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452章 七下西洋

第452章 七下西洋

【后来,朱棣想要派人下西洋,便想到了郑和。

因为郑和既忠心,而且懂军事,还同时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

于是,在询问了着名相士袁忠彻,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朱棣就任命郑和来负责下西洋的所有事情。

在《明史·郑和传》里,说朱棣是怀疑朱允炆逃到了南洋,所以派郑和去寻找。

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目的不成立,估计是后面编史书的人自己的想法。

朱棣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让诸国臣服,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功绩,用来化解靖难之役造反上位的正统性和名声的问题。

类似这样的在上位过程中纯在合法性问题的皇帝,都会在上位之后发动战争之类的事情。】

...

“可恶!逆贼!”建文帝时空,朱允炆愤怒的咬牙切齿。

...

洪武时空,朱元璋的脸色也是变得很难看了。

...

【公元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

郑和带领着船队,从苏州刘家河港口正式起航,自此,郑和开启了他驰骋大海的一生。

郑和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单体船只最大,编队数量最多,技术最为先进的船队。

其中,最核心的船只为宝船,史称郑和宝船,总共63艘,再加上其他各类船只,总计200艘左右。

最大的旗舰,其尺寸达到了惊人的长150米左右,宽60米左右。

这在当时的世界,绝对堪称是超级巨无霸了。

大概呢,这尺寸比前段时间,我华夏频繁各处出动,吓得各国变色的055驱逐舰大了两到三倍左右。

(005驱逐舰,长183米,宽22米。)

当然,这只是比尺寸。

80多年后,西方人眼中的英雄,给西方全世界抢劫带头探路的航海家哥伦布船队,其尺寸和郑和宝船,那就是完全没得比。

同样是木船,哥伦布的旗舰(长24米,宽6米左右),那在郑和宝船面前,就是个小卡拉米。】

...

“哈哈哈!”明成祖朱棣哈哈大笑。

...

“这船是真的够大啊!要是朕能得到这样的船,朕马上就去灭了倭国!”李世民羡慕的说道。

...

汉高祖,汉武帝,隋文帝...

等等,许多的皇帝,越是时间靠前的皇帝,就越是羡慕得不得了。

...

【最近,网络上有一些人开始说,郑和的宝船是钢铁造的,用的是蒸汽机作为驱动,而不是风力,并讲述了他们这么认为的一系列理由。

并且还将矛头指向了满清,说这是因为满清篡改了大量的明朝历史,遮掩了明朝曾经的辉煌,特别是他们要实行闭关锁国,严厉海禁,便重点篡改郑和的相关资料。

这个事情嘛,我个人觉得可能说得有点过头了。

西方的科学家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标志着工业时代的开启。

一些人觉得西方可能是剽窃了华夏的蒸汽机原型。

这个嘛,西方剽窃了我华夏数千年积累的大量的科学知识,这个肯定是有的。

蒸汽机原型出自于华夏,这个我就不敢肯定了,或许反正大概,保留意见吧。

当然,如果哪一天真的能够找到支持这个说法的证据,期待吧。

但是郑和时代就能造出驱动如此大船的蒸汽机,那我是真的不敢相信。

当然,满清对郑和确实是非常忌惮这件事,那倒是真的。

朱棣曾赐给郑和一套宅子,在后来,这套宅子所在的街道就称为了三宝胡同或者三宝老爹胡同,但是后来名字变成了三不老胡同。

我也不记得是哪里听来的了,据说,据说哈,是康熙改的名字!】

...

“混账!神经病啊?都神经到这个程度了吗?建奴真是狗肉包子上不得台面!”

明成祖朱棣瞬间破口大骂!

...

“这建奴就是一群神经病!等着朕的二弟三弟灭了他的祖宗!”刘备也是满脸不屑的说道。

...

“这建奴,这一个街道的名字都能害怕?简直扯淡到了极致!”

...

清朝,

各时空的皇帝,看到其他的许多皇帝的或怒骂,或嘲讽,一个个的全都是气炸了。

特别是康熙满脸涨红,怒道:“朕没改!没改!你都说是据说了。这是谣传!那名字本来就是自然演变来的!”

...

【郑和首次出海,先是来到了南洋,在经过爪哇国时,正好碰到了东西爪哇国在打仗,结果被西爪哇当成了东爪哇的人,被攻击了,死了170多人。

当时郑和谨慎处理,没有仗着兵威就直接报复,而是妥善和平的解决了这件事。

不过,很多网友觉得郑和这样处理不对,既然他们先攻击了我们,那管他是不是搞错了,正好直接灭了呗,开疆拓土!这个事情嘛,网友们有这样的想法,倒也是很容易理解。

不过在官方层面,我想,大部分都应该是认可郑和的做法。

像现在在国际上,有主权国家发生内战之时,其他国家的船只舰队之类的,也要避免进入他国领土领海,不然被波及到了,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除非是你本来就想对其开战的。】

...

“这还不直接给他们灭了,咱支持网友的看法!”朱元璋淡淡的说道。

...

“就是,朕也支持网友的看法!”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等许多皇帝,差不多都是这样。

...

明成祖时空,郑和的表情显得有些尴尬。

朱棣呵呵一笑,道:“不要紧张,那是因为咱们大明之前的国策不一样,没有想到过占领那些地方,不过以后嘛?全世界都是我大明的,都应该划入大明的领土,由我大明来带领他们进入文明,省得以后让那些恶心的西方人去抢,去屠杀奴役当地的人!”

...

“啥?这个理由,很正当!很合理,朱棣,很好!”

汉武帝从天幕上看到朱棣的说法,那眼睛真的是瞬间就亮了!

...

“嘿,哈哈,这个理由,老四,你还真是聪明哈!以后咱们也用这样的理由,反正又不是说假话!”

朱元璋也是哈哈大笑起来。

...

【最终,在经过了南洋诸国之后,郑和船队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了印度洋区域,并且抵达了古里,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南部的一个王国。

郑和代表了大明皇帝,册封了古里国王,并赐了一枚国王诰命银印,同时还树立了石碑,上书:“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而后,郑和便带领着船队返回大明,完成了第一次下西洋!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有两件事值得提一下。

第一,就是在过程中,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盗团伙给灭了!

这团伙的首领叫做陈祖义,他有一百多艘海船,一万多人的团伙,一直在南洋东洋一带横行,凡是过往船只都要进行打劫,甚至不少的南洋小国都被他打得主动进贡。

朱元璋时期,就曾悬赏50万两银子,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陈祖义的人头价格甚至达到了750万两。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朱元璋之所以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就是因为当时海盗猖獗。

这件事,也成了现在很多人黑朱元璋的理由之一,有的甚至还说,朱元璋农民出身,目光狭隘!

这么说吧,批评朱元璋这个政策错了,没什么问题。

但是非要加上一句农民出身,目光狭隘,那我大概有99.9999%的概率肯定,这人有问题。

正常人怎么会嫌弃朱元璋农民出身,把这个当做人身攻击的理由呢?

正常人只会觉得,农民出身,登九五尊,这才是真正的厉害!】

...

“是什么玩意儿敢看不起咱?莫不是家里有贪官?混账东西!”

朱元璋顿时黑了脸,骂了几句之后,又换成了笑脸,道:“这博主说的,才是正确的!”

...

“以布衣之身,终执掌天下,朱元璋千年人杰也!吾不明白,为何会有人以出身嘲讽?难道是博主说的那些受西方支持的别有用心之人和被洗脑的跪族?”

疑似孔子的那个人,有一次出现在了天幕之上。

...

“这话倒是说得很对,洪武大帝的军事实力,不在朕之下!不过,他以布衣起家,甚至连布衣都不如,而朕确是出身贵族,一出生,身后就有不弱的势力,这一点,朕远远不及他也!朕看,就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搞事!”

唐太宗李世民长叹一声道。

...

“混账东西,是什么玩意敢嘲讽我父皇,要是让朕穿越到那个现代,朕非一枪毙了那些人不可!”

朱棣也是瞬间暴怒了!

...

“这李世民一直这么谦逊的吗?”汉武帝有些疑惑的看向辛弃疾。

辛弃疾道:“是的,陛下,太宗文皇帝确实非常的谦虚,他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汉武帝道:“看起来,你对他是特别的崇拜啊!”

辛弃疾愣了一瞬间,然后道:“当然,因为他和陛下您一样都是千古一帝。”

“哈哈哈...”汉武帝大笑了起来。

...

【回到郑和身上,这郑和当时到各地都能听到陈祖义到处作恶的名声,便想将他给收拾了。

正好,这陈祖义也惦记上了郑和船队,并且还看不起郑和是个宦官,想要打劫。

于是,郑和假装劝陈祖义从良,陈祖义也假装从良,准备趁机发动偷袭。而郑和知道陈祖义是假装从良,于是假装接纳陈祖义从良,然后在陈祖义准备趁机搞偷袭的时候,给他来了个反偷袭。

只一波就打死了5000多名海盗!

接着,郑和对着陈祖义一阵猛追猛打,最终将陈祖义等三个海盗头子全部活捉,带回了南京。

最后,朱棣下令将陈祖义公开斩首,并邀请了随同郑和来南京朝拜大明的各国使臣观看。

各国使者无不拜服,纷纷表示要加入大明体系,成为大明的附属国,接受大明的册封!

至于第二件事,就是郑和又有了第三个信奉的神明。

那就是在福建广东一带拥有很高信仰的天妃妈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