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 > 第484章 听不进人话

梁长江本来同意让媳妇孩子来随军,就是打着夫人外交的小心思。

等车子开动起来,黄翠喜为了避免车里尴尬,主动说起两家是一个车厢的事情,他就更不可能轻易放过这个话题了。

他先是感谢黄翠喜和姜琴:“得亏有婶子和嫂子帮衬,要不然我媳妇她第一次出远门,坐过站了没准都不知道。”

这话本来也没什么大错。

就是现在很多人自谦的说法。

黄翠喜只当他是客气。

摆摆手:“也没用我们帮衬,我看你媳妇可能干了,带着三个孩子和那么多行李,麻利得很,半点不像是第一次出远门坐火车呢。”

正常情况下,梁长江就跟着附和几句就行。

偏偏他一开口就是在贬低毛丫。

“她也就这把子力气了,哪有婶子说的那么好,以后她还得跟婶子和嫂子多学习,可不能把老家的一些坏习惯带到家属区来。”

这是什么话。

黄翠喜看了眼默默低头不说话的毛丫。

忍不住皱眉,维护她:“我看毛丫挺好的,你也别总说她,你说说,咱们当军属的,多不容易啊,她能把三个孩子带大,在我看来,就是大功一件了。”

结果不说孩子还好。

一说孩子。

梁长江的话更多了。

“哪个女人不带孩子啊,这不都是应该的?我是不指望我家这三个丫头了,太害羞胆小,见了我连声爸爸都没喊,不像是咱们一宝,一点不怕生,中气十足,这才招人稀罕呢。”

看得出来,他对三个孩子见面没喊爸爸这件事,耿耿于怀。

说实话,要是光说这件事,黄翠喜还能理解他一点。

毕竟顾兆之前有一年回来,也曾经因为顾一宝不肯叫他爸爸而黯然神伤过。

军人的身份就注定了他们跟家人孩子聚少离多。

往大了说,那是保家卫国,是光荣的职业。

但往小了说,哪个当人爹妈的遇见这种事,心里能一点不难受的。

真要这样,那才叫没人性呢。

但梁长江偏偏用这种拉踩的方式说这件事。

什么“不指望丫头”,什么“哪个女人不带孩子”,当着老婆孩子的面这么说,完全没把老婆孩子的尊严放在心上。

还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她们不如一个刚见面的别人家的孩子。

也没想过,三个丫头尤其是大妞二妞都不是一两岁听不懂话的小孩子了。

她们听到这些话,心里会有多难受。

说实话,黄翠喜听到这些话,第一时间甚至都没勇气去看毛丫和三个孩子是什么反应。

实在是太伤人了。

连本来还沉浸在和家人团聚的喜悦中的顾兆都因为他这些话忍不住皱眉。

沉声道:“老梁,你这话可不对。教养孩子是当爹妈的共同责任,以前是弟妹和丫头们在老家,你鞭长莫及,现在既然一家团聚了,以后你也能肩负起当父亲的责任。

你既然喜欢大大方方的孩子,以后可以每天抽出空来,带着孩子们多去外面走走,父女之间多相处,亲生的孩子总归是会亲你的。”

他这些话可真是肺腑之言了。

也是他之前回乡探亲的大半个月里,亲身经历得出来的经验。

他和顾一宝能通过这大半个月迅速亲近起来。

他相信,只要梁长江愿意,他和三个丫头之间也能亲近起来。

他话音刚落,边上的姜琴就眼神微动地看着他,忍不住抬手,覆在了他关节分明的手上。

然而,他自认推心置腹的话,在梁长江听来,就完全是耳边风了。

梁长江从小身处的环境就让他耳濡目染,完全接受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

在他看来,他在军队努力训练,立功升职,挣钱养家。

他辛辛苦苦给毛丫和三个孩子提供远超过老家其他家庭的生活条件。

这就算是尽到了身为一家之主的责任。

毛丫就该在家尽到教养孩子,孝顺公婆的责任。

结果,毛丫这嫁进梁家还不到两年,就想着躲懒了,竟然主动写信来要求随军。

没错。

虽然梁长江因为自己的小心思,直接同意了毛丫来随军。

但他心里不是没有不满的。

在他看来,他松口让毛丫带着孩子们过来随军,是他的一番心意。

但毛丫这么主动张口说,就是她得陇望蜀,贪心不足了。

也就是他当时刚好也有这个需求,这才没跟毛丫多扯,直接同意了。

这孝顺父母的责任,毛丫就没尽到。

再看看三个丫头为人处世的模样,梁长江觉得,这教养孩子的责任,毛丫也一样没做好。

但梁长江再怎么样,至少也知道,领导的话,就算是心里再不认同,也不能当着领导的面直接反驳。

尤其是,这车上还有领导的家属呢。

梁长江觉得自己要给营长这个面子。

他乐呵呵笑着点点头:“营长说的是,我也得多学习。”

他觉得自己是给营长面子。但就这态度和说话的方式,一个“也”字,不管是顾兆还是姜琴黄翠喜,就都能听出来,他压根儿没把这些话放在心里。

看到他这样,黄翠喜和姜琴总算是能理解。

怪不得在顾淼的心声里,未来毛丫会有那样的一个结果。

毛丫随军以后没有工作,一切收入来源都靠梁长江。

偏偏梁长江对她还没什么感情,更没想过护着她。

三个孩子就算是一开始向着她,慢慢的,也会被亲爹的态度影响,被周围人的闲话所裹挟。

偏偏毛丫又是后妈。

很多事情,亲妈能做。

后妈做了就容易惹人非议。

也不知道现在没有阮红霞这个对照组了,毛丫和三个丫头的未来还会不会那样发展。

姜琴和黄翠喜希望不要。

可能是察觉到车里的氛围变化,毛丫强笑着晃了晃怀里坐着的三妞:“看看,这孩子没出过远门,看外头的景色都看傻了。”

三妞才刚两岁,亲妈是在生她的时候去世的。

她对亲妈没什么记忆,就算是大姐偶尔会在她跟前提起妈妈,她也只以为是现在这个妈妈,她也是三个孩子里跟毛丫最亲近的。

这会儿软乎乎的小身板儿靠在毛丫的怀里,整个人看起来惬意又舒服。

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窗外飞快划过的景色,时不时还要拉拉毛丫的手指,让她也看看。

听到自己的名字,还有些不好意思地把脸埋进毛丫的怀里,只露出眼睛来,对着车里其他人笑。

亲近得很。

以毛丫的经验,在刚刚那种氛围下,说什么都有可能出错,只有聊孩子是最安全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

她说完这句话后,黄翠喜就顺势笑着接话:“嗐,咱们谁不是第一回出远门,我出门都感觉自己是个土老帽,看什么都新鲜。”

又夸道:“我看你家这三个丫头都长得好,性格也乖巧,今年大妞要上小学了吧?还是上育红班啊?”

说到孩子上学,那话题可就停不下来了。

车内氛围瞬间变得轻松起来。

连带着本来还正襟危坐不敢乱动的大妞二妞都逐渐放松下来。

开车的梁长江那是半点没觉得是自己导致了刚才车里异常尴尬的氛围。

他还乐呵呵地觉得,自己的计划果然是有用的。

看看。

要不是他让毛丫来随军了,他怎么能和顾兆走得这么近呢。

两家都有孩子,还刚好有同龄的。

梁长江甚至心里都开始琢磨,这要是两家孩子一起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

没准自己闺女还能嫁给顾营长的儿子呢!

两家亲上加亲,多好!

顾家人哪里晓得,就礼貌性地聊了几句,都能让人惦记上顾一宝了。

真要聊起来,时间过得飞快。

原本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好像才聊了没多久,就到了码头。

这码头是来往陆地和葫芦岛的唯一途径。

每天固定的有早晚两班船。

因为葫芦岛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特殊,上船不仅要买票,还要登记。

尤其是第一次上岛的人,哪怕是军属,也都需要登记备案。

为了节省时间,原本一个车的人顺理成章就拆分成两队。

梁长江开车和毛丫孩子们去码头边上的临时办公室还车。

顾兆带着一家人先去登记备案。

几号来,几号走?

来了几个人?走的时候是几个人?

彼此是什么关系?

上岛的目的是什么,探亲还是送货?

最后把介绍信拿出来检查一下,行李也要经过检查。

一切确认没有问题后,还要亲笔签字备案。

这一通问下来,还要顶着工作人员锐利的眼神,中间甚至还有同一个问题翻来覆去用不同的语序问好几遍的,要是个心里有鬼的,八成就得心虚露馅。

还好,黄翠喜和姜琴他们可是坦坦荡荡的。

尤其是黄翠喜。

她这个年纪的人可是见过经历过太多事了,早些年,那可是遍地都是特务。

多问问好啊,问仔细一点。

葫芦岛可是她儿子工作的地方,以后还是她儿媳妇和孙子孙女们生活的地方。

工作人员问得越仔细越小心,她才越能放心呢!

又有顾兆帮着解释,就算是有几句话有些磕巴,人家也不会抓着不放。

一行三个大人,三个小孩,花了不到十分钟就都登记好了。

登记处明显有工作人员和顾兆认识,还帮着拖了个小拖车过来:“顾营长,我来帮忙。”

顾兆虽然拒绝了对方帮忙,却还是留下了小拖车,对方临走之前,还从办公室里拿了两个果子出来递给黄翠喜他们。

说实话,黄翠喜活了半辈子了,都没见过这种果子。

工作人员:“可算是等到婶子和嫂子你们来了,顾营长可是天天都盼着呢,早几天就来打过招呼了。”

这语气一听就和顾兆很是亲近。

黄翠喜笑得合不拢嘴。

连姜琴都有些不好意思。黄翠喜从行李里就掏出一个袋子来,从里面掏了一把:“给,都是婶子在家自己炒的,别嫌弃,都尝尝,要是觉得好吃,以后再来家里拿!”

工作人员双手捧着一捧炒制好的各种坚果,其中榛子和松子最多。

虽然不是刚出炉的,但光是捧着,都能闻到坚果独有的油脂香气。

这东西在北方可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但在宁省,可是实打实的稀罕东西。

他看了一眼顾兆。

顾兆:“没事,拿着吧。”

工作人员一下笑开了:“那就谢谢婶子了,婶子和嫂子有事有什么要帮忙的,喊一声就行,我和兄弟们都能听见。”

黄翠喜一直都知道,顾兆在村里是不少年轻小伙子崇拜的对象。

没想到,到了军区,儿子的人缘似乎也不遑多让。

这让黄翠喜本来对儿媳妇和孙子孙女在家属区生活的担忧又降低了几分。

搬行李的时候,顾兆还给她解释:“这果子是杨桃,也算是岛上的特产水果,宁省这地方两种东西特别便宜,一是海鲜,二就是水果,现在三四月份还好,等到了七八月份,水果更多,好多本地人都会挑着水果到菜站来卖。”

黄翠喜都惊了一下。

“你们这还能自己卖水果呢?不会被人举报了?”

顾兆刚把一个行李送上船放好,喘口气道:“葫芦岛本来就不大,在军区驻扎在这里之前,本地村民都不到百来口人,各个沾亲带故的,谁会无缘无故去举报别人。”

“再者,他们也守规矩,一般都是去菜站附近卖,每次量也不多,都是自家种的水果,我们师长就说,这算是农副产品,咱们买了也算是支持本地农民的发展建设。”

黄翠喜点点头:“那这个师长人还蛮好的。”

一行人正说着呢,不远处的登记处就传来一阵吵吵嚷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