幕上忽然提到韩信,顿时全场尴尬!

...

东汉末年,曹操陡然一震,道:“什么?张松是谁?投靠朕,被朕拒绝了,就投靠了刘备?不可能,朕礼贤下士,怎么可能呢?”

惊讶过后,曹操又道:“不过,没关系了,刘备已经走了,这天下,只剩下孙权小儿,他一个人怎能是朕的对手。”

西川,通向许昌的路上,正奉命出使曹操的张松懵逼了。

什么情况?自己有意投靠曹操的事情就这么被曝光了?而曹操不重用自己?

这下怎么办?这怕是要回西川的话,刘璋能弄死自己,可现在刘备据说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跑到那什么南宋去当皇帝去了!

...

南汉时空,刘备愣了几秒,感叹道:“孔明啊,这事什么时候发生的啊?”

孔明道:“陛下,根据史书记录,这件事大概发生在建安十三年。”

刘备道:“唉,那不是咱们离开的那一年嘛,如此,那张松岂不是危险了,不能回西川了?”

孔明道:“陛下不必担心,或许经过这事,那曹操会重视张松的。”

刘备道:“可惜,咱们到这边来,占了大便宜,那曹操也占了大便宜,可惜我大汉啊。”

孔明道:“陛下不必介怀,朝代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咱们只需要做好当下就可以了。”

...

【而经过张元这件事之后,北宋朝廷也是在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对科举制度做了一项重大改革。

自此以后,但凡是上了进士,就不会落榜,全都给与进士出身,即使成绩较差的,也会给一个同进士出身的名头。

这么一来,考到了进士这一级别,倒是没可能再有落榜之人了,但是北宋原本就已经很严重的三冗问题,只怕是又加剧了一分!

说个题外话,清朝末年的被一些人吹吹捧捧成当世圣人的屠城狂魔曾剃头也是同进士出身,他就最烦别人提到自己同进士出身的事情。

再说个题外话,这嘉佑二年的科举,也确实是牛批。

这一届的进士里面,出了一个名将,三个大文豪,九个宰相!】

...

“什么?这么多人才?都有谁啊?给个名单呀,朕好提前关注一下他们。”宋仁宗有些兴奋道。

...

【这其中,一名将,为王韶,江州德安人,曾官至枢密副使,宋神宗时期主持熙河战役,打败羌人和西夏,收复五州,拓边两千里。

三文豪则是唐宋八大家之苏轼,苏辙和曾巩,值得一提的是,二苏的老爹苏洵也参加了这次科举,只是没有中进士。

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说苏轼不是在被贬官,就是在被贬官的路上,而苏辙不是在捞他的哥哥,就是在准备捞他的哥哥。

还有人说,为啥包拯不帮帮苏轼呢?包拯喷宋仁宗都敢拉着宋仁宗的袖子不让他走,口水都喷到宋仁宗的脸上了也没事。问这个问题,那就是搞错了时间,因为包拯是仁宗朝的人,而苏轼虽然是在仁宗朝中的进士,但是在1062年,包拯就去世了,1063年,宋仁宗也去世了。

而且据说包拯和苏轼两人的政治智慧也不一样。

包拯和魏征一样,以直谏闻名,后世更是被民间塑造成了惩奸除恶公正无私的文曲星下凡包青天,死后成为十殿阎罗王之一。

苏轼也是经常直言进谏,但却经常因此被贬,除了皇帝不同之外,包拯和苏轼的处事方法也不一样。

像包拯,比如让他当谏官,他就使劲弹劾那些不法官吏,不管对方是什么爵位官职的。

但要是不让他当言官了,他就不弹劾了。

让他去治理地方,在他治下的贪官污吏,他一样处理,但要是隔壁的,他肯定不管。

总之就是,你让他做什么官,管什么事情,他就尽力把自己的职责做好,就算因此让宋仁宗不高兴,他还是要说。

但你要是把他调到其他位置了,那他就只管新职位下的职责,原来的事情,不归他管了,他就不管了。

而苏轼则是据说,看到这里的事情觉得不对,要上书,看到那里的事情觉得不对,也要上书,所以苏轼经常被贬。

另外,还有一个搞笑的事情,那就是在参加最终考试的时候,分成了好几场,第一场就是诗歌。

但是作为后世公认的和唐代第一诗人李白齐名的宋代第一词人苏轼却在这第一场考试就落榜了!

按照以前的规定,几场考试,只要出现落榜,后面的就不用参加了。

但这一年是欧阳修主考,他决定取综合成绩之后再决定,所以苏轼才最终没有落榜。

另外,还有一个叫做林希的人,也是个大才,后来官至宰相,前期和苏轼,曾巩都是好朋友,后来不知道咋地,关系搞破裂了。

还有两个很出名的,那便是在古代地位很高,但在现代被批烂的程朱理学的创始人,成语“程门立雪”的主人公,程颢、程颐两兄弟,也是这一年的进士。

扯远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吧。】

...

“就这么结束了吗?没有殴打汉奸的擂台了吗?”赵匡胤大失所望!

“就是,这个什么狗屁张元,咱也想去擂台抽打他一顿。”朱元璋也附和道。

特别是宋仁宗时空,

宋仁宗十分不满道:“为什么没有擂台?这汉奸也该挨打,为什么不弄擂台呢?”

包拯提醒道:“陛下,那张元已经蹬腿了,没得打啊。”

宋仁宗愣了一下,道:“是哦,已经蹬腿了,朕感觉这个蹬腿真是太形象了!不过,年轻的呢?其他时空的呢?朕虽然不大理解,但是想来在父皇那个时期,张元应该还没死吧?”

包拯道:“先皇时期,那张元只怕还是个小孩子,或者都没出生。”

宋仁宗道:“可恶,便宜他了!算了,教训不了就教训不了吧,现在咱们想想该许什么愿好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