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 > 第478章 后妈对照组

黄翠喜那时候哪里会想到这陈家人看着还挺正常,实际上各个小心思一堆,总想着损人利己。

只是和陈慧芳退了亲,黄翠喜表面不放在心上,甚至还张罗着给顾丰说亲,但她心里也知道,再想找一个条件各方面不输给陈慧芳的姑娘,难。

但要找一个比陈慧芳差许多的,不说她这么想,她就怕顾丰心里过不去。

她那个时候哪里能想到,短短几个月后,顾丰就事业爱情双丰收了。

反正在她看来,何春华是半点不比陈慧芳差的。

甚至好了不是一星半点。

至于事业,家具厂起步再艰难,也总比半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要前途光明。

真如姜琴所说,以后黄翠喜都不用担心小儿子的未来了。

黄翠喜怀里抱着大孙子,只觉得心里都满满当当的。

这一个多小时,就在顾丰和车里乘客说家具厂的事情,黄翠喜和姜琴畅想着军区的生活的过程中很快过去。

等车在市汽车站停下的时候,车里乘客甚至都有些意犹未尽。

只是到底是自己的正事要紧。

很快,车里乘客就空了一半。

顾丰先把自家的东西从车上搬下来,再帮赵庆生把行李被褥扛下来。

还告诉他:“这么多东西光靠你自己很难一次性搬走,你可以去服务站借个扁担,这些东西要用扁担来挑,要带走还是很简单的。”

这的确是赵庆生之前没想过的法子。

赵庆生在家是小儿子,刚毕业就被父亲弄到了邮电局工作,虽然现在还是最累的邮递员,但还真没吃过这种现实的苦。

听到顾丰这么说,赶紧谢他。

顾丰摆摆手:“这不算什么,就是我不说,一会儿你出去看看,也能知道了。”

这边正说着呢,那边,一个穿着车站制服的中年女人快步走过来:“是黄翠喜同志和姜琴同志吗?”

说着还主动伸手出来。

黄翠喜一怔,和儿媳妇对视一眼,虽然也伸手去握了手,动作却有些迟疑。

好在,中年女人很快笑着介绍自己:“我是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我叫崔红,我男人没转业前是顾营长手底下的兵,顾营长特意打电话过来,让我们能帮着照顾就照顾一下。”

崔红几句话把自己的身份和来意都说明白了。

也让黄翠喜和姜琴心里的戒备松了下来。

崔红说完,就要接过黄翠喜手里的行李:“离火车到站时间还有不到半个小时,婶子,我先带咱们去验票,一会儿就能直接上车了。”

黄翠喜哪里能叫别人帮忙拿东西,人家肯帮忙,都是看在自己儿子的面子上。

但儿子的面子都是靠拼死拼活打出来的。

黄翠喜并不封建迷信,也不信什么神佛,但莫名的,她就是觉得,自己要是借着儿子的面子在后方胡作非为,那就是在损儿子的福气,对顾兆不好。

哪怕只有一点可能性会影响顾兆的安危,黄翠喜都不会去干。

黄翠喜不给,崔红也不能硬抢。

她想了想,很快不知道从哪里推来一辆小推车:“婶子,咱用这个搬,不费力还方便!”

“这个好!”

黄翠喜眼睛都亮了。

她又不是天生贱骨头,能省力非得自己扛。

等把行李放到推车上,推车还空了一块地方,顾丰想了想,和老娘商量了一下,索性让赵庆生把东西也放了上去。

听到赵庆生和顾家人也认识,一路上也帮了忙,崔红很是干脆道。

“赵同志去市邮电局是吧?不算远,一会儿我把婶子送上火车了,这小推车你就拿去用,就说是我崔红借的,等你到邮电局安顿下来了,赶紧把推车送回来就行。”

不管怎么样,小推车总归比扁担好用体面。

赵庆生忙不迭道谢。

这一个多小时,他看待顾家人的眼光是一变再变。

从原先在县汽车站觉得对方只是个普通乡下人,虽然对何静静背地里说人闲话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未必不是这么想的。

到后来知道顾丰是家具厂的工人,这一下,两个人的身份地位就基本上等同了。

再到如今……

赵庆生默默看了眼和顾家人有说有笑的崔红,眼神尤其在她身上的制服多停留了几秒。

他虽然没有在火车站工作,但作为邮电局工作了几个月的,好歹也算是知道一些情况。

能穿这种制服的,绝对不可能是什么普通工作人员。

话说回来,即便真是普通工作人员,能认识市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这顾家说没点本事,赵庆生是不信的。

再听崔红说什么“顾营长”,赵庆生就明白了。

合着还是军属。

嘶——

要是换个人,这会儿都得上去和崔红说几句,不说别的,攀个关系以后好来往。

但赵庆生想到自己之前的沾沾自喜,就觉得羞愧难挡。

别说是和崔红攀谈了,要不是自己行李实在是多,他连小推车都没脸借。

好不容易帮着搭把手,把顾家的行李炕上了火车,赵庆生也没多待,和顾丰说了声,就赶紧推着小车带着自己的行李往外走。心里还想着,等他到了市邮电局,得给顾丰的家具厂多宣传宣传。

另一边,顾丰也没想到这半路认识的小兄弟还替自己操心起家具厂的生意了。

市汽车站和火车站是一块儿的,不过一个在北广场,一个在南广场。

普通乘客都是从外面绕,当初顾家人也是想到这一点,所以这次随身带的行李都不算多,大件儿都直接邮寄过去了。

但有了崔红帮忙,根本不用从外面绕。

直接从员工通道一路畅通无阻过去。

相当于原本要走个半圆,现在直接横穿过去。

原本要走十来分钟的路,这一下,只走了不到五分钟就到了。

崔红算的时间刚刚好,他们一行人刚检完票,火车就在一声鸣笛后缓缓驶进站内。

除了在这一站修整的乘务员,黄翠喜和姜琴等人就是最先上车的。

直接省去了出门前,顾大江他们担忧的火车上人挤人的情况。

从检票到上车再到一行人找到卧铺车厢安顿好,因为崔红的帮忙,整个过程干脆利落,原先在家设想过的各种困难,是一点都没遇到。

崔红帮着把一切都安顿好了,还带着一个年轻人过来:“婶子,这是这趟火车负责咱们这节车厢的乘务员,去宁省要十来个小时,我不一定能事事关照到,咱们要是有什么事儿,别客气,就找他帮忙。”

那乘务员也很是主动地自我介绍:“婶子好,我叫马为民,为人民服务,有什么事尽管叫我!”

“诶诶好!”黄翠喜忙不迭谢过人家,还从包裹里掏出一把糖来,不管两个人的拒绝,硬是塞给他们。

马为民还有些拘谨,手里拿着糖,有些迟疑地看了眼崔红。

崔红想了想,到底还是摆摆手:“行,那就算是咱们提前沾沾俩孩子周岁的喜气!”

顾家俩孩子一看就知道还没周岁。

崔红这么说,也是对孩子能健康长大的祝愿。

毕竟这年头,家家户户孩子生得多,除了没有避孕措施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孩子太容易出事了。

营养不良小病小灾,对大人来说,都能顶过去。

但对刚出生的婴儿来说,就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农村很多人家生七八个孩子最后长大成人有一半以上的,都算是有福气的了。

听到崔红这么说,黄翠喜当然更高兴了。

“对,就当是沾沾喜气,快拿着,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崔红都这么说了,马为民也乐得把糖给收下了。

他刚刚可看了,这里面不光有大白兔奶糖,还有不少牛轧糖,都是好东西。

正好带回去给媳妇和闺女甜甜嘴。

一行人正说着话呢,火车外头就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

有大声喊着“别挤别挤”的,有大人想把孩子从窗口塞进火车里的,有挑着吃的用的被人嫌弃占地方的,还有自己的座位被人占了跟人吵架的。

各种声音嘈杂纷乱,闹成一团。

崔红从窗口往外看了一眼。

黄翠喜注意到她这一眼,赶紧道:“崔同志,马同志,我们也安顿下来,你们赶紧去忙吧,正经工作要紧。”

她这么一说,崔红也顺势起身:“行,那我们就先去忙,婶子和嫂子要是有什么事,可千万记得来找我们,别嫌麻烦。”

等崔红和马为民走了,她都不由赞道:“多亏了崔红同志。”

一边的顾丰连连点头认同亲妈的话。

姜琴也是暗暗松了口气。

当妈的,最操心的自然就是孩子,偏偏她还有三个孩子。

平时不出门还好,一出门,立马就感觉到不方便了。

也好在她还有个婴儿车,要不然光靠人抱着背着,更辛苦。

她听到婆婆的话,点点头,又加了一句:“也是兆哥考虑周到。”

哟,这一声兆哥。

黄翠喜嘴上不说,心里高兴,眼睛都亮晶晶的。

这要放在几个月前,姜琴不会这么称呼顾兆。

可见这短短时间里,这对聚少离多的小夫妻俩感情如何突飞猛进了。

也好。

这样至少黄翠喜就不用太担心儿媳妇随军后和顾兆的感情生活了。

正想着呢,车厢外头就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碰撞声。

不多久,一个有些狼狈的女人左手牵着一串孩子,右手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来到了车厢门口,进来前,还格外仔细地看了眼车厢号。

“同志,请问一下,这是9车13号车厢吗?”

女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形容也有些狼狈,才刚开春的季节,已经被折腾地满头大汗,但说话的语气和姿态却非常客气礼貌。

没得到黄翠喜等人的确定答案之前,她甚至都没踏进车厢一步。

更加让人好感倍增。

黄翠喜:“对对,是13车厢。”

她赶紧上前,接过女人手上已经快掉下来的一袋东西,结果险些被那袋东西的重量压得脱手。

黄翠喜都惊呆了。

这么小一个布袋子,装了什么能这么重?更重要的是,她一个大半辈子都在地里干活的都险些没拿住,这个年轻女人竟然力气这么大,拿了那么长时间,脸色都不带变的。

女人抹了一把汗,没有真让黄翠喜帮忙拿,先是招呼着一串孩子进车厢,然后一手一袋,很是利索地就把东西都给拿进了车厢,该放在行李架上的放在行李架上,放不下的就塞到床底下。

明明带了那么多东西,她一收拾,瞬间车厢里除了多了几个人以外,半点没让人觉得挤得慌。

这是个干惯了活的人。

黄翠喜心道。

想着毕竟是同乘一列车的乘客关系,十几个小时在一个车厢待着呢,黄翠喜等人收拾好了东西,这才开口道:“同志,我看你这大包小包的,这是带着孩子去探亲呢?”

女人把孩子们安顿好了,这才有余力坐下来,喘口气道:“对,我男人是军人,我这是去随军。”

她这么说,也是有意给自己增加筹码。

她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在外面奔波,要是遇见什么有歹心的,她力气再大,也是双拳难敌四手。

最怕的不是别的,是怕出了乱子,孩子被趁乱拐走。

这年头,军属的身份拿出去,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一听这话,黄翠喜眼睛一亮:“你也是去随军啊?去哪里?宁省?”

也?

女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词。

她重新打量了一眼对面的一行人:“我是去宁省,我男人是宁省葫芦岛驻军的海军,你们也是军属啊?”

确认了身份,黄翠喜的语气也更加亲切:“这可真是有缘分了,我儿子也在葫芦岛,我叫黄翠喜,这是我儿媳妇。”

姜琴对对方点点头:“你好,我叫姜琴。”

黄翠喜又指指边上的儿子:“这是我儿子,叫顾丰,来送行的。”

顾丰也跟着点点头。

然后看看外头的时间:“妈,那我就先下车去了,一会儿火车就要开了。”

话音刚落,外头就传来乘务员的声音:“送车的人可以下车了啊,还有五分钟,火车就要开动了,到时候没下车的就要补票了!”

黄翠喜赶紧让儿子下去。

她没有单独介绍顾一宝,主要是在她看来,大孙子还是个孩子呢。

顾一宝可就不乐意了。

主动跑出来:“姨姨好,我叫顾鑫,你可以叫我一宝,这是我妹妹,顾淼,这是我弟弟,顾焱。”

他不光是介绍自己,还连带着把弟弟妹妹都给介绍了一遍。

顾焱是完全的小孩子,此时虽然醒了,也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在哥哥指着自己的时候,眼睛跟着顾一宝的手指间转了转,嘴里“啊啊”了两声。

顾淼可就不同了。

这可是她人生第一次出这么老远的门。

偏巧她还把最难熬的长途汽车的一个多小时给睡过去了。

现在精力可太充沛了。

一看有陌生人进车厢,眼睛完全从对方身上移不开。

接触到那三个小姑娘中有一个年纪最小的小姑娘的眼神时,还很是主动地对她笑了笑。

结果那小姑娘却像是被什么吓到一般,飞也似的就把头给低下去了。

顾淼热脸贴了人冷屁股也不觉得尴尬,眼睛看向了说话的女人。

小孩子之间的互动,大人们没多在意。

这年头,少有那军属身份开玩笑的。

不说别的,这趟车到了宁省,身份是真是假一目了然。

一旦确认双方都是军属,还要去一个地方,本来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的隔阂瞬间就消去了一大半。

女人也赶紧自我介绍:“婶子叫我毛丫就好,这是我家几个孩子。”

又让几个孩子叫人:“大妞二妞三妞,叫奶奶和姨姨好。”

三个孩子却不如毛丫那般大方,姊妹几个缩在床脚,低着头玩着手指,半晌嘴唇才在毛丫的催促下动了动。

声音却低得别说是黄翠喜了,就是离得最近的毛丫都听不到。

对比刚才顾一宝的落落大方,就显得自家的孩子太过胆小内向。

毛丫有些尴尬地搓了搓手指。

黄翠喜见状,赶紧开口:“不用不用,孩子们第一次出门,小心谨慎些是好事,来来来,吃糖吃糖。”

她一句话就把三个孩子的胆小内向,说成了是小心谨慎。

也算是全了毛丫的脸面。

毛丫的表情也缓和了一些。

看到糖是大白兔奶糖的时候,忙不迭摆手:“不用不用,这么好的东西……”

“再好的东西能有咱们同为军属还坐一趟车去随军的缘分要紧?”黄翠喜笑瞪了一眼毛丫,把糖往三个孩子怀里一塞,“这是我给孩子们吃的,你一个大人别管。”

甚至还直接剥开了一颗糖,往最小的三妞嘴里一塞。

毛丫还想说什么,但看着三妞一瞬间亮起来的眼睛,心头一酸。

再看看大妞二妞微微张着嘴,盯着妹妹鼓起的脸颊,却懂事得不说自己也想吃的样子,毛丫到底还是轻叹了口气。对着黄翠喜强撑起笑来:“那就谢谢婶子了,这一路上,婶子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也尽管说,别客气,我毛丫别的不行,就是力气大。”

黄翠喜刚要继续客套几句,就听顾淼的心声响起。

【毛丫?大妞二妞三妞?这不就是原本阮红霞的对照组吗???】

她到嘴边的话一顿。

顾淼没有注意到身边人一瞬间的停顿。

她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回忆小说剧情上。

原作小说里,关于长桥大队的剧情就只有前面一小部分,大部分剧情都发生在阮红霞带着孩子们去随军以后。

阮红霞当然不是一开始就能获得顾兆的信任,和家属区大家的认可的。

本身后妈这个身份,就很容易让人对她产生不好的猜想。

但就那么刚好,和阮红霞住在一个家属区的也有一个后妈。

一样是后妈,一样要照顾继子女,连孩子的年纪都差不太多。

自然而然就成了对照组。

顾淼在心里掰着手指头数:【阮红霞是知青是高中生,对照组的毛丫没上过学不识字。】

【阮红霞年轻漂亮知情识趣,毛丫莽撞笨重,穿衣打扮丝毫不讲究。】

【阮红霞给家里几个孩子都买百货大楼的衣服穿,毛丫抠抠搜搜一件衣服大妞穿完二妞穿,二妞穿完三妞穿。】

【顾一宝犯错,阮红霞会帮着劝顾兆别大动肝火,大妞二妞犯错,毛丫第一个上手打小孩……】

【嘶——处处都是阮红霞的对照组,最后毛丫还被丈夫嫌弃,又给送回了老家,虽然没正式离婚,但未来也可想而知了,这也太惨了……】

本来听到对照组的时候,黄翠喜和姜琴还有些不太明白。

这有什么好对照的。

结果再听顾淼接下来的心声,说实话,连姜琴都不由得眉心一跳。

毛丫竟然是这三个孩子的后妈?!

再仔细一看毛丫,撇开一开始因为她带孩子太过熟练而产生的误会,毛丫看着也就二十出头的年纪。

要知道,大妞看着可有六七岁了。

再一听顾淼之后数出来的各种对照条件,黄翠喜和姜琴对视了一眼。

说实话,以黄翠喜的生活经验来看,反而是毛丫那样的做派才像是真把孩子当亲生的了。

历来后妈不好当。

像是原本的阮红霞那样,处处捧着继子女,不让亲爹打骂管教,说出去是心疼孩子,但也是最省心省力的做法。

大一点的孩子还好,从小养大的孩子就很容易被捧杀。

到最后孩子被捧得四五六不如,路走歪了,反正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后妈倒是能落得个好名声。

就是有人看出来了端倪又能怎么样。

新衣裳和各种好吃好喝的,阮红霞是半点没缺过孩子们,谁还能说她一句对孩子不好。

相比较起来,毛丫那样的做法就很容易吃力不讨好了。

管得严了,人家说你对孩子苛刻,要是上手打,那更是容易被人说嘴,孩子也不一定领情。

要是没有对照组比着还好点,偏偏有个样样跟她反着来的对照组杵着。

就是三个孩子心里本来没什么想法的,都会因为鲜明的对比和外人的闲话,难免心里不得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