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术 > 第115章 做学术的人就喜欢较真

“你可以跟着过去一探究竟,实事求是的调查,不要有任何歪曲事实的心念。”

“作为儒家掌教,便要有面对一切现实的勇气。”

伏念恭敬道:“弟子一定不负师叔所托。”

张良忽然走了进来,请求道:“弟子也愿前往大明,也想知道大明现在的成就。”

其他百家同样在行动,都没有一个是傻子。

都想打着大秦使团的旗号出使大明,去大明调查实情。

一旦属实,大明所走的道路就是开天辟地的存在。

影响力绝对很大,乃至改变百家思维的重要依据。

作为各大学派,大家都不可能错过,更不愿放弃自身学派的理念。

唯有用平生所学,与大明的成果——印证,才知道自家理念有多少需要修改.

朱由校想要的结果就是这些学派较真。

世人都讨厌学术之人较真,朱由校恰好相反。

希望这些人都来大明研究,研究研究就成了自己人。

大明现在是开门做生意,为九州人才广开方便之门。

想要统一九州,不能只用金手指提供的人才。

还有本土上的野生人才,方能把一个国家做大做强。

在大明迅速吞并隋州,九州所有国家都开始派出使团调查实情。

只是大家没有揭开真相,都装糊涂。

朱由校朝会上开玩笑道:“大明现在名气打出来了,大家都组团来大明调查。”

“诸位爱卿一定要招待好他们。”

“把大明的政策让这些人明白,他们才会为大明打广告。”

“这样人才才会扎堆地来大明求职。”

虽然大明基本人才都能自己培养,但是天才可不是培养出来的。

在哪一个世界都稀缺的,从来就没有说自己的人才充足。

缺的就是那些天才级人才,而不是普通型人才。

大明现在要招揽的人才,其目标明确,就是招募和吸收天才级人才。

不论是知识型的还是武道型的,大明都要,有多少吃下多少。

唯有这样吸收,才能让大明更加强大。

诸葛卧龙、房玄龄、于谦、王阳明、海瑞、杜如晦、狄仁杰等人都在准备各类应对工作。

就是为了把大明的态度以及各种治理全部摊开。

再好的制度和体系,要是没有人执行也就是走一个形式。

朱由校现在不怕的就是其他国家模仿。

怕的是其他国家对人才的封锁。

开始九州诸国全部出使大明,等这些精英明白后, 一定会对自身国内人才设置障碍。

朱由校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其他的事情,朱由校已经不放在眼里了。

大明有这个底气。

拿下隋州,朱由校便已考虑到九州大势上的格局变化。

也不怕其他国家联合围攻大明。

毕竟千秋大劫就要来了,各地都出现了异常。

天灾**都会发生。

而朱由校花费了百年时间的积攒家底。

便是两千亿人口吃大明的粮食,都能保证十年内充足供应。

这是在颗粒无收的情况下。

若是产粮,只是产量低,大明可以维持三十年左右的国家粮食危机的应对。

所以朱由校一点不怕天灾,唯独忌惮的是**。

是那些大势力与其他外在势力的勾结。

这才是最可怕的。

大明已经表明参与九州争霸,与其他国家产生摩擦或发生战争。

朱由校同样做好了心理准备。

大明现在不怕战争,也不怕其他势力的算计。

唯独对外部势力未知,不知道那些外部势力对九州的伤害有多大?

大势力的目的无非是收割九州气运。

以九州气运破境更高境界,这是那些超级强者的最大目的。

至于世俗权力,这些超级强者根本不在意谁执掌九州。

他们只在意自身武道之路有没有前进。

这些担忧,朱由校都没有拿在朝会上讨论。

也害怕自己的臣子好多人心里承受不住,会干出些蠢事出来。

他只能自己一个人承担,至于他的布局和操作,不理解不要紧,听指挥即可。

诸葛卧龙倒是察觉到他的意图,同样没有声张。

默默地配合朱由校进行战略性物资储备。

要是按照大明帝国集体推断,朱由校的行为有些过分。

超出他们的认知。

诸葛卧龙却明白得很,多准备战略物资,这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

不理解不等于不支持。

朱由校最满意诸葛卧龙这个首辅,从未想过更换,便是诸葛卧龙的理解。

人家没有看明白,却懂得默默地配合和支持。

不动声色地便配合朱由校完成大明帝国应对危机的储备。

这非常重要,作为大明帝国内政一把手,眼光和战略非常重要。

顾秉谦做一把手,那一定会在朝会提出问题。

这就是能力问题。

房玄龄、杜如晦两人都已经内阁成员,察觉诸葛卧龙在配合天子。自己也不动声色地暗中相助。

这也是两人能进入内阁的重要原因。

狄仁杰不一样,他设计的刑律这一块。

和海瑞打交道最多,两人现在都是好朋友了。

互相欣赏,互相配合,把大明各类冤假错案都清理了一遍。

两人身上都有青天大老爷的名号,说明两人都在干人事。

“君臣配合有时候真的很重要。”

朱由校心里不无感慨起来,至少这是朱由校执政以来,君臣配合最默契的班子。

想到这里,朱由校直接下令,“诸位爱卿,听从首辅大人的安排。”

“ 一定要打好这一战,这是大明未来能不能轻松统一九州的重要一环。”

“大秦都来使团,说明百年来,诸位爱卿都干的非常出色。”

“保持这样的佳绩。”

一众大臣纷纷说道:“臣等遵旨!”

虽然文武百官不知道帝国的核心战略,但支持就对了。

大家都不想失去年终奖。

唯有表现上佳,成绩卓着,朱由校赏赐的年终奖非常丰厚。

他们一辈子通过各种手段得来的财富都不一定有朱由校赏赐的财富丰厚。

大明最在意的不是大明的薪水,是天子的认可和赏赐。

大部分官吏,实际上就在意丰厚的奖励。

有了这些奖励,他们不需要贪污,就能过上奢侈的生活。

当然了,这是把奖励出售之后的财富,而不是用了。

大部分臣子都不会全部出售,而是选择性的出售。

把自己不需要的丹药卖了,然后换成家族兴起的资金。

“很好,朕很欣慰!”

“诸位爱卿若能招募到顶级人才,朕不介意更大的奖励。”

“是骡子是马,就看诸位爱卿的表现。”

“臣等定不负圣望。”

一众大臣顿时激动起来,天子但凡说这样的话,说明奖励极为丰厚。

便是作为皇亲国戚的岳不群、石之轩等人都一样激动得很。

人才一直是天子最为看重的地方,其对应奖励更是让你无法拒绝。

岳不群在这方面比起其他皇亲国戚更有心得。

他就是靠这个起家的。

华山的兴起,成为现在的超级大宗门,也是因为他招募到了顶流人才之故。

现在谁敢小觑华山,敢小觑他岳不群的能力呢?

岳不群打拼百年,已经是武王境的强者。

放在大明这样人才济济的国度,也是高端战力.

朱由校对邪王石之轩的奖励非常高,直接封侯。

拿下一州一州地,朱由校给的爵位,震惊所有人。

不过文武百官都知道,一州之地,相当一个大明帝国的疆土。

如果是直接硬生生地打下来,只怕封公都稳了。

要不是锦衣卫以及其他人都参与这场谋划,石之轩的爵位还会提升一个大等级。

了一等侯爵,羡慕死多人。

但这是人家下手极快,其他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石之轩已经在考虑并且运作。

而且石之轩的优势非常大,只有宋缺能和石之轩相比。。

其余的人都不是最佳人选。

比如李靖、薛仁贵、秦叔宝等人都不行,没有石之轩和宋缺有底蕴。

大战不是过家家,说着玩,选帅方面都是按照最优进行。

不过,参与的核心将领有伯爵、男爵和子爵。

可见朱由校对有功之臣的奖励力度非常高,文官没有反对。

大家都清楚,吧陛下这是在树立典型,刺激军方的好战精神。

闻战而喜才是朱由校想要军队。

也只有这样的军队才有资格谈统一。

宋缺现在便是伯爵,秦叔宝、薛仁贵、苏定方也是伯爵。

便是杨广的三个孙子杨昭、杨侑和杨侗也得到子爵的封赏。

军方高级将领都是爵位!

有爵位的人和没有爵位的人区别很大。

秦良玉、俞大猷、戚继光等人都只是侯爵。

他们能得到封赏,那是在大明最危难之际,抱着慷慨赴死的决心。

能在大明最困难时候勇敢地承担起国家安全的责任。

赋予他们的是天子对大明新军的厚望。

打隋州是隋州的人才担任主力,打大宋和大大元绝对是大明应有的统帅担当。

除此之外,进攻其他地区,才会按照各种部署而进行。

反正大明只要一直打胜仗,但凡统帅级的军人最后都能得到应有的功绩。

朱由校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军方比谁都清楚,从不会浪费一个人才。

更不会厚此薄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