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填房日常 > 第六十三章 孙记客栈

填房日常 第六十三章 孙记客栈

作者:晓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7:34:47 来源:书海阁

其实,这些都是她上一世跟家里的一个老账房学的,后来家境拮据,请不起人了,她就自己全都管了起来。

而她也让傅大庆给她弄了一个收入账本,肯求他多辛苦些,到时记账时帮她也记上,毕竟她现在可不识字。

傅大庆自然高兴的答应下来。

忙忙碌碌中,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到了傍晚,卤制的猪下水也到了时辰,卤制的时辰根据孙诩淦的建议,延长了半个时辰,饴糖也多加了些。

只是他说的添加的松木,暂时还没有,只能以后再说了。

猪下水捞出来以后,她特意让家里人都尝了尝,看看是不是有些不一样,但大家却没尝出有不一样的味道,还是那句话,太好吃了!

曾水儿没办法,只好亲自品尝,仔细品了品后,她不得不承认,今天的卤肉,确实比昨天卤的味道更好一些。

今天曾水儿依然买了猪大骨,虽然上面没多少肉,也不会卖,猪大骨也只留着给家里大人孩子啃骨头,但用骨头汤卤制的猪下水,味道确实不一样。

因为太晚了,在关闭城门前进不去城,曾水儿只好将卤制的猪下水、猪头和猪蹄都捞了出来,整整齐齐的码在几个大盆里,用屉布盖好,然后暂时放在正房西屋里的炕上。

猪大骨也被捞了出来,再留下去已经失去了作用,弄了整整两大盆,油亮亮的看着就好吃,馋的孩子们直流口水。

三大锅卤汁底汤却不好安置,只能继续留在锅里,明天根据猪下水的多少再添加些清水食盐,等这一切都忙完,三个媳妇就在刘氏的指挥下,仍然在东厢房的灶上做的晚饭。

今晚刘氏开了恩,用油梭子包的大白菜馅儿的杂面蒸饺,婆媳几人一番忙碌,很快就蒸了整整五大屉蒸饺,到点灯的时候,饺子就已经端上了饭桌。

全家人包括孩子们见了这热腾腾,冒着香气的饺子,全都吃的很痛快,很快将五屉蒸饺吃的干干净净。

不仅如此,孩子们还每个人分到了一小块猪大骨,高兴地就像是过年,抱着骨头啃得那叫一个欢,将骨头啃得一点儿肉渣都没了,还不舍得扔。

吃过晚饭,三个媳妇洗刷了碗筷,料理好了一切,喂了后院的猪鸡,三房这才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到了各自的屋子。

因为在曾水儿她们这边的锅里卤了猪下水,多半天火都没灭,炕还是热乎的,锅里也还有汤底,曾水儿也没烧炕,而是直接用三房锅里的热水给俩孩子洗漱了一番。

两个孩子并没有因为傅天佑离开家不习惯而睡不着觉,相反,在曾水儿温柔的轻言细语中,她们觉得好安心,好幸福,很快就都睡着了。

曾水儿也在孩子们睡着后,用洗脸盆仔细的洗了个热水澡,直到觉得很干净了,这才上炕歇息了。

几天不洗澡,就算天气变冷了,她还是觉得身上的味道很难闻,虽然之前也曾经在尸体中挣扎求活,连出口气都带着死尸的味道。

但正是因为有过那样的日子,她才在自己过日子后,几乎每天都要洗澡,只想要将那噩梦般的日子彻底洗掉。

因为没有了傅天佑每晚的折腾,曾水儿难得的睡了个好觉,一夜好眠,甚至连个梦都没做。

与她相反,傅天佑却没那么安逸了,一行人坐着马车,第一天因为走的较晚,在一路颠簸中,紧赶慢赶也才在天黑前,到了距离长安府六七十里地的一个小镇子,大家在这里歇息了一宿,第二天早早起来,又顺着官道赶了整整一大天,这才在傍晚时分来到了长安府城外,见识到了府城周围的繁华。

此时别看天都快黑了,但官道两边各种简易的铺子,却更加热闹,铺子屋檐下一排排的红灯笼,将整条街都照亮了,叫卖声此起彼伏,人群也熙熙攘攘的,非常热闹。

因为他们来的比较晚,城门已经关了,孙嵩闰就按照计划将一行十几个人,安置在了孙家在城外的一家客栈中。

客栈的掌柜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也是孙家人,叫孙诩栋,是孙家旁支的子弟,他早就接到了前两天传过来的口信儿,说这几天族长会带人过来,这两天他一直派人盯着呢。

见标有孙家马车标记的几辆马车停在了客栈门口,他急忙迎了出来,带着伙计们一番紧张忙碌后,很快将所有人都安置妥当。

这一路走来,虽然大家中途歇了一宿,但因为路况很差,颠簸的厉害,坐着马车就不是享受了,而是受罪,因此,大家都很疲惫。

在大堂简单洗漱一番,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这才各自回屋歇下了。

因为是孙家的客栈,伙计们都很热情,招待的很周到,晚餐也是特意准备的,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大家吃的很过瘾,但最后却没让大家出钱,这让大家很是过意不去。

不过,大家都知道孙家的情况,家境很富裕,况且这次也算是塾学花钱公费出行,因此学生们也就没有硬塞钱给他。

孙记客栈是上下两层,坐落在长安府城东门外官道北边,坐北朝南,位置得天独厚,后面还有一个不小的院子,里面还有几个风格独特的小院。

孙嵩闰和另一位夫子被孙掌柜安置在了其中一座小院里,其余的十几个人都被安置在了二楼。

这次前来府城的夫子中,除了孙嵩闰,还有一位夫子叫钱宝瑞,不同于孙嵩闰的低调,安于现状,钱宝瑞却不想蜗居乡间一辈子,这次跟来,就是想要跟刘时荣探问一下,朝廷什么时候恢复科举,他想要搏一把,为新朝效力。

钱宝瑞是前朝的举人,前几年因为动乱中断了科举,虽然这几年窝在乡下,但到底还是不甘心,也想给儿女搏个前程。

傅天佑他们住的是四人间,占了三间房,十二个人,刚刚好能够躺下。

这次来的十二个学子,除了傅天佑和三个以前的同窗,大部分是塾学里的年轻学子,年龄也在十五六至十**岁之间,比他们小得多。

因此,在分配房间时,傅天佑和三个年龄相近的昔日同窗,被安置在了一个房间。

房间很宽敞,四张单人床两两相对,中间还留有茶几、衣柜的位置,方便放置各自的衣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