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民间故事录合集 > 第117章 槐花落尽时

民间故事录合集 第117章 槐花落尽时

作者:零幺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0 10:37:29 来源:书海阁

1937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清明未至,山坳里的老槐树便迫不及待地抽了新芽。八岁的玉芬蹲在青石台阶上,看着蚂蚁队伍爬过湿润的苔藓,绣着并蒂莲的鞋面洇开深色水痕。她伸手去够台阶缝里冒出来的野花,忽然听见西边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

"阿嬷,我想去摘槐花。"玉芬仰头对着廊下绣帕子的老人喊。老人耳背,只当是小孙女要糖吃,从荷包里摸出块麦芽糖递过来。玉芬攥着糖块溜出朱漆斑驳的垂花门,顺着琴声往西边跑。绣花鞋踏过青石板路,惊起几只觅食的灰雀。

穿过三进院落,后山腰的槐树林笼着薄雾。玉芬踮脚够最低的枝桠,忽然瞥见石牌坊后晃过一抹水蓝色。那颜色比新染的土布鲜亮得多,倒像是前年省城来的货郎担着的苏绸。她追着那抹蓝色拐过两座坟茔,看见个梳着双螺髻的姑娘正弯腰整理供果。

"姐姐,你的衣裳真好看。"玉芬脆生生地喊。姑娘转过身来,杏仁眼弯成月牙,鬓边簪着朵半开的芍药。她冲玉芬招手,腕上银镯叮当作响,绣着缠枝纹的宽袖被风吹得鼓起来。玉芬注意到供桌上的青瓷盘里盛着槐花糕,和她生辰时阿嬷做的一模一样。

正要迈步,后颈突然窜起一阵寒意。玉芬这才发现四周安静得诡异,连惯常的鸟鸣都消失了。姑娘的裙摆无风自动,露出下面绣鞋尖上缀着的珍珠——那珠子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黑。玉芬倒退两步,撞翻了身后的陶土香炉,香灰扑簌簌落在绣鞋上,烫出个焦黄的洞。

"阿嬷——"凄厉的哭喊惊飞了整片槐树林的鸟雀。玉芬跌跌撞撞跑下山时,身后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她不敢回头,总觉得有冰凉的手指快要碰到后心,直到看见家门前那盏褪色的气死风灯,双腿一软栽进晒草料的竹匾里。

当夜玉芬就起了高热,额头烫得能烙饼。请来的老郎中把着脉直摇头,药灌下去就像泼在烧红的铁板上,嗤地腾起白汽。到了第三天,孩子眼窝发青,十指蜷曲着在空中乱抓,嘴里念叨"蓝衣裳姐姐要带我摘花"。

第四日鸡鸣时分,裹着兽皮袄的萨满踏着露水进了门。老人从褡裢里取出面蒙着鹿皮的抓鼓,绕着炕沿跳起诡异的舞步。鼓点越来越急时,玉芬突然睁眼尖叫,萨满趁机将掺着朱砂的烈酒泼向西北墙角。酒液在半空凝成血珠,噼里啪啦砸在地上,腾起股腥甜的焦糊味。

"是你们家早夭的姑奶奶。"萨满擦着汗说,"十六岁上走的,埋在西山腰第三棵槐树下。小姑娘八字轻,偏又穿了红衣裤——"话没说完就被玉芬姥姥拽住衣袖,老人浑浊的眼珠盯着炕头那件枣红夹袄,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后来玉芬才知道,那个爱穿蓝绸衫的远房姑姑叫佩兰,光绪年间生的大家闺秀。祠堂里还收着她临的《灵飞经》,蝇头小楷写得比教书先生还工整。出殡那日,佩兰的棺木本该送去义庄,是她祖父拄着拐杖砸了族谱,说这么好的孩子就该睡在向阳的坡地上。

病愈后玉芬跟着姥姥去上坟,看见青石碑上果然刻着"先妣佩兰"四个字。供桌前的碎瓷片里还粘着半块槐花糕,蚂蚁正排着队搬运糖霜。姥姥抖着手往火盆里添纸钱,念叨着"孩子小不懂事,莫怪莫怪"。纸灰打着旋儿往西飘,玉芬总觉得有双看不见的手在轻轻抚弄她的辫梢。

此后三十年,玉芬再没穿过红衣裳。每年槐花开时,她总要往西山坟地送碟新蒸的槐花糕。有次收供品回来,发现最上面那朵槐花被人掐了芯,断口处还沾着星点胭脂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