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 > 第227章 懂得挺多

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 第227章 懂得挺多

作者:红姜菠萝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6:41:09 来源:书海阁

“别理她!”赵玉芬扯了扯黄翠喜的手,“那刘黑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万一……”

黄翠喜嗤笑了声,凑到赵玉芬跟前小声道。

“我听说刘黑狗那案子好像又牵扯出来一些别的事,过完了年都要移交到市检察院了,我估摸着就是不枪毙,也得在里面待十几二十年的,这老太太要是指望刘黑狗出来能替她撑腰,那就真是白日做梦了。”

“真的?!”赵玉芬都睁大了眼睛。

这种案子没到最终判决结果出来,普通老百姓是怎么也不会知道这些细节的。

很多人包括赵玉芬和街道办方主任在内,今早能这么给刘老太太面子,大多还是因为不知道刘黑狗会被判几年。

万一要是只判了两三年,一晃眼人就出来了。

那自己得罪了刘黑狗的老娘,保不准就会被刘黑狗给惦记上。

当然了,刘黑狗从牢里出来,不大可能搞什么真刀真枪的,难不成还想被抓进去不成。

但哪怕是他时不时去自家门口晃悠,也容易吓着家里孩子啊。

大家都是平头百姓,只想安生过日子。

不想招惹刘黑狗这种人。

这也是刘黑狗和赵山都进去了,包括刘佩珍的干爹都进去了,刘家还能安安生生的原因之一。

赵玉芬一想到刘黑狗的判决结果下来,刘家人的下场,就忍不住心里畅快。

“该!”

顾家人也都觉得活该。

祸不及家人的前提是惠不及家人。

他们就不信,当初刘黑狗和赵山得势的时候,刘家人没得什么好处。

刘黑狗和赵山被抓了,刘家人不说老老实实缩着,竟然还想着祸害无辜的女同志。

光是这一点,都足以可见刘家人平时的行事作风。

正想着呢,隔壁赵寡妇的怒骂声又响起来了,还是在骂张招娣:“个小瘪犊子,以为跑到东边去,老娘就拿她没办法了?!呸!”

东边?

黄翠喜心下一动。

“玉芬妹子,你知道这个招娣是插队到东边哪个公社吗?”

这问题,还真是问对人了。

当初招娣下乡就是听了赵玉芬的话,她能不知道么!

“说是去的宁省文昌县泉岗公社,具体分到哪个生产队,是他们这些知青到了公社以后抽签决定的。”

但就光是这些信息,都让顾家人眼睛都亮了。

顾莲下意识开口:“我大哥不就在宁省文昌县?”

黄翠喜:“没准这招娣嫁的男人还跟我儿子在一个军团呢!我儿媳妇过段日子也要去随军了,到时候要是有机会,没准还能碰见。”

姜琴也挺高兴,不为别的,就为了这个叫招娣的姑娘有勇气走出另一条路。

“要是真有缘分,没准我能和这位同志成为朋友。”

说话间,日头更加西斜。

赵玉芬还想留顾家人在家吃晚饭。

黄翠喜赶紧摆摆手:“我们村里今晚要放电影呢,可得赶紧回去。”

一说要放电影,赵玉芬也不拦着了。

“这放电影可耽误不得,晚了可占不到好位置了。”

说着还帮着把两大袋子的布条子都给搬上了牛车,还送了一程。

一直目送顾家一行人驾着牛车驶离了巷子才转身回家。

刚要进屋,隔壁赵寡妇就冒出头来:“萍萍妈啊,不是我说你,你这整天来往的都是些什么人啊?你看看地上这泥巴印子,真是不讲究。”

赵玉芬毫不客气地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赵寡妇,我劝你别惹我啊,我要是不高兴,就去给刘家老太作证,说我看见你儿子到人家院子里闯空门去了!”

赵寡妇能对刘老太太这么肆无忌惮耍无赖,就是仗着这邻里街坊没人会自找麻烦。

现在一听赵玉芬这么说,登时怒目圆睁:“大家都是邻居,你这人咋能这么缺德呢?”

赵玉芬耸耸肩:“我就是这么缺德,你要不信你试试。”

说罢,提脚就往屋里走。

赵寡妇眼睁睁看着赵玉芬跟没事人一样进屋,还直接当着她的面,把门“啪”的一下就给关上了,简直气得仰倒。

偏她还真就拿赵玉芬没办法。

咬咬牙,对着隔壁门唾了一口,恨恨转身,回屋的一路上还不忘狠狠骂那个给自己找事的闺女。

听着倒不像是在骂亲生女儿,而像是在骂一个仇人一样。

赵玉芬听在耳朵里,忍不住摇头。

以她的经验,赵寡妇的儿子可不像是有本事的样子,能在车间几年都考不上级,要么就是太笨,要么就是太懒。

赵玉芬觉得,张有庆是二者都有。

重男轻女,赵玉芬还勉强能理解,但为了个又蠢又怂又懒的儿子,亲手把靠谱的闺女给推出去,那她就实在是理解不了了。

就如赵寡妇满口说的什么“讲究”什么“体面”。

要赵玉芬说,什么体面都不如实打实的好处来得有用。

看看,她刚才还在遗憾家里没有瓜子坚果吃,这不就来了嘛!

她提起装着松子的袋子,对着屋里坐月子的儿媳妇朗声道:“儿媳妇,吃不吃松子?妈给你剥!”与此同时,黄翠喜也在回去的路上说起这次特地跑过来一趟的目的。

“……什么关系都要有来有往,你看看,我拿的松子是咱们自己上山捡的,也就费点柴火,但我拿过来,就说明我心里惦记着人家,人家也拿布条子送给我,那是人家心里也记挂着我,这才是正常的人际往来。”

“日常多来往,以后万一家里有什么事,求到人家头上,也不至于唐突。那种平常不来往,有事了才求上门,人得多冤大头才能帮忙啊。”

黄翠喜说的都是自己活了大半辈子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

小辈们一边听一边跟着点头。

黄翠喜看了眼一边昏昏欲睡的大孙子,话锋一转。

“一直单方面对别人好,人家却始终没有回应,那就得考虑一下,这段关系是不是还需要维持下去了,死脑筋一直对一块石头好,那不叫人好,那叫舔狗。”

说一句,看一眼,说一句,看一眼。

顾一宝本来眼睛都快闭上了,硬生生被亲奶奶给看清醒了。

这“舔狗”一词,还是黄翠喜从小孙女的心声里学来的。

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才觉得这个词有多形象。

要按照孙女心声里提到的顾鑫未来对陈宝那样,可不就活脱脱一个舔狗么!

黄翠喜瞅着孙子:“一宝,你说奶奶说的有没有道理?”

顾一宝噘着嘴,想到妹妹“说”的未来自己做的事情,更加懊恼。

怎么回事?明明自己现在挺聪明的呀,怎么长大了反而还变笨了呢?!

竟然对自己的妹妹不好,反而去对一个外八路的陈宝好!

他瓮声瓮气却十分认真道:“奶,我以后肯定不当舔狗!”

这小模样,看得车上其他人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顾莲更是直接上手,对着小侄子的脑袋就是一顿揉搓。

“你才多大,就说这些。”

顾一宝很是不服气地把脑袋从小姑姑的手底下挣脱出来:“我懂得可多了!”

这话,不管是顾莲还是顾家其他人,都只是笑笑,谁都不信。

随后敷衍顾一宝:“行行行,你懂得做,你懂得最多。”

但很快,顾一宝就让一家人都见识到了,他懂得还真挺多……

顾家一行人到长桥大队的时候,夕阳已经逐渐西斜。

虽然已经过了年,但地处北方的泾阳县的体表温度依然冷得吓人。

白天有太阳的时候还好一些,村里人有什么活计都会选择在中午在太阳底下,一边聊天一边做。

等到三点以后,温度就直线下降,等到太阳一落下去,那寒风更是能把人给吹傻了。

往常这个时间,大家早就窝在家里了。

但今天可不一样。

顾大江驱赶着牛车刚进村呢,迎面就跑过来一群大笑着尖叫的小孩子。

边上还有几个三三两两一起走的大人,笑意盈盈地看着这群孩子。

“放映员来了吗?!”

“哪儿呢!哪儿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

一看到是顾家人,这群小孩子们瞬间失望地发出“啊”的一声。

不过,没看到放映员,看到了顾一宝,也不错。

他们立马开始招呼他下来,还不忘跟黄翠喜撒娇:“一宝奶奶,我们就在村里玩,你让一宝下来吧。”

其实都不用这群小孩子招呼,顾一宝早就已经蠢蠢欲动了。

他本来就是好动的性格。

今天本来预定只有半天的行程,硬生生因为各种事情拖延了一整天,要不是知道今天发生的都是大事,他早就坐不住了。

黄翠喜亲手把这个孙子带大,哪里还能不了解他的性格。

索性在村里玩也没什么不安全的,摆摆手就让他下车。

只是在大孙子跟着小伙伴们跑没影前,还是叮嘱了一句:“别去河边,也别去山上!”

“知道了!”

顾一宝头都没回,抬起手对着家里人挥挥手,脚下扑腾着飞快就跑远了。

远远的,还能听见一群孩子你拱拱我,我撞撞你的嬉笑声。

黄翠喜无奈地摇摇头,这么冷的天,也就这群天生火气旺盛的小孩子能在外面这么放肆大笑了。

她收回了放在孙子身上的眼神,垂眸紧了紧罩住口鼻的围巾。

就刚才她张嘴说那几句话的功夫,就吸进去好几口冷空气,虽然身上穿得暖和,却还是冷得她一个激灵。

大人受冻也就算了。

这牛车上可还有俩才刚几个月的婴儿。

说来,黄翠喜都有些后悔,要是早知道今天会在外面折腾这么久,从一开始就不该带这俩孩子出门。

边上也有拿着板凳的村里人好奇问道:“不是说只送到汽车站吗?怎么去城里一天?难不成是送到火车站去了?”

就算是大家不问,就今天碰见的这些事,黄翠喜也是要跟大家伙儿好好唠唠的。

她笑呵呵道:“带着孩子呢,怎么去火车站,就是汽车站发生了好些事,等我先回去洗把脸,把我孙子孙女送回去,再过来跟你们说道说道。”黄婆子还多问了一句:“要不要给你家占个位子?”

黄婆子摆摆手:“不用,电影无非就是那几部,我都不爱看了,你们先去,我一会儿就来!”

边上有个脸上长了颗痦子的大妈听了嘀嘀咕咕:“这电影还能有不爱看的?真是好日子过多了。”

但这话到底不敢当着顾家人的面说。

黄翠喜也只当是没听到。

自家日子好过,要还因为这种酸话就跟人当众吵起来,反倒显得她得理不饶人。

有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不容易被人群起而攻之。

黄翠喜深谙平衡之道。

牛车一驾,很快就把一群大妈婶子甩在了后边。

等到黄翠喜一走,黄婆子就一巴掌甩在刚才说话的痦子大妈背上:“就你有嘴。”

那大妈梗着脖子:“我又没说假话!”

边上另一个大妈嗤笑了一声:“是没说假话,人过的就是好日子,你这话说出来,除了叫你自己心里更难受,还有什么用?”

这村里村外谁不知道黄翠喜日子好。

不说别的,就说人家有个当营长的儿子,顾家的日子就不可能差。

偏偏这一点,村里人还学不了。

就算是让自己儿子去当兵,但连那么有本事的顾兆都硬生生磨了好些年才提了干,自己儿子就算是去当兵,要等到提干,黄花儿菜都凉了。

顾兆提了干,村里村外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巴望着要把自己闺女说给他。

结果顾兆几年不回来,一回来就自己相中了个知青。

大家明里暗里都觉得这知青看着就不像是家里有钱的,没想到人看着不显眼,一出手嫁妆就是一辆自行车。

那自行车从县里被骑回来的时候,村里人都惊呆了。

多少人暗自扼腕,要早知道这知青能拿出来这样的嫁妆,那早在姜琴六月份刚下乡的时候,就有人给介绍对象了,哪里还能轮得到过年才回来的顾兆啊。

但没办法,人家证都领了。

心口梗得难受的村里人也只能笑笑说一句:“这知青太瘦了,屁股也不大,看着就没什么福气。”

结果转头人家就怀上了,一胎就生了个男娃。

村里人不知道有多少人表面上笑呵呵地祝福,私底下没少说酸话。

姜琴生下顾鑫那段时间里,村里给女知青介绍对象的人都多了不少。

当然了,真说成的寥寥无几。

那段时间,还有村里人暗搓搓想怂恿姜琴和黄翠喜干起来。

俗话说得好,一个家里容不得两个女主人。

这姜琴本来就是城里来的,看着就是个矫情吃不了苦的,这刚进门就生了个男娃,可不得跟性格强势的黄翠喜干起来。

没想到这姜琴看着作,实际上性格却很软和,别说是跟黄翠喜干起来了,能不被欺负都算是好的了。

婆媳俩相处虽然称不上多么融洽,却也是真没吵过一次架。

可是给村里一部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气得牙痒痒。

怎么什么好事都让黄翠喜给赶上了呢!

受刺激多了,等到姜琴生下龙凤胎的时候,村里人连嫉妒这种情绪都少了许多。

左找右找,也只能找出顾丰来安慰自己。

没关系,自己儿子闺女虽然平庸,但好歹身体健康,不像是顾丰,人长得再如何好,也是个跛子。

没想到,现在连顾家原本看着最没出息的顾丰都因为一个木工作坊,成了这十里八乡数得着的好男人……

要是这木工作坊是顾丰一个人的,那村里人没准还会眼红。

但这木工作坊可算是生产队的,挣的每一分钱,等到了年底,都是大家的分红。

这下子,村里每个人都得了顾家的好处。

谁还能说一句不好。

所以黄婆子才觉得开口说酸话的婆子人蠢。

顾家明摆着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

大家都是一个生产队的,不说多捧着人家,至少也别交恶吧。

现在说几句酸话,自己是爽了。

怎么就没想想,未来自家会不会有求到顾家人头上的时候呢。

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黄婆子眼珠子一转:“我忘记带吃的了,你们先走,我一会儿就来。”

说罢,直接拎起板凳转身就脱离了队伍。

她可不想被蠢人拉低了智商。

黄婆子一走,接连又有好几个大妈也跟着找借口离开。

最后就只剩下一个短发大妈还陪在刚才说酸话的痦子大妈身边。

痦子大妈再蠢,还能不晓得这是自己被人嫌弃了。

脸色难看,嘴里嘀嘀咕咕。

“就知道拍人马屁……”

话还没说完,嘴巴就被边上的短发大妈打了一下。

“大嫂……”

痦子大妈还不高兴呢。

岂不知被她叫“大嫂”的短发大妈更不高兴:“你要不想你侄子跟你儿子进木工作坊就直说,用不着在这里拐弯抹角得罪顾家人。”

痦子大妈讪讪:“我哪里这么想了……”

短发大妈也知道,这妯娌没这么想,她就是纯粹的没脑子。要不然,她也不会在这里跟她说这些,早就跟其他人一样走了。

短发大妈神色缓了缓:“我知道你你没这么想,那你就听我的,以后跟顾家人尤其是黄翠喜说话,开口前先想想……”

这边妯娌俩家沟通的内容黄翠喜当然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当回事。

或者说,自从顾丰搞出了个木工作坊,这一切不管是黄翠喜还是顾大江,就都预料到了。

所以面对刚才的酸话,黄翠喜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

等到赶着牛车到了家,黄翠喜更是满心都是给孙子孙女换尿布,擦身,喂奶这些事情上,对刚才发生的事情完全抛诸脑后。

几乎就在顾家人到家后不久,放映员就踩着自行车叮铃铃地来了。

这年头的放映员可是个体面的职业,他在前头轻松地踩自行车,后头还有好几个村里人推着装着各种设备三轮推车。

几乎是一进村口,放映员就被小孩儿们围住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问“今天放什么电影啊”“放几回啊”。

放映员好脾气地一一回答:“放的是《春苗》,就放一回。”

孩子们失望的“嗷”一声:“以前不是放两三回吗?”

这都不用放映员说,帮着运送设备的村里大人就一边驱赶这群小孩一边道:“这么冷的天,放一回都怕这些机器出故障,再说了,这回放的可是新电影,咱们村都没看过的!”

“去去去,别碍事,去边儿上玩去!”

以大柱子和顾一宝为首的小孩儿们呼啦啦过来,又呼啦啦跑开。

只是这么冷的天,能玩儿的东西都少之又少。

就连抽陀螺,手都嫌冷。

大柱子皱皱鼻子:“要不……先回家?”

“别啊。”顾一宝可不想回去,他眼珠子一转,“要不,我们去山上捡野果子吃?”

大柱子有些迟疑:“天这么冷,山上野果子也少,还得找,而且你奶奶不是不让你上后山吗?”

说来说去,其实后者才是大柱子真正拒绝的原因。

村里小孩儿还真就没几个人不怕黄翠喜的。

要是黄翠喜在这,顾一宝也不敢。

偏偏黄翠喜不在,顾一宝又憋了大半天了,这会儿哪里还能忍得住。

“不告诉我奶,不就行了。我知道山上有一个地方有好多火把果,我带你们去采!这会儿的火把果,正甜着呢,刚好采了去看电影!”

一说到火把果,连最稳重的大柱子都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火把果的果期很长,能从十月份一直红到来年二三月份。

霜降过后的火把果酸甜可口,是村里小孩儿都喜欢的野果子,只是也因此,每到火把果成熟的季节,后山没那么深的地方的火把果就被孩子们都摘完了。

根本等不到来年。

而后山深处,别说是小孩子们了,就连村里的大人都不敢随便进去。

大柱子咽了口口水,跟顾一宝确认:“你知道的那个地方不在后山深处吧?”

顾一宝拍着胸脯:“肯定不在,放心!”

顾一宝平时虽然皮,但从不骗人。

他这么一说,大柱子瞬间就动心了。

想到火把果那酸甜的口感,喉咙一动,一拳定音:“行!咱去后山,悄悄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