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悄悄跟他们说:“镇子西南面有段边境线是用铁丝网隔离的,那铁丝网可高了。不过,那里或许可以翻出去也说不定。”
在勐卯镇的小街旁,方文玲正与王清成随意走着,不经意间,碰到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老头身着朴素的衣物,脸上带着几分和善。方文玲主动上前,与老头攀谈起来。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了缅甸。老头一听,来了兴致,缓缓说道:“姑娘啊,缅甸那地儿,可有独特的树屋文化呢。以前啊,那的人为了躲避野兽,也为了防潮,就把屋子建在树上。”
王清成好奇地凑近,问道:“爷爷,那树屋都建在啥树上啊?”
老头眯着眼,回忆道:“多是些粗壮的大树,像榕树啥的。那树屋有的还不止一层,上下好几层呢,靠梯子连着。在那上面住,能看到远处的山林,风景可好咯。不过现在啊,这种传统的树屋不多啦,但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兴许还能瞧见。”
方文玲谢过老头,与王清成继续前行。
在勐卯镇逛了一整天,众人收获还挺多,也大致弄清楚了合法出境的流程,以及私下能翻越出去的地点。傍晚时分,他们回到旅店。一进房间,几人就打开那两个特大号旅行箱,开始把里面的装备、食物分别装进各自的旅行背包。压缩干粮、水袋、急救药品、通讯设备等,一样样仔细规整好。
翌日清晨,收拾妥当后,他们离开旅店。在镇外西南方向一处挺偏僻的地方,趁着周围没人,几人瞅准时机赶在七点前,轻轻松松就翻过了边境的隔离网,正式踏入缅甸境内,心里既带着对未知的紧张,又有着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
刚一踏入高黎贡山南麓次生竹林,竹林里就弥漫着潮湿且带着草木清香的气息,仿佛大自然在迎接他们,又好似在警告他们即将面临未知的挑战。
上午九点左右,他们沿着“猎象古道”往下走。四周密密麻麻的竹子高耸入云,阴沉沉的光线只能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一片片斑驳光影。彭峰雄走在最前头,手里握着根木棍,时不时拨开前方杂草,警惕地留意着周围动静,低声提醒:“大家跟紧点哈,这地方看着平静,说不定暗藏危险。”
方文玲紧紧跟在后面,眼睛不停地扫视四周,脑海里回想着出发前收集到的这片区域的信息。偶尔,能听到潺潺溪流声从远处传来,给这片静谧的竹林增添了一丝生机。
陈丰好奇地问:“这‘猎象古道’以前真就是猎象的路啊?”
彭峰雄回头看他一眼,说:“昨天在镇子里听老一辈人讲:以前这一带大象多,猎人们就踩出了这条路。不过现在大象可都是保护动物,猎象早就不允许啦。”
他们沿着古道慢慢往前走,脚下泥土软软的,偶尔还能瞧见一些动物脚印。突然,彭峰雄停下脚步,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小声说:“前面好像有动静。”众人立马紧张起来,纷纷握紧手中工具,小心翼翼地往前走。
绕过一丛茂密灌木,只见一只小野猪正拱着鼻子在地上找吃的。看到有人靠近,小野猪“哼哼”叫了两声,转身就跑开了。方文玲噗嗤一笑:“这个小家伙好可爱啊!”王清成却松了口气说:“虚惊一场。”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一处3米高的断崖前。彭峰雄抬头看了看,说:“这地方得用登山绳下去,大家注意安全。”他熟练地把登山绳固定在一棵粗壮树上,然后顺着绳子慢慢往下滑。方文玲、王清成和陈丰也依次安全到达崖底。
继续往前走了没多会儿,前方出现更为险峻的“鹰嘴岩”,坡度达65°。“鹰嘴岩”就像一只巨大鹰嘴从山体伸出来,岩石表面坑坑洼洼,好些地方还长满青苔。彭峰雄一边攀爬一边提醒:“注意岩石,别松动咯,绳子也都检查好。这地方要是摔下去,可就麻烦大了。”
方文玲紧跟其后,踩着岩石缝隙,双手紧紧抓住绳索。突然,一块小岩石松动掉落,方文玲心里一紧,下意识抓紧绳索。还好有惊无险,那块小岩石擦着她的身体掠过。方文玲抬头看了一下,深吸一口气,继续向上攀爬。
陈丰在后面喊道:“这也太吓人了,感觉随时都会掉下去。”
彭峰雄大声回应:“别慌,稳住脚步,慢慢来。”
经过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艰难攀爬,他们终于成功翻过“鹰嘴岩”。站在岩顶,众人都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