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454章 谁毁了郑和档案

“这个郑和不错,又能挣钱,又能航海,还能打仗,哼!再看看朕的这些人,要是能招募过来就好了。”

汉灵帝看了看身边的太监,冷哼了一声。

他可是记得天幕说过十常侍之乱的,只不过现在留着他们还有用。

...

“都是畜生,宦官有什么好吹捧的,全是一群狗奴才,狗奴才!狗奴才!”

小天幕上,出现了一个人大骂着宦官,甚至骂着骂着都哭了起来。

历朝时空的观众都有点懵逼。

这人是谁啊?看那衣服的样式,怕不也是个皇帝?

...

“这人谁啊?看着怎么像是我大唐的皇帝?”李世民阴沉着脸问道。

唐昭宗李晔摇了摇头,画面上那个人,他还真不认识!

...

唐武宗李炎时空,李炎看到这一幕,拳头捏得都发出了响声。

...

【1412年,永乐十年,在大明休整了一年的郑和,踏上了第四次下西洋的征程。

这一次,郑和跑得很远,都直接跑到了非洲的麻林迪(今肯尼亚),并对当地国王进行封爵。

前些年,我们在非洲发现了一个小岛,小岛上的黑哥们都自称是华夏后裔,想要认祖归宗。

并且,在当地还发现了一座具有明朝风格的墓葬以及永乐通宝铜钱和许多的瓷器碎片。

因此,人们猜测,这些人或许是当年郑和船队经过非洲时,一部分人留在了当地,所以有了如今的后裔。

另外,在非洲很多其他地方,也能时不时的找到一些明朝的瓷器碎片。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埃及沙漠里的金字塔一直被誉为人类奇迹。

早先,就有很多人觉得这些金字塔不可能是五千年前的埃及人建成的,但是因为那时候正是西方霸权鼎盛的时期。

于是,怀疑最终被各种扯淡给湮没了,甚至一度给整成了什么世界未解之谜,再搞出一些什么金字塔可能是外星人帮助建造的之类的离谱谣言来混淆视听,意图转移注意力。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提出了各种质疑,认为这就是西方在发达之后,并且有了混凝土技术之后,伪造出来的所谓的五千年前的遗迹。

现在,网络上许多人在质疑金字塔的时候,除了列举各种反科学的地方之外,都会提到一件事情。

那就是郑和下西洋从未提到过金字塔的存在。

因为如果金字塔是五千年建造的,这么宏伟的建筑,矗立在沙漠边缘几千年,那必然是早就远近闻名了。

郑和到了非洲东海岸,距离埃及也不算远,怎么会一点消息都没听过呢?

要是真有的话,多少也会去看看吧。】

...

“什么玩意?郑和,你听说过这劳什子金字塔吗?”朱棣看着天幕上的地图标识和金字塔的图片皱眉道。

郑和摇了摇头,道:“陛下,臣从来没听过啊,估计就是那些西方人伪造的,虽然臣之前没有去到过地图上的地方,但是就如天幕说的,这建筑太宏伟了,要是真有,那必然是远近闻名。”

朱棣道:“这些恶心的西方人,还真是不要脸,下次再去的时候,你就去地图上这地方看看,详细记录一下。”

...

“什么玩意,又造假,这些西方人到底造了多少假?”秦始皇冷哼了一声,但随即又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不过,这玩意看着挺宏伟,要不朕的皇陵弄成这样的?”

扶苏闻言,直接麻了。

且不管那东西是真是假,反正大秦现在肯定是没办法搞出来,那一块块跟人一样高的石头,垒起来,那不得累死人都堆不起来啊!

...

“他娘的,这些西方野人还真是,等着老子下次西征!”

成吉思汗十分不屑的说道。

...

【另外,郑和在这第四次下西洋的过程之中,又打了一仗。

原来,那苏门答腊地区有个苏门答刺国。

苏门答刺国的隔壁有个叫做那孤儿的小国,因为他们的人喜欢在脸上喜欢画花纹,所以国王被叫做花面王。

苏门答刺国王和那孤儿花面王打仗,被打死了。

王后为了保住国家,就面向全国发出公告,说只要谁能打败花面王,自己就嫁给他,和他一同掌管国家。

于是,有个渔翁站了出来,带着人打死了花面王。

渔翁因此就成为了新的国王,原来小王子的义父。

等到小王子长大后,就发动政变杀死了义父渔翁国王。

渔翁国王的亲儿子苏干剌带着一批人跑到了山里建设了城寨,一心想着给自己亲爹报仇,不断的骚扰和攻打苏门答刺国。

那个背刺义父的王子锁丹罕难阿必镇在永乐十年的时候,就派人跟着郑和去了大明,接受了大明的册封,然后就希望大明能帮他解决苏干剌的问题。

朱棣答应了,让他下次去的时候,解决一下双方争端的问题。

本来,要是按照郑和的性格,估计就是调停。毕竟,他前几次就干过不少,帮助弱小国家,警告过那些随意欺凌周边小国的国家,使得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战端纷争减少了很多。

但是,结果这苏干剌看着锁丹罕难阿必镇就有明朝给的赏赐,却没有自己的份,于是恼怒之下,就带着数万人攻打郑和。

结果被郑和打得丢盔弃甲而逃,最后还是被抓住了,带回了南京。

最后,这个苏干剌被朱棣下令斩首了。】

...

“什么名字,稀奇古怪的,不过这个什么小王子不地道啊,要不是那渔翁,他还当个屁的小王子啊,长大了就背刺自己的义父?这简直就是大不孝!”

汉高祖刘邦说道。

...

【另外,郑和还带回了一只长颈鹿,是非洲麻林国进贡的。当时没人认识这样的动物,结果不知道咋搞的,就给说成了是麒麟。

不过,我就好奇了,古代人心目中的麒麟到底是个啥样子呢?虽然麒麟是虚构的瑞兽,但感觉怎么也不应该是个长脖子吧。

郑和也是兴冲冲的带着长颈鹿献给朱棣,但是在郑和在海上乘风破浪的时候,榜葛剌(孟加拉一带)就已经在一年前派人给朱棣送了一只了。

不过,朱棣依旧很高兴,凑一对,这是很多养宠物的人爱做的事情。】

...

“啥?那不是麒麟,是什么长颈鹿?这名字,倒也实在!”

朱棣有些发懵。

...

“这啥玩意啊?脖子这么长,这么一直伸长着脖子,难道不累的吗?真是稀奇!要是朕也有一只就好了。”

隋炀帝笑呵呵的看着天幕说道。

...

这一幕上了天。

顿时,隋文帝时空的隋文帝都要气炸了!

“混账东西!都什么时候了,还担心别人的脖子累不累,你咋不担心一下自己的脖子要被吊起来了呢?”

...、

隋文帝的画面也上了天幕。

顿时,各大时空的无数观众都忍不住笑喷了。

隋炀帝当场是气得哇哇乱叫了起来。

...

明,崇祯时空,崇祯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

【永乐十四年,朱棣下令让郑和护送各国朝贡的使者回国,是为第五次下西洋。

这一次,各国看到朱棣十分喜欢长颈鹿什么的,于是回去之后,都给朱棣准备了很多当地的动物,什么狮子,骆驼,金钱豹,驼鸡,长角马、麾里羔兽...

据说,朱棣非常喜欢这些动物,还专门为此聘请了一些动物原产地的当地人来负责喂养这些动物。】

...

“哇,哇,哇,好好看,本大将军也想要这些动物,好可爱啊!当年留下来的,大多都已经没了,本大将军都没见过活的,本大将军要下西洋,要赚钱,要这些动物!”

威武大将军朱寿一脸羡慕的望着天幕。

...

他的画面被放上了天幕。

一下子,朱元璋就炸裂了。

因为天幕里面,这个朱厚照就在一个大铁栅栏旁边,里面有一只豹子!

“好你个老四,玩物丧志!看来都是遗传你的,这个劳什子朱厚照在干什么?咱们看天幕都是庄重严肃,看看他在干什么?在玩豹子?”

燕王朱棣赶紧低下了头,不敢辩解。

...

【永乐十九年,朱棣再次让郑和护送十六国使者回国,休息了一年半的郑和,第六次下西洋。

一年半之后,郑和再次回到了大明,并又带回来了一波各国使者。

永乐二十二年正月,朱棣让郑和去旧港宣慰司给施进卿之子赐官印官服等物品。

这里,史料又出现了冲突,一说是郑和还没有启程,到当年七月,朱棣就病死在了北征返回的途中,所以郑和没有出行,而是改派了其他人。

而《明史》则是说郑和在去了旧港宣慰司回来之后才得知朱棣已经驾崩了,而且这一次也被记录成了第六次下西洋。

随着明仁宗朱高炽的上位,便改变了过去的扩张政策,开始休养生息。

下西洋的事业被叫停了,郑和被任命为了明朝首位守备太监,带着下西洋的军队驻守在南京。

朱高炽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没了。

说起这个事情,真的是不得不佩服那些阴谋论者了。

也不知道是啥时候开始,一些人就在网上瞎扯淡。

刚开始还好,也就说说明朝后面的几个皇帝是被害死的。

到后面,就真的是越来越离谱了,一直扯淡到什么程度呢?

明朝的皇帝,除了崇祯是正常死亡,也就是京城被破,自己自杀的之外,其他的全是被害死的。

就比如说这朱高炽,就被说成是朱瞻基毒死的。

还有永乐大帝在北征返回的路途中,被朱高燧下毒毒死了。

就连朱元璋,也是在快要老死的时候被朱允炆毒死了。

而这些事件的幕后操盘手,那自然是不用说了,大家都猜得到,那就是万能背锅侠文官集团。我真的是服了,这些人搞阴谋论,简直是丧心病狂啊!

这感觉就像是什么呢?

就像是比如发生了案子,你从旁边路过,就好奇走过去看了一眼,结果就被捕快按住直接整成凶手。

理由是什么呢?那就是不是你干的,你过来看什么?】

...

“他娘的,这些什么混账王八犊子的阴谋论者,要是让朕穿越,朕非要将这些人抓回来扒皮萱草!”

朱元璋瞬间爆炸。

同时,明朝的其他皇帝也都瞬间爆炸了,特别是朱瞻基,还有赵王朱高燧等人,他们一个个的全都在破口大骂。

...

“嘿嘿嘿,这明朝...”汉高祖刘邦嘿嘿一笑道。

...

【回到正题,明宣宗宣德五年,朱瞻基重启了下西洋的事业,已经六十来岁的郑和,再次踏上了征程。

或许是觉得这一次就是自己的最后一次了,郑和在到达了非洲之后,向更南的地方进行了探索,一直到达了莫桑比克海峡。

最终,郑和在这次下西洋的过程中去世!

至于他去世的地方,史料上面有些模糊不清,有说是在返回古里的时候病逝了,也有他去世的地方并不是古里。

不过,因为档案缺失的问题,这件事也难以定论。

如今,东南亚,南亚很多地区,都发了郑和当年下西洋的一些记录,但这些记录都很零碎,比如某个铜钟上面的铭文,一块石碑上面的碑文等等。

而关于档案缺失的问题,前面咱们也提到过。

就我个人觉得,应该不是刘大夏干的,大概率是因为他曾藏起过征安南档案的事情,结果被延伸,移花接木,整出了那些说法。

最大的证据,自然是崇祯时期成书的《武备志》里的郑和航海图。

就我而言,我反倒觉得是清朝干的概率更大,毕竟大面积销毁明朝档案的事情,这事是人尽皆知,根本不用怀疑真假的。

毕竟,如果按照阴谋论的逻辑来说,刘大夏销毁档案的动力远没有清朝那么大啊。

明朝搞海禁主要是为了防倭寇和海盗,并不想搞封锁愚民。

按在现在的学者分析,郑和下西洋是赚钱的,只不过是没有分配好,只让皇帝赚了,所以大臣们反对。

但如果是能改一下制度,改一下分配,能够有人想出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出来,那这个生意大有搞头。

按照另一个说法,所谓的文官集团因为要自己走私,所以坚决反对。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只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自己走私,赚得多一些,但是要是被朝廷当了吓猴的鸡,那也有完犊子的风险不是吗,如果能跟着朝廷一起光明正大的干,都能有钱赚,即使少一点,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支持的。

反观清朝,那就不是赚钱的事情了,而是要闭关锁国,封锁愚民的事情了。

所以,要是让人知道下西洋其实很赚钱,会不会就有很多人想去搞呢?

就像前面提到的三宝胡同在清朝被改名为三不老胡同的事情。

有说是因为它也叫三宝老爹胡同,喊着喊着就喊瓢了,就变成了三不老胡同。

但也有说是康熙改的名字。

如果是后者,那可以想象,满清的皇帝都应激到什么程度了。

当然,这种应激的程度,也一点不稀奇,毕竟在清朝,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都能给人拉去砍了头。

当然,我不喜欢搞阴谋论,这也就是我的一点随意的想法,并不代表什么,没有证据支撑的事情,不能乱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