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恶娇 > 第102章 自渡(二)

恶娇 第102章 自渡(二)

作者:刘相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4:43:35 来源:书海阁

天晴日暖,阳光在昭昭眼前跳跃不定,明晃晃的惹眼。她端坐垂眸,静待席应真点评。

“你自己想的?”席应真问。

“不全是。”昭昭道,“我没读过几本书。以为失马是丢了马的意思,后来经人指点才晓得是迷了路的马。至于自渡……我从前楼里的鸨母信佛,总说人要自渡。”

她抬手,指向江中:“又瞥见了在险恶风波中身不由己的孤舟,便胡乱对了个下联。”

“这么说来,若非灵光一现,你原本是对不出来的?”

“是。”

“那日替你作诗的公子是位大才,你怎么不求他对个好的给你?”

“我和他断了。”

“为什么?”

“把他留在身边只会误人误己。”昭昭如实答道,“和他在一起时,我总是分神和自卑,没法专心做正事。”

修逸于她而言,像是与生俱来的缺陷、无法修正的错误或终生难愈的残疾。她克制不住欲念,就只好离得远一点。

小姑娘就是别扭。席应真笑了笑,另起话头:“你进来后一直盯着江看,你口中的正事莫不是和江有关?”

昭昭除了想和她搭上关系,还有事想求她帮忙。

“我在想这夏汛快来了,河道衙门此时修堤还来不来得及。”

“来不及才好呢。”席应真讥讽道,“就算真闹了洪灾,也不过推几个替死鬼出去顶罪,剩下的官儿们和商人联手,一起抬高物价发死人财。”

昭昭初出茅庐,还带着点稚气:“万一老百姓们被逼急了闹起来,朝廷如何收场?”

席应真笑她天真,又道:“你方才在外面候着,想必是瞧见那青衫男人了。你觉得他是个什么身份?”

“官身?”

“商人。”席应真笑着摇头,“晋州票号无数,最大的一家名叫日升昌。日升昌在京中设有分号,他便是那儿的掌柜。你不妨猜猜,他方才来找我说何事?”

昭昭活了十三年,去过最远的地方便是云州城,哪能揣测出千里之外的来人的心思?

她试着说:“他是京中票号的掌柜……难道是与银子流向有关?”

票号分为官营与民营。起初,背靠朝廷的官票稳压民票一头,可惜官票渐渐失了民心,再无人去开户存银。

官票势微,难以盈利,便弄权欺压民票。民票赚多少官票抢多少,如此一来也算是经营得有声有色。

“朝廷如今八面来风,穷得叮当响,做什么都得从民间搜刮银子。”席应真懒懒道,“半月前,那青衫男人把号中半数库银都报效给了朝廷,五百万两,都是老百姓们存进去的血汗钱,说征就征了。”

昭昭忙问道:“以什么名义征的?”

“朝廷哪会解释?”席应真打量着昭昭,轻轻笑了:“你手里有货仓,又关心河事,莫不是想囤点筑堤物料,低买高卖发波小财?”

被一眼看穿,昭昭懒得狡辩:“是。”

承认完后,昭昭又好奇道,那人千里迢迢来给席应真传话做什么?

这些日子里,她向不少人打听过青崖楼的老板娘究竟是何身份,竟无一人答得出来,仿佛席应真是凭空出现的孤魂野鬼……难道她是京中来的?或是出身于晋州的日升昌票号?

“承认得好爽快。”席应真笑,“那你今日来,想必也不光是为了来对个没用的下联。为了何事?”

昭昭从椅上起身,捧起一杯茶,屈膝跪到席应真面前:“请您先喝了我的敬师茶。”

见席应真犹豫,她将头埋得更低:“这声师父我不白叫。”

“上次说可以将民屏港的货仓借与我用,这次又要拿什么利诱我?”

昭昭态度愈发恭敬,简洁道:“除了货仓,还有一起发财。”

席应真接过她的茶,没着急喝:“怎么个发财法?”

昭昭定眼看向她:“师父刚才猜对了。”

席应真浅抿了茶,示意她继续说。

“弟子觉得,朝廷虽然穷,但堂上大人们还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的,不会放任云州沦为水乡泽国,否则到时候生出了民变,内忧外患于战事不利。”

昭昭没透露自己早已从梁惜那儿探听出了准信,有模有样地推断道:“所以河务一定会办,筑堤建坝的材料也一定会涨价。弟子这几日查了查石料木材,已经上涨了两成有余。待负责采买的官商们入场后,价格怕是还会翻个四五倍。”

“你手中有银子有货仓,何必再来求我?”

“我初来乍到,又占了官商梁老板的货仓。我若大肆购入石料木材,实在太惹人注意,除了引起价格疯涨外,怕是还会惹不少麻烦。”昭昭无奈道,“所以请您让我师出有名。”

“哦?”

昭昭点头,她指了指脚下的木板:“青崖楼扩建。”

石料木材不只能筑堤建坝,还能兴建高楼。

席应真笑了:“你打着我的招牌掩人耳目?”

不止如此。

席应真在濮阳县扎根的时间虽不长,但和县官儿们的关系都很好。昭昭拿她当幌子,不仅师出有名,还能防着被地头蛇刁难。“是。”昭昭掏出早已备好的地契,“师父若肯答应,民屏港的那处货仓便是我的谢礼。除此以外,此次倒卖赚的利润我再分您一成。”

席应真是个商人,没理由拒绝稳赚不亏的生意。她用素白的指尖将地契划到自己面前,算是同意了。

“你啊,只会与人谈利,不会与人谈心。”

这是长处也是短处。昭昭就是这样的人,她自己也没有办法。

席应真抬起手,拉了拉风帘边的一根细带。没一会,阁门就被推开,方才领路的老汉走进来:“掌柜的,您有什么吩咐?”

席应真将地契递过去,笑道:“这处地段好,还与咱们隔江相望。你去接了这块地,将房梁地基拆了,建栋更好的楼出来。”

老汉听得直发懵:“咱这是要开分店?”

席应真又指了指一旁的昭昭:“老吴,你去取一万两的银票,交与我妹妹。后面的小事你不必报我,只需问她就是,遇上麻烦再来找我。”

这下轮到昭昭发懵了,说好的师徒怎么就成了姐妹?不仅如此,还变相地投钱入股,当真是天上掉馅饼了。

昭昭很自觉地和席应真签了分股的商契。临走前,她仍管席应真叫师父。

倒不是昭昭受不得抬举,而是她的的确确想跟着席应真学点东西。

席应真自然也能看透她的想法,于是从木柜里取出一本书给她:“你拿去看。十日后再来找我,跟我说说建新楼的事,还有对书中道理的感悟。”

昭昭道谢离去。

这书已经很旧了,不知过了多少人的手。封皮和侧楞上都没有书名,里面的字迹也因年深日久有些模糊。

昭昭举到车窗边借光,喃喃道:“治道有三,利,威,名……”

后面的字更模糊了,昭昭认得费劲,半天念不出后面的话。

耳边响起丹葵的声音:“这书叫《诡使》,是战国时一个叫韩非的人写的,你竟不认得?”

韩非?

昭昭似是听小多说过这名字:“他是不是认识‘欲牵黄犬逐狡兔而不可得’的李斯?”

“没错。”丹葵笑道,“他俩一开始是亲如手足的师兄弟,后来渐行渐远,韩非最后间接被李斯害死。”

昭昭没把丹葵的话全听进去。小多喜欢李斯,而她现在拿着韩非的书,再听韩李二人的结局岂不是很晦气?

回清分坝后,昭昭把后面的安排简单给小多说了,便拿出书问小多:“这是李斯他师哥写的书,我瞧不出门道,你帮我一起推敲推敲。”

上面都是些晦涩难懂的精练文言,和他们平时说的大白话不一样。小多和昭昭端着蜡烛看了老半天,才犹疑道:“这第一句的意思是不是‘用利去赏,用名去敬’?”

再往后一看,书中言辞忽然变得亲切易懂,似有前人批注——

诡使诡使,可用于政,亦可用于商。

名利为表,威压为里。

莫用十全十美之人,否则无从罚起。

刑不可知,威不可测……

“……昭昭儿,这好像是哪家大户的祖传家训啊?”小多疑惑道,“你瞧,这上面既有韩非的法家学说,又有管仲的生意经,还有唐朝酷吏来俊臣的罗织经。”

他用蜡烛照亮昭昭的脸,打趣道:“驭下,谋利,害人……你拜的这师父铁定不是什么好鸟,估计也没想把你教成好人,揣着点心吧你。”

昭昭捧着那本书,默默看了良久,忽然开口问:“小多,你听到没有?”

“听到什么?”

昭昭笑着说:“宿命的风声。”

——

有钱有地有人手有靠山,万事俱备,昭昭说干就干。

民屏港那处的货仓已经开始拆了,昭昭这边也慢不得。她指了梁老五和江生去买木料,又领着小多和丹葵去青条沟买石头。其余人留在货仓中吃吃睡睡,养足了精神等着搬货。

小多看不惯丹葵,他总觉得这人一股蛮子气。丹葵也看不惯小多,一个在她手下过不了三招的人还好意思唱《精忠记》?两人一路走,一路吵。昭昭只恨马车太小,找不到地方逃。

当昭昭终于到了青条沟开始采买石头时,云州城中的梁惜也收到了昭昭的信。

信中内容简单。

大致就是昭昭撬了梁惜的墙角,希望理解原谅。为表歉意,她愿意把濮阳县的几处货仓以一半的市价租给梁惜。

梁惜看后失笑,随从在旁边骂道:“那货仓本就是咱们送她的,她竟好意思再让我们租回来?就算咱们赚了,她这脸皮也太厚了。”

“在商言商,没什么问题。”梁惜提笔写回信,“她现在手里钱怕是不够,为了多搞点现银,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随从又从信封中翻出另一张,嘀咕道:“老爷,她还让咱们去把她娘和妹妹接到府上养着。”

梁惜微微皱起眉,拿过那信纸一看,竟只有轻飘飘几句话和潦草的拜托了,不像是昭昭的为人作风。

很快梁惜就想通了。昭昭的娘和妹妹都还在宁王府,她认定他舍不得这个能接近修逸的机会。梁惜确实舍不得。他去王府求见,乘舟上了湖心岛,进了书房,见到了正在临帖的修逸。

“何事?”修逸神色淡漠。

梁惜摸不清这两人到底是个什么关系,保险起见,他把昭昭的信原封不动地呈给修逸看。

修逸瞟了一眼,笔锋走势忽然变得凌厉迅疾。临完帖后,他丢开笔,自嘲道:“倒真像是我碍着了她。”

梁惜约莫能听出点门道,小心问:“世子爷,将来若还有信,还要不要拿来给您过目?”

修逸摆摆手,示意他退下:“不必了。你把她家人接走吧。”

窈娘在见了梁惜后问东问西,打听昭昭去了哪儿,做了什么事情。

梁惜一一答了,她又问为什么要出王府,旁敲侧击地试探他对昭昭有没有情意。

被问得心烦,梁惜却不好意思挂脸。都是男人,他多少懂点修逸的心思,昭昭与修逸之间绝对不简单。

为着这层关系,他也得把昭昭的娘和妹妹照顾好,指不定哪天就派上了用场。

梁惜给昭昭回了信,让她放心,又安排了手下去交付租金。末了,梁惜还派人去梁老五捎话,让他跟着昭昭好好干,凡事要用十二分心。

当捎话的人找到梁老五时,他正在和卖大宗木料的人砍价。捎话的人等得有些不耐烦,却见江生走了上来,笑道:“兄弟,你有什么话不妨跟我说。”

捎话的人认识江生,且又不知道两人如今已经反目成仇,便把梁惜的话一五一十全说了。

江生越听,眼底的阴冷越重。他原盼着梁惜把梁老五要回去,好让他少一个对手,和小多平分秋色。

谁料这废物竟然留下来了。

当梁老五谈好价格回来时,江生已经把捎话的人送走了。他笑着说:“五哥,梁大当家准您留在这边了。”

梁老五松了口气,冷嘲道:“让你失望了?”

江生连说几声怎么会,怎么会,笑盈盈的样子透着几分阴鸷。

买木材的地方离清分坝远,得坐大船回去。

夜里风浪大,船晃得很,睡梦中的梁老五砰的一声摔下了榻,身上的老骨头都似碎了一般。

他抽了几口冷气,好不容易从船板上爬起来,抬头却望见江生就站在他面前,正垂眼看着他。

江生依旧是笑盈盈的,一口白牙在夜色中有些阴森:“五哥,你醒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