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 > 第171章 发工资啦!

张屠户杀完了猪,按照惯例,可以拿走两盆猪血和两条猪尾巴。

然而这次,他收拾好东西,却摆摆手拒绝了这些东西,只是说:“大队长要是不嫌弃,我就用这些东西换两份报纸就行!”

一张报纸也就五分钱。

两份报纸哪里就值两条猪尾巴和两盆猪血了。

但张屠户本来就是杀猪的,还真不缺这点荤腥。

他就要那两份报纸。

他嘿嘿笑着挠挠头:“这还是我们老张家祖上八辈儿第一回有人上报纸呢!我得拿回去给我儿子看看,这往后可是传家的宝贝!”

这要是今天的日报,张屠户直接去县里买就好了。

偏偏不是。

张屠户自己也懊恼呢。

怎么自家七八口人,就没一个有学问,有看报纸习惯的!

要不然,这种好事怎么能到今天他才知道!!

不过还好,也不算晚。

今儿拿到了,一份拿来收藏传家,一份正好除夕晚上烧给地下的祖宗!

他张金生可是光宗耀祖了!!

想到这县日报一般都是县里各单位的领导干部们干得多,这不就相当于是他张金生在领导面前露脸了吗???

张屠户手摸索着日报上主编的那个评价,小心翼翼地问边上的人:“这啥丁啥牛的,什么意思啊?”

边上的知青就给他解释“庖丁解牛”的意思。

这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张屠户的脸都涨红了。

抓着报纸的手就跟看着什么宝贝似的。

你说说,这城里的领导干部可真会夸人啊。

原来他有这么厉害啊……

真是的,夸得他都不好意思了……

虽然张屠户说用猪尾巴和猪血换报纸,但顾大江倒也不至于真这么跟他换,这要说出去,还以为是他们长桥大队多有心眼子似的。

最终,顾大江还是坚持只收回了一条猪尾巴,就把大队部还剩下的三份报纸都给了张屠户。

喜得张屠户直拍着胸脯道:“往后你们队里但凡要买猪肉的,都去县里屠宰场找我儿子,我让他都给你们割肥肉多的!”

猪肉杀完了,就是分猪肉。

别看只有两头猪,但白猪本来出肉率就比黑猪要高,各家各户分分,一家还能分到好几斤肉。

虽然谁都知道,这白猪的肉不比黑猪肉那么香。

但香不香是城里干部们考虑的事情,大队队员们只考虑油水够不够。

陈家这回运气好,抽到的虽然不是上好的五花肉和梅花肉,却抽到了一块肥厚的后腿肉,那红嫩嫩的肉上包裹着一层猪皮和白色的肥油,光是看着都让人欣喜。

杨桂兰看着负责抽签的陈向东,那叫一个骄傲。

还得是她儿子,瞧瞧这运气!

她对着周围人得意地抬了抬下巴,恨不得拿鼻孔看人。

连陈会计脸上也是止不住的红润。

只觉得,自从儿子做下了那个决定以后,自家的运势都好起来了!

所以说,果然连老天爷都支持这个决定!!

边上的人纵使看不上他们这副模样,也实在得承认,陈家这次手气是真好。

只可惜,还没等陈家人高兴多久呢,就听前头分肉摊子的边上,顾丰朗声道:“正好趁人都在,木工作坊的工人都过来我这边,我把这个月工资提前几天给大家发了。”

工资!!!

霎时间,什么后腿肉,什么手气,统统没人在意了。

人群中,议论声络绎不绝。

“木工作坊不是才开了不到十天?”

“这距离月底还有三四天呢,这么快就发了?”

杨桂兰气得脸都歪了。

撇撇嘴:“该不会是顾丰打肿脸充胖子,自掏腰包的吧?”

还别说,这话还真有人附和。

也不是真就是为了针对顾丰,只是大家也不了解这县里国有厂是怎么发的工资,更加不明白,这作坊才开了不到一个月,怎么就能发工资了。

还有人问那四个被选进作坊的人:“你们这十天是做了多少活计?怎么这么快就有工资了?”

殊不知, 不光是他们搞不清楚,就连张卫国他们也一样搞不清楚啊。

这些天来,他们只接连不断做各种零部件。

把顾丰给他们的木头做完了,就统一送到顾家去,再领走下一批木头。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一共做成了几辆婴儿车,又卖出去几辆。

张卫国回想了一下最近大队里看到的婴儿车,好似也就顾大海家多了一辆,还有村西边的老刘头家孙子多了一辆。

就这两辆婴儿车的话,张卫国算算,一个人大概能分个……几毛钱?

那也不错,至少过年能给家里添一斤鸡蛋……

正这么想着,手上就被人放了个小纸包。

“张卫国,你的工资。”

他自己都还没打开看呢,边上就有关系亲近的邻居上前来:“为国,快看看发了多少。”

他也没当回事,笑着点点头就打开了纸包。

只听得一阵轻微纸张摩擦声后,几张颜色不一的纸币就滑了出来。“一块两毛?!!”

邻居一声惊呼,瞬间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注意。

“夺少?!”

杨桂兰都忍不住拨开挡在自己跟前的几个人,失声问道。

事实上,也不用她问,在张卫国之后的其他三个人也都领到了工资,拿到手一看,一样都是一张一元纸币加上一张贰角纸币!!

钱在手,尤其是张家竟然还是父子俩都各有一份工资,瞬间,这四个在不久前还是大队家庭条件最困难的几个人之一,立刻就成了香饽饽。

尤其是还没结婚的另外两个人,更是立马就有队里的媒婆上前搭话了。

张卫国看着这纸币,一方面心里激动,这可是自己在下地之外挣来的钱,另一方面,又觉得亏心。

想了想,还是上前:“大丰,作坊才刚开工,我不着急要工资,下个月再说吧。”

这话一出,顾丰尚且还没说话呢,他边上张老汉脸色都变了。

这话怎么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

尤其是边上还有另外两个工人在呢。

他张卫国不要工资,倒是为集体考虑了,那其他两个还继续拿着工资,岂不就是不为集体考虑?!

张老汉急得手底下疯狂拉自己儿子的衣袖。

另外两个人闻言,也的确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了。

好在,很快,顾丰就笑着把张卫国递过来的钱给推了回去:“这钱也不是你说要,作坊就给,你说不要,作坊就可以不发的。”

顾丰直起身,看着这周围一圈眼巴巴的人开口道:“咱们大队的作坊虽然才开设了十天不到,但一切都按照正规流程来,卖出去的钱按照惯例,一部分是要上交给大队部,一部分是大家的工资,还有一部分作为作坊的备用资金。”

“这次我是按照各位上班了半个月发的工资,下个月起,就是按照整月发工资,希望你们四个在不耽误地里活计的基础上,好好做工。”

“其他人也别着急。等到作坊的需求扩大了,我也会跟大队长申请增加工人,到时候还是一样,只选择木工手艺好,平时上工不糊弄偷懒的队员!”

这竟然还只是半个月工资,都让在场几乎所有人都齐齐倒抽了口气。

“那不就是说,下个月开始,你们四个能领两块四毛?!”

要知道,一个成年男人干满一天工分也才三毛五。

生产队里大部分老庄稼把式辛苦一年,到年底能攒下来几十块钱的,都算是持家有方的了。

而现在,这个在不久之前还有些人看不太上的木工作坊的工人,一年能比其他人多挣三十多块钱!

这笔钱放在某些城里工人,或许也就是一两个月的工资。

但对生产队的大部分人来说,简直是天降横财!

顾丰又补充解释了一句:“是两块五毛,这个月主要是不好分这五毛,我就索性发了两块两毛。”

“嘶——”

又比大家设想中的多了一毛!!

不少人看着拿了工资的四个人,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和刮目相看。

难不成……时代变了?

钱变得这么好挣了??

顾丰这个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呢。

“我听说城里国有厂的工人学徒工一个月就有14块钱,转正后一级工一个月就有28块钱,咱们作坊目前还比不上那些大厂,咱们继续努力,不说别的,争取以后能给大家发一张大团结!”

他没说的是,这个月他自己一分钱都没要。

作坊刚起步,目前又只有婴儿车一个产品,婴儿车又是实木做的,价格下不去。

这个月卖出去的还有之前就跟他定下来,只是他来不及做的三辆呢。

顾丰表面淡定,心里一直在思索作坊的事儿。

他在思索前路该往哪里走,大队的其他人可就太兴奋了。

刚开了不到半个月的木工作坊就能给工人发一个月两块五的工资!那等以后还得了!!

不少之前也参加了考核,结果却被筛掉的人都在心里暗下决心,以后下了工回去一定要好好练习琢磨木工活,更有甚者,有好几个人默默盯着现有的四个工人。

之前顾丰不是说了,一旦这四个人的手艺不达标了,就会换人嘛!

哼哼!

那他们可要好好盯着这四个人的手艺!

别让他们抓到毛病!

杨桂兰看着这些个人满嘴都是顾家人的好话,心里那叫一个气。

看着那四个人手里的纸币,更是酸得一颗心都跟泡在酸水里似的。

“嘁,就两三块钱,那歪瓜裂枣的,也好意思拿出来吹!一群眼皮子浅的,也不看看自己捧人家臭脚能得什么好处!”

这副德行,黄婆子就是看不惯。

当即开怼:“杨桂兰,你还看不上这歪瓜裂枣的,看来,你家是有钱哈,你说说,这生产队会计能挣多少钱?让我们也开开眼啊。”

杨桂兰直接哼了一声:“我们老陈那可是……”

“杨桂兰!给我闭嘴!”

这次,陈会计总算是赶在杨桂兰这张嘴闯祸之前,制止了她。

他对着拿了工资的四个人笑着说了声:“恭喜恭喜,也算是拿了铁饭碗了。你桂兰姨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你们别理她。”

大家也都知道最近陈家发生了多少事端。

杨桂兰本来在村里的口碑就一般,只能说,她消失的半个月险些让大家忘记了她胡搅蛮缠的战斗力。

现在,她已经重新凭借“实力”让大家想起来了。

甭管陈会计话说得多好听,四个人也只是笑一笑。

陈会计面上老好人一般地笑了笑,拉扯着还在嘀嘀咕咕的杨桂兰,又让陈向东拿起肉,一家三口往家走。

私底下,等到离大家远了一点,确认村里人看不见他们了。

陈会计二话不说,就朝杨桂兰甩了一个巴掌,直把杨桂兰都给打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