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517章 瓦岗的发展

“可恶的李世民,就知道抢我大魏的人,就是个捡漏的!”

隋炀帝时空,瓦岗李密顿时气得哇哇大叫。

这一幕,被同一时空的隋炀帝看到之后,也是气得哇哇大叫。

“你个狗东西,都是一丘之貉,看朕怎么收拾你们!”

...

当李密看到隋炀帝的暴躁之后,却是冷笑一声,道:“收拾本王?呵呵,宇文化及没能收拾得了你,你就以为你行了?那就本王来收拾你!”

李密说完,本以为天幕会将他的画面放出去,结果,这一次没有。

...

贞观时空,满朝大臣里面,好多来自瓦岗的将领或者大臣都是相视一笑。

...

“李密,毫无气度和目光可言,比之窦建德差远了!”

唐昭宗时空的李世民轻哼了一声。

...

【前面咱们说到,翟让举旗之后,有徐世积和单雄信去投奔,他们靠着打劫运河上的商船发了财。

后来,他们干脆攻克了郑州,商丘等地方,控制了一段永济渠。

于是,刚刚三征高句丽回来的隋炀帝就命令名将张须陀前去镇压瓦岗。

要说,张须陀那也是个人才,此前首义的王簿,一路打一路赢,打得各处地方军抱头鼠窜。

直到在大业九年(613年)时,王簿遇到了张须陀,就开始各种吃败仗,经常被打得只剩一丢丢人逃走。

还有像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裴长才、石子河、郭方预、秦君弘、左孝友...等等,不知道多少路义军,就连瓦岗的翟让等等。

全都败在了张须陀的手下!

但正如电视剧里的刻画的孙传庭,在最后一战之前,面对着沙子军粮,哑火武器,克扣军饷,灾民遍地,地主乡绅锦衣玉食,却不肯捐钱助饷等等一系列情况的时候,无力的呐喊:

“这就是为什么他李自成可以输十次八次,而我孙传庭一次都输不起!”

张须陀也一样,虽然他把各路义军都打了一遍,经常把那些义军打得只剩几百个逃走,但义军转头又能拉起数万,十数万的队伍,根本打不完!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张须陀对阵瓦岗翟让,连胜三十多场,翟让被迫放弃占领的地盘,跟张须陀打起了游击。

最终,翟让靠着广大的百姓的支持,终于将张须陀打退。

这下周文举、李公逸、王伯当等人,纷纷跑来投奔瓦岗。】

...

“这咋又提到咱了?能不能省点心,咱现在不想造反了!咱现在只想做个专打地主的将军,等咱把地主打完,咱就去拧了多尔衮的狗头!对,还有吴三桂!到时候一起拧了!对了,到时候再请陛下把大玉儿赐给咱,听说她是个蒙古人,估计长得也不咋样,不过没关系!”

李自成十分无语的抓了抓脑袋。

他这一幕,上了天。

顿时,好多人都被气炸了!

辽东,皇太极和多尔衮两人目光一交,眼中全是怒火,也不知道是只对李自成,还是怎滴。

北边草原,各路蒙古部落的首领都气炸了。

“这李自成,什么意思?什么叫她是个蒙古人,估计长得不怎么样?”

京城,本来,看到天幕内容还十分生气的崇祯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

顿时,群臣也是哄堂大笑!

笑过后,崇祯道:“行行行,到时候要是捉到那什么大玉儿,就给他,还有那吴三桂,让人好好看着点,该吃吃,该喝喝,要是生病了,就找人给治,等到灭了建奴的时候,就拉他出来凌迟!”

...

同样,在从宋朝到明朝,乃至清朝,很多蒙古部落的人都炸了。

一个个都在骂李自成!

...

洪武时空,朱元璋面带着笑意,道:“这李自成是没见过蒙古人嘛,这一句话,怕不是把蒙古人得罪完了?其实蒙古女人里,有一些还不错,就像那观音奴!”

众人都是大笑。

那蓝玉蹦出来道:“秦王妃自然是万里挑一,不过那一般的蒙古女人,长得确实有点糙!”

...

“混账!”元世祖忽必烈冷哼了一声。

...

不过,隋文帝和隋炀帝这边,却是笑不出来,一个个的面色都十分的严肃!

...

【大业十二年(616年),这是瓦岗军很关键的一年。

曾经作为杨玄感谋主的李密,在王伯当的引荐下,加入了瓦岗寨!

李密加入之后,就建议翟让,趁着杨广蹲在江都,拿下洛阳和长安,就能像汉高祖一样取得天下。

同时,李密又去说服附近很多路的小股义军,一起加入了瓦岗寨。

瓦岗寨实力大涨之后,左冲右突,征战四方,收服了很多的地盘!一时间也是风头无两。

接着李密又建议翟让攻下洛阳,当然在之前要先攻克荥阳,因为荥阳是个非常关键的位置,旁边还有个洛口仓、回洛仓,装着数不尽的粮草。

在以前咱们就说过,这隋文帝和隋炀帝真是一对奇葩。隋文帝搞了义仓制度,在百姓交了规定的税之后,再拿出一部分粮食存在义仓里面。

说好的这不是税,而是百姓的,就是集中保管,遇到灾荒就可以拿出来赈灾,帮大家一起度过难关。

结果好家伙,真到出现了灾荒,隋文帝却舍不得拿出来了,还亲自带领百官,去领着百姓逃荒。

并且,搞来搞去,这义仓制度直接变成了义仓税,这些粮食连名义上属于百姓都不行了。

这简直有点像现在的阿美,以前说着帮大家保存黄金,到时候各国交易就不用总是将黄金运来运去。

结果搞到现在,那些国想清点检查黄金,各种找理由不给看。想提回自己的黄金,都不知道喊了多少年,喊了多少次,才好不容易拿回一部分,结果发现拿回来的那些,居然没自家的编号。

扯远了,不过隋文帝好歹不像隋炀帝那么折腾。

这隋炀帝也是,折腾得天下灾民遍地,依旧不肯开仓放粮,最后全便宜别人了。

按照史料记载,也就张须陀曾经先斩后奏,开过一次,隋炀帝知道后,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嘉奖了他。

这倒也不是说隋炀帝爱民,大概是因为当时张须陀很能打,很受器重,他不舍得责备。

另外一次,则是隋朝都快要被打爆了,隋炀帝这才下令开黎阳仓,但那时候,他的命令都不咋好使了,并且很快黎阳仓就被瓦岗拿下了!

此时才知悔过?为时晚也!】

...

“啊~~”隋文帝老脸通红!

“可恶!都说过多少次了,还要重复说,有意思吗?”隋炀帝大怒。

...

“啥玩意?那些国的什么国王皇帝的都是傻子吗?把黄金存在别的国,不怕拿不回去吗?要是朕,朕宁愿交易一次运一次,钱货两清,就算麻烦点又如何?总比被别人闷了的好!”

汉高祖刘邦说道。

...

“把黄金存别的国家,是不是傻?没编号?那不就是说,原本的被那阿美挪用了呗,这是临时补回来的,怪不得不让看不让提的。”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

...

【回到正题,话说瓦岗军攻克金堤关,然后就要攻打荥阳。

蹲在江都摆烂的杨广听到这消息之后,也是被吓了一尿,赶忙派张须陀去支援荥阳。

因为此前翟让被张须陀打得抱头鼠窜,连败三十多次,好不容易才将张须陀击退。

所以,翟让很虚,想要跑。

李密拦着他说,不能跑,一跑队伍就散了,张须陀就是个有勇无谋的人,这是干掉他的最好时机。

于是,翟让负责正面对战张须陀,假装败退,引了张须陀进入了埋伏圈,然后被四面合围。

此时的张须陀,颇有点张辽的意思!

他率军突围出去,发现部下还没出来,又杀回去救援,在敌阵之中四进四出。

但可惜,隋军不是曹军!义军也不是吴军!

最终,张须陀眼看得隋军四散而逃,于是仰天长叹,然后下马迎战,最终战死!

而张须陀手下的隋唐第一猛将秦琼还有罗士信,眼看得全败了,只能突围而出,前去投靠了裴仁基。

这一战,史称大海寺之战。】

...

“这张须陀可惜啊,果真是一员猛将啊!也不知道文远在那边过得怎么样?曹髦那小子有没有亏待他!”

魏武帝曹操感叹道。

...

曹髦时空,曹髦对着天幕道:“太祖您放心,朕绝对不会亏待文远将军的。”

台下,已经担任了大将军的张辽对着天幕就是三拜:

“劳烦主公挂念,文远只能在这边遥祝主公身体健康,早日成就一统天下的大业!臣一定会尽心辅佐陛下,世代为曹家效力!”

...

魏武帝曹操时空,东吴孙权黑着脸,道:“有完没完?一件事说一次就行了,最多也就三遍,没完没了了是吧!”

...

隋文帝时空,隋文帝晃了晃身体,道:“可恶,可恶的李密,我的大将军啊!”

隋炀帝时空,杨广红着眼道:“可恶,该死的李密,朕一定会打败你,抓住你,碎尸万段!”

瓦岗李密:“呵呵,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你还想打败我?早点自己吊死得了,还能得个殉国的名声!”

...

【大海寺之战后,翟让让李密独领一军,准许李密自行招兵买马,发展势力。

此时的李密,那叫一个礼贤下士,一副明主的架势,就连征战获得的财物,也是一点不留,全部分给下面的人。

再加上他出身贵族,很多人都慕名前来投奔他。

此时的翟让在打败张须陀之后,有些得意,也有些满足了。

于是,李密再次建议翟让,不应该满足于现在的样子,而是要趁机夺取天下,并让翟让带人去打下洛口仓,开仓放粮,到时候再进攻洛阳。

翟让这人呢,很勇猛,但人没有太大的志向,是个老实人,他就说:“我就是个农民,没那个声望,你去打,我在后面支援就行。”于是,李密带人将洛口仓给打了下来,并且开仓放粮,任由百姓随便去拿。

这一下,数十万百姓,就算是老弱妇孺都出动了,纷纷去领粮食。

同样,自然也有无数的青壮纷纷参军,加入了瓦岗寨。

这一战,史称洛口仓之战!

...

这下,隋朝方面真的是麻瓜了。

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隋炀帝孙子)派遣虎贲郎将刘长恭去攻打李密,结果被李密打得“仅以身免。”

这叫做石子河之战!

...

此时,作为瓦岗军的老大翟让,自觉地自己的才能远不如李密,于是主动让出了老大的位置,推举李密做了瓦岗老大。

李密称魏公,随后又封了翟让为上柱国、司徒、封东郡公,为瓦岗军的二把手。

此时的两人,那真是一个有义,一个有情。

...

在李密当了瓦岗首领之后,无数的义军,隋朝的官员,都纷纷来投。

其中裴仁基献出了虎牢关,而秦琼和罗士信也就此随着裴仁基,一起加入了瓦岗寨。

李密实力暴涨之后,再次发兵,派遣裴仁基,孟让等人带三万人攻克了回洛仓,在攻进洛阳。

结果农民军经常犯的老毛病又犯了,开始到处抢劫。

隋军趁机出击,打得瓦岗军大败,仓皇逃回了洛口仓!

于是,李密带着三万人再次出动,再次攻下了回洛仓,接着就在这里大修营寨,并且发布讨贼檄文。

其中有一句:“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句话,最后演变成了成语:“罄竹难书”,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罪恶滔天。

...

但是接下来,李密在攻入洛阳皇家园林,因为身先士卒,被隋军射伤,瓦岗军也被打得大败,死了很多人。

李密不得已放弃了回洛仓,回到洛口仓固守。

隋炀帝命令隋末枭雄之一的王世充带着五万多人去攻打李密,双方在洛口仓附近打来打去,硬刚了一百多天。

虽然李密在洛阳这样吃了大亏,但是后方却有非常多的义军和隋朝官员将领在接连投靠瓦岗。

并且,他们还趁机攻占了黎阳仓!

可惜,隋文帝,隋炀帝搞了这么多的义仓,看着百姓受灾饿死,也不舍得给百姓,最终这些粮食仿佛都化成了子弹,打在了隋朝自己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