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443章 鸡蛋的故事

第443章 鸡蛋的故事

“呵呵,不是说他被低估了吗?但这看来,确实有点蠢啊。”汉武帝微微皱眉的说道。

...

‘独裁吗?不好吗?确实。”李世民道。

“老祖,那,那皇帝不应该本来就要手握大权吗?要是权力都让大臣控制了,岂不是成了傀儡?”

唐昭宗很是不解的看向李世民,说真的,他还真想做个独裁的君主。

自从他上位以来,就是个傀儡,不是被这个控制,就是被那个威胁,自己根本就做不了主,最后还被朱温给杀了。

当然,那是原本的历史。

李世民道:“傻孩子,这不独裁不等于就是傀儡,这不冲突的,现在好好看天幕,多思考,等完事了,朕再教你帝王之术。”

...

明朝,

“这孙子,在干什么呢?对付那些狗屁文官集团那还不是有手就行,搞的什么玩意?传奉官?这不是扯犊子吗?”

朱元璋气得脸都黑了。

他为什么要恢复科举,不就是因为选拔官吏需要一种标准吗?

要是没标准,全都按照喜好来,那不乱了?

就像他创业的时候,那些手下的战将一样要通过功劳来晋升一样。

正如天幕所说,适当的破格提拔几个人来当自己手中的刀来对付那些狗官没问题,但这一搞一大坨出来,这不是扯淡吗?

...

【成化十二年,宫内出现了黑眚,上一次视频提到过这个,不过我一直很好奇,这到底是什么。

按照《明史》记载,一团黑气到处飘,还能飘进密室,人碰到了就晕倒。

曾把那些宫女太监吓得四散而逃,就连朱见深也是拔腿就跑,只有怀恩,他不信这些东西,一直淡定的跟随在朱见深身边保护他。

后来,就是那道士李子龙擅自勾结太监,跑到宫内,被抓住,然后被杀,接着就是西厂建立,汪直出任厂公了。

成化十四年,辽东巡抚陈钺在边境勒索偷袭建州女真朝贡队伍,导致建州女真再次反叛。

汪直请求前往辽东镇压建州女真。

朱见深本想答应,但是怀恩认为汪直会挑起更大的战事,所以和万安、商辂等人一起阻止了汪直,改由马文升前去安抚。

到了第二年,汪直才去了辽东发动了第三次成化犁庭。

这件事怎么说呢?从后世的人的角度来看,肯定绝大多数人会认为,往死里打就行了。

不过,从怀恩来看,也没问题,只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

毕竟,他不是那些一边疯狂捞钱,一边装作为国为民的大言炎炎之人。

再往后,朱见深有想要废太子朱佑樘,改立嘉靖帝的老爹兴王朱佑杬的意思。

他询问怀恩的意见,怀恩则表示坚决反对,于是被朱见深贬到了南京。

等到明孝宗朱佑樘上位之后,将怀恩召回,仍然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

当时,明朝着名的纸糊三阁老之一的万安忌惮何乔新为人刚正,想要将他排挤到南京去当刑部尚书,怀恩又站出来据理力争,还建议罢免万安,启用王恕。

不久,明孝宗在宫内找到了万安当初进献给朱见深的房中术的框子,于是就让怀恩去对着万安一顿狂喷,然后还把大臣们弹劾万安的奏折读给万安听,万安一直打太极,想要混过去,最后还是被罢免了,赶了出去。

再不久,怀恩去世,明孝宗为了彰显他的功绩,给他立了显忠祠。

而怀恩也成为了在正史上少有的被标记了“贤”字的宦官。】

...

“嗯,看起来确实还算不错!”朱棣点了点头。

...

朱见深时空,怀恩看到天幕上的朱棣的评价,激动的当场跪在了地上,双眼通红,不停的叩拜。

洪武时空,朱元璋则是没有说话,因为虽然他觉得这个怀恩还不错,但他实在是不喜欢宦官!

...

“我大唐可有这样的宦官?”李世民看向唐昭宗。

唐昭宗愣了一下,满脸尴尬,这怎么说啊?这事说起来,那可就长了呀。

这大唐的宦官还用说吗?那可牛逼得不要不要的。

...

汉灵帝时空,汉灵帝冷着脸看着那一群宦官道:“看看,看看别人家的宦官是什么样的,再看看你们?你们难道就没点什么理想?就知道捞钱?捞朕的钱?”

...

【接下来,就说说今天的第二名吧。

那便是明穆宗朱载坖时期的内官监太监李芳(内官监:主要是搞各种建设的,正四品)。

在修仙皇帝嘉靖时期,李芳就因为为人正直,受到嘉靖帝的信任。

后来隆庆帝明穆宗继位了,刚开始也比较信任李芳。

在隆庆元年二月(1567年),李芳上书弹劾前工部尚书徐杲。

这徐杲乃是明朝时期着名的工匠,也是明朝的匠人里面地位最高的,因为木工活干得厉害,所以被嘉靖帝破格提拔为工部尚书。说真的,要是因为技术被提拔成高官,从现在看来,倒是也没啥问题。

毕竟,科学兴国,工业强国嘛。

不过嘉靖帝主要是让徐杲帮他修宫殿,另外徐杲还主持修缮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卢沟桥。

刚开始徐杲还是比较实在的,但是当官的时间长了,就开始变了,开始借着工程捞钱,并且设置了数百个传奉官。

隆庆帝上台之后,徐杲已经被关进了监狱,李芳弹劾过后,徐杲被发往边关充军,他设置的那些传奉官也全都被清退了。

这借工程捞钱的事情,放在现在,也是一样要进监狱的。

接着,李芳又上奏上林苑监(管畜牧,菜园,和御花园的)增设了很多没必要的皂隶(类似衙役之类的,办事的人员),结果遭到了其他太监的嫉恨。

再后来,又有滕祥、孟冲、陈洪等太监制作鳌山灯(花灯)取悦皇帝,让皇帝通宵达旦的喝酒玩乐。李芳言辞恳切的劝谏,接过惹恼了隆庆帝,将他打发闲住了。

没多久,隆庆帝又派人将他打了一顿,关进了监狱。

当时,刑部尚书毛恺就上书说:“李芳没犯罪,罪行不明,这怎么能随意定罪呢?”

隆庆帝恼怒,说李芳服侍自己不恭敬。

后面,还有一些官员弹劾滕祥等人在借机捞钱,隆庆帝不管,反而将弹劾的官员给惩罚了。

而李芳一直被关了两年,才被隆庆帝准许放出来,发配到了南京充当净军。

说起来也是搞笑,那些借着皇帝宠信捞钱的人,帮皇帝费钱的人没被处理,这劝谏皇帝节俭,帮皇帝省钱的人却被惩罚了。

就像万历年间的一个郎官贺盛瑞,跟徐杲一样,也是个技术型人才,帮着万历皇帝修宫殿,但他却很节俭,几个宫殿修完,预算只花了一半。

这下就不得了了,大家都等着搞工程捞钱呢,你这节省个毛啊,是皇帝的钱,又不是你的钱!

于是,贺盛瑞被其他人给找各种理由弹劾,最后被贬官了!

不过,这在历代的皇家,好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据说,清朝乾隆皇帝,曾问一个大臣吃过鸡蛋没,那大臣没反应过来,就说吃过,每天都要吃四个呢。

这下,可把乾隆给惊呆了,一个鸡蛋34两,一天吃四个鸡蛋,这是什么家庭啊?这么奢侈?

那个大臣发现乾隆的表情,反应过来,赶忙就说他吃的鸡蛋都是买的坏蛋。

还有光绪皇帝据说曾问过一个太监,鸡蛋多少钱一个,太监说20两,光绪也以为正常,后来他问翁同龢,问他吃过鸡蛋没,翁同龢立马就说没吃过。

为啥两个人都是这个反应呢?大家想想就明白了,不敢说呀!

这倒是让我想起了前些年,海岛上那些狼子野心的人宣传,说我们吃不起茶叶蛋!结果那些百姓居然还真就相信了这件事。

这让我们这些大陆人都蒙了,怎么会有人相信我们吃不起鸡蛋呢?

原来,是因为海岛上的鸡蛋是真的贵啊,对于他们来说,天天吃鸡蛋是真的有点遭不住啊!】

...

“混账!混账!都是些什么玩意啊?省钱的人被贬了,贪钱的人升官了!简直都是一群混账东西!”

朱元璋顿时气得哇哇大叫了起来。

...

“什么意思?吃不起鸡蛋是什么意思?难道是鸡蛋很便宜?”清朝,乾隆皇帝也是一脸的疑惑。

“你们,谁告诉我,外面的鸡蛋到底多少钱一个?不准骗朕!来,刘墉你说!”

刘墉看着乾隆那愤怒的样子,一咬牙说道:“陛下,外面,外面一两银子400个!”

“什么?你们的蛋一两银子400个?朕的蛋34两一个?反了,反了!”

...

“哈哈,乾隆的蛋34两银子就能买吗?那朕给你68两,把你那两个蛋给朕,朕拿去喂狗!”

汉高祖刘邦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

几个画面,让历朝无数的观众都是捧腹大笑。

痞子还真是痞子,他们的注意力都在鸡蛋的价格上面。

就这刘邦...

乾隆看到刘邦的画面,也是瞬间反应过来,当然也是更加的暴怒了。

与此同时,在许多时空的皇帝们,也都在大笑过后,冷静了下来,一个个的脸色都变得十分的难看。

因为,他们的鸡蛋,似乎也很贵!

“混账!”

“反了!反了!”

...

无数时空的皇宫内廷,许多的太监这一刻简直恨死了天幕了,前面他们还在感谢上天,能给他们正名,证明太监里面也是有好人的。

但这一下,直接砸了他们的锅啊!

...

【李芳的事迹就这些了,接下来是第三位。

陈矩,生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于嘉靖二十六年进宫,在万历年间做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

陈矩的史料也比较少,不过史书记载,他的人生信条是:“祖宗法度,圣贤道理”。他既不贪财,也不乱权,也不搞内斗,只是尽力的匡正时弊。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妖书案”再次爆发,搞得万历皇帝暴怒,陈矩也是尽量的公正处理,不涉及无辜人员,保全了很多大臣,最终让这场事端平息了下去。

1607年,陈矩在内直房去世,去世时端坐在椅子上。

他死后,万历给他立了清忠祠,许多百姓都去吊唁,文武百官也几乎都到场了,就连内阁三辅臣也穿素衣前去祭奠。

清朝大臣张廷玉说:“(明朝的宦官)虽断续之间出现了如怀恩,李芳,陈矩这样的贤者,然利一而害百也。”

这就是在明史上被评价为贤宦的三人的大致情况了,从以上内容来看,三人也确实担得起这个贤字。

不过,很显然,史书的评价,还是过于片面了一些。

就像张廷玉说的,利一而害百,这用在那些官吏身上又何尝不是呢?

从历史的大势来说,当王朝处于上升期的时候,往往吏治也是清明的,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的官吏都还是好的。

当王朝进入衰退期的时候,往往吏治也**掉了,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的官吏都已经变质了。

所以啊,用一个群体印象去看待一个人,这是不合适的。

那么,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结束吧。】

...

“可恶,什么妖书案,怎么一会儿这案,一会儿那案的?我大明怎么这么多幺蛾子?”

随着天幕的逐渐暗淡,朱元璋却是依旧要被气炸了。

虽然,天幕盘点的是他大明的贤宦,可是内容,却揭露了很多的大明的烂事,这能不让他暴怒吗?

群臣都被吓得不敢言语,过了好久朱元璋才消了气,让大臣们回去了。

...

清朝,乾隆时空,御膳房,乾隆拿着鸡蛋朝着那些太监砸了过去。

“34两!”

“朕让你们34两!”

“你们就是这样忽悠朕的?”

“你们就是这样坑骗朕的钱的,都是朕的钱!朕的钱!”

...

嘉靖帝时空,同样,嘉靖帝也在御膳房大发雷霆。

反正今天的视频,介绍了三个宦官,他也没什么在意的,但是那什么鸡蛋的事情,简直要气炸他了。

没错,他这里也一样,不查不知道,一查之下,鸡蛋也是死贵了。

“都是朕的钱!朕的钱!”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