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 > 第537章 当务之急,赶紧挣钱

不只是她。

其他军嫂的反应也都不遑多让。

连祝大嫂都在喝完绿豆汤后都忍不住夸了姜琴一句:“你这手艺是真不错。”

夸完,她自己就就沉默住了。

之前她还觉得姜琴让顾兆洗衣服床单,实在是不像是个会持家的好女人样子。

如今就被人用实打实的手艺给打脸了。

一碗最平常的绿豆汤都能做得这么好,可想而知,姜琴做菜的手艺得有多厉害。

再想想自己之前在背后蛐蛐人家。

结果人姜琴对自己却这么大方,这么好的绿豆汤说送就送,半点不抠搜。

这么一对比,祝大嫂都觉得自己之前太过分了。

看着笑脸相迎的姜琴,心里都忍不住有些不自在。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张玲子的声音。

“小姜妹子,你这蜂浆真不错,还有吗?给我匀点。”

态度那叫一个理所当然。

连院子里本来悠悠哉哉喝着绿豆汤的周川都惊呆了,一时不慎,被嘴巴里的绿豆汤呛得咳嗽不停。

祝大嫂本来就是个勤俭持家的性子。

她的思想观念的确陈旧,所以她看不惯顾家男人做家务女人撒手不管的事儿,同样的,她也看不惯张玲子这样张口就问人家要东西的行为。

现在哪家哪户物资不紧缺。

人家要是主动送,那是人家待人大方体面。

但人家没说要送,你就直接伸手要,那是乞丐行为,别说是邻居了,就是正经的亲戚也不能干出这种事来。

再加上之前因为误会了姜琴,心里本来就有些不自在呢。

这会儿一听这话,当即就道:“张玲子,你要是喜欢就去供销社自己买去,怎么还能这么硬要的。”

祝大嫂到底还是顾及到了和张玲子多年的邻里关系,虽然看不惯她这种行为,倒也没说得太直接。

奈何,她给张玲子留面子,张玲子可是一点没觉出来。

“供销社的肯定没这个好。”她倒是很识货,“小姜啊,你给我匀点蜂浆,我院子里的木耳菜你自己去摘,或者等再过半个月,我院子里新种的佛手瓜熟了,我给你拿一篮子过来。”

她不说后面这些话还好。

一说,更让人觉得一言难尽了。

张玲子一方面是清楚知道,这蜂浆是个好东西的,至少比供销社的蜂蜜要好。

但一方面又不舍得自己拿等价的东西出来还,拿点自己种的木耳菜出来,甚至还拿自己还没种出来的佛手瓜出来还,也不知道是怎么说得出口的。

格子衫军嫂忍不住了。

“诶哟喂,我也是开了眼了,这还是头一次看到有人前脚在背地里诅咒人家婚姻不顺,后脚就猴急跑来问人要东西的,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有些人脸皮都不要了,就别跑出来吓人了。”

“你说谁呢!”张玲子顿时眉毛竖起来。

格子衫军嫂眉毛一挑:“我说你了吗?你反应干嘛这么大?怎么,对号入座心虚了?”

“你!”张玲子气闷。

对上那些直接骂人的,她嘴里多的是反击的话。

但对上这种软刀子,她立刻就没办法了。

脸都憋成了猪肝色,就是想不出该如何反驳。

到最后,还是姜琴开口缓和了一下气氛。

“也是不巧,这蜂浆是从老家带来的,本来也不多,还得备着给孩子们吃,实在是分不出来了。张大嫂要是喜欢,就多喝几碗绿豆汤,木耳菜就不用了。”

一番合情合理的话,半是解释半是拒绝。

在场大家都是有孩子的,也都能理解。

像是祝大嫂,她家里但凡有些好东西,就算不是全部,至少大部分也都是要留给孩子们吃的。

其次是自己男人。

最后要是还剩下一点,才轮到自己。

她听姜琴这么说,简直是认同得不能再认同了。

但偏偏这话是对着张玲子说的。

张玲子本来就因为之前的事,对姜琴的意见不可谓不大。

现在姜琴又在自己被人指着鼻子骂之后跑出来充好人。

她当即就把矛头转向了姜琴。

“喝什么喝,大家也就是随口一句,你还真以为自己手艺多好了?不愿意给就直说好了,还拿孩子当借口,不过就是一点蜂浆,我就是这么随口一说,你还以为我有多稀罕,这么抠搜,当谁买不起似的!”

说着,直接把手上的碗随手一放。

转身就跑了。

在场包括格子衫军嫂在内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来随军的军属甭管在老家是什么性子,到了这家属院,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哪怕不为了自己,只为了自己男人,邻里之间也很少直接撕破脸。

她们互相撕破脸倒是容易,但她们的男人可能还得在一个营里一起训练,是在前线互相交托后背的战友。

要是因为军属们之间的矛盾,动摇了彼此的信任,不光可能导致个人受伤甚至死亡,甚至可能影响整个战局。

因此别说是军属之间撕破脸了,就是家属院的夫妻之间吵架,要是吵得太过火,都会有后勤部,妇联上门来关心劝解。再加上,大家都是军嫂。

也都能体谅彼此的难处。

大家都习惯了,彼此之间就是有再多矛盾,也各退一步,顶多就是嘴上不饶人阴阳怪气几句,或者是以后少来往,很少有直接翻脸的。

况且,这次的事情,在大家看来,也没到那个份上啊。

姜琴不都给递了台阶了。

张玲子直接顺着台阶下来不就行了。

谁知道她会直接翻脸啊。

那碗还放得太急,要不是离得近的祝大嫂眼疾手快托了一把,险些就摔到地上摔碎了。

看着张玲子的背影,祝大嫂的眼里都是不满。

她是个思想保守的人。

眼里心里都是孩子和丈夫。

也理所应当地觉得,别人也应该如此。

现在张玲子为了这么点小事,就闹成这样,丝毫不顾及她男人向红旗和顾营长之间的关系。

在祝大嫂看来,简直就是不识大体。

她也不去管张玲子,扭头就安慰完全是无端端承受了无妄之灾的姜琴。

“小姜,你别管她,她就是个左性的,让她撞撞南墙就知道好歹了。”

其他人也纷纷开口。

“是啊,妹子,你别把她的话放在心上,你这绿豆汤煮的就是好,我还没喝过这么好喝的绿豆汤呢!”

“我看她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她就是这个性子,以后相处多了你就知道了。”

要是放在以前,姜琴可能还会因为张玲子的态度暗自难过。

她以前脸皮薄,也很在乎别人对自己评价。

要是有人对她表示了不喜,她能一个人黯然神伤很久。

当初插队下乡报名,除了她爸妈的哄劝和范曹的话,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她兄姐在外面到处宣扬她思想进步,主动要求下乡。

那时候她才十六七岁,刚从高中毕业,脸皮薄得很。

让她像是家属区里其他家为了下乡的事情,跟家里人闹翻,对当时她的来说,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最后在知青办得知了情况,来家里询问意向的时候,她顶着家里四个人的灼灼目光,想到不久前范曹和自己的约定,到底还是点了头,让知青办把她的名字登记了上去。

当年还因为她主动报名下乡,思想进步,街道还给她宣传了好几天,甚至还给她家发了个奖状作为鼓励。

后来下乡了,又和顾兆发生了那种事,还没来得及和知青们熟络起来,就嫁进了顾家。

也是因为脸皮薄,加上阮红霞常在她耳边提起外人说她的闲话,正好就借着怀孕的名义在家养胎,不怎么出门了。

等孩子生了,将近一年的封闭也让她很难再主动迈出去。

她为什么一直没有怀疑过,闺女心声的真伪。

就是因为她自己知道,要是没有闺女心声这个意外,她是真的有可能听信阮红霞的话,和范曹恢复信件往来,甚至也有可能顺着她的劝说,回江省去和范曹说清楚,然后在回城的途中被拐,从此失踪。

恰恰是因为闺女的心声,逼得她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们身上。

之后,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她身边发生的事情应接不暇。

什么外人的评价,她根本无暇顾及。

等到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她就已经成了村里小孩儿们的半个老师,也和好几个以前关系不冷不热的知情熟悉了起来。

似乎不需要多费力,她自然而然就融入了长桥大队。

等到她拿起笔,开始尝试写作。

身边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们都成为了她写作素材的一部分。

为了写好自己笔下的人物,她开始有意识地去观察身边的人说话做事的细节。

如果说,以前她是逃避面对人群,后来她是顺其自然融入人群,现在她就是主动去观察人群。

次数多了,她甚至还能从中挖掘出些许乐趣来,也改变了不少她待人接物的方式。

比如说这个张玲子。

以前她可能会觉得这个人嘴毒,难相处,只会默默敬而远之。

现在她只觉得,这人就是个单线条生物。

张玲子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就是怎么说的,行为就是怎么表现的。

完全是一本摊开的书。

或许的确会惹麻烦,待人接物不讨喜。

但至少不是那种嘴上说着好话,背后默默放冷箭,让人防不胜防的人。

姜琴没有把刚才张玲子的话放在心上,对大家的安慰笑了笑。

“没事,大家也别放在心上。”

院子里,周川前脚还拿手肘怼了怼顾兆:“你不去帮嫂子出头?”

顾兆却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仿佛只是为了确认姜琴可以应付,就继续低头挖地基。

周川不可置信:“你真不去?”

这还是刚刚那个弯腰让人给他擦汗的顾兆吗?

不是他自己说了,要主动站在女同志的角度,替她解决困难?

顾兆反而奇怪地看了眼周川。

“这件事姜琴能自己解决,而且能解决得很好。”

几乎就是他话音刚落。院门外边就传来姜琴柔声细语的声音:“对了,说到这个绿豆汤,其实除了蜂浆,还有一些细节……”

比起已经走了的张玲子,大家还是对这绿豆汤的做法更关注。

她一说起这件事,大家立马就被转移了注意力。

很快,一群人的氛围就重新变得和谐起来。

少了一个张玲子,丝毫没有对姜琴和军嫂们的相处产生任何影响。

顾兆收回了视线。

平静地看了眼周川。

周川:“……”

“你牛。”他给顾兆竖了个大拇指,“我算是服了你了。”

亏得他之前在嫂子还没来随军的时候,竟然还暗暗操心过,就老顾这一棍子打不出个屁的闷葫芦性子,到底能不能和嫂子好好相处。

现在看来,他还是多操心一下自己吧。

这边大家一片和谐。

另一边,张玲子虽然走开了,但一路上那是越想越气,越想越气。

想来想去,最后发现,一切的根源就在于,自己没钱。

要是她有钱,她这会儿就该是和王娟一起去市一百捡漏小黄鱼去了。

要是她有钱,自家也能在院子里建厕所和浴室,也不用看着别人家的砖块石灰眼热了。

要是她有钱,刚刚她就能直接给姜琴砸钱买她那些蜂浆,她就不信,自己给足够多的钱,姜琴还能为了什么孩子要吃不卖?!

所以,她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赶紧挣钱!!

本来张玲子是没想过去那什么养殖场的。

一来,那养殖场的招工要求上说了,第一批工人优先招有养殖经验的,她可没有这经验。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她也嫌弃养殖场条件脏乱差,她嫁给向红旗就是为了过好日子的,再者说,她家里就一个孩子,也没到那么缺钱的地步。

但现在,她觉得自己真挺缺钱的。

养殖场就成了她最好的选择了。

她想都不想,本来要回家的脚步瞬间一变,往后勤部方向跑去。

等到王娟坐着轮渡,好不容易回到家属院。

都还没到家呢,就先遇见了个相熟的军嫂。

对方嘴里啧啧,满眼同情:“我算是知道这老向家的随军这么多年,为什么都没几个跟她关系亲近的了,这性子也太左了,完全就是个刺头啊,也是难为你跟她做邻居了。”

王娟听着都不禁眉心一跳。

那戆肚又干什么了?

都不用她多问。

对方很快就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一听张玲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尤其是当着顾兆的面,对人姜琴说那些话。

饶是王娟自觉对这个多年的邻居已经最后了解了,还是不免倒抽了口气。

“那小姜同志是什么反应?顾营长呢?”

相熟军嫂看到她这反应,眼里的同情更甚。

“你放心吧,姜琴同志脾气好得很,不光不计较老向家的,还主动跟我们说了那绿豆汤的配方细节呢,顾营长也没说什么。”

王娟松了口气。

别看她平时也嫌弃张玲子,但毕竟两家是多年邻居。

在两家男人都出任务,音讯全无的时候,也是她们两个一起互相支撑着熬过漫长黑夜。

她再怎么也不想让张玲子真被人记恨上。

尤其还是被顾营长这样明显只要自己不作死,未来就肯定是前途光明的人记恨上。

虽然顾营长就算是记恨上了,以他的人品,也不会真对张玲子一个军属做什么。

不管怎么样,好歹军属的安全,组织上还是有保障的。

但谁知道以后有没有求到对方头上的时候呢?

就不说别的,张玲子的男人老向在二营当连长,老向的直属领导,二营营长乔文斌可是顾家邻居,跟顾营长还是多年的老战友了。

平白无故的,干嘛给自己招惹上这么个“敌人”。

“还是顾营长和小姜同志性格好,不计较这些。”王娟都不得不感叹一句,“以前还觉得顾营长为人太严肃,不好相处,没想到,是我们打眼了。”

相熟军嫂也是连连点头。

“要不是顾营长的爱人来随军,我们哪能知道他私底下这么宠媳妇儿,还给媳妇儿单独建厕所和浴室。”

她神秘兮兮道,“你们不知道吧,卫生所那小孙护士,家里都给张罗着介绍相亲对象了,我看八成是看到顾营长对他爱人那样子,知道自己没希望了。”

“什么?!”王娟闻言,都忍不住睁大了眼睛。

也是此时,边上的苗大嫂终于忍不住凑上来。

“就孙家给小孙护士介绍的对象,你们还认识呢!”

“谁?”几个军嫂都凑过来,巴巴地看着苗大嫂。

苗大嫂也没故弄玄虚,冲着四号家属院里头努了努嘴。

“老熟人,二营乔营长!”

乔营长?

王娟她们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

愣了几秒。

眼睛一下睁大。

“乔建国他爹啊!!”

王娟她们互相对视了一眼,眼神里都是狐疑和不解。“这小孙护士再怎么样,也是卫生所护士,也没结过婚,谁给她介绍的乔营长,让她进门当后妈啊?”

不是说乔文斌不好。

事实上,乔文斌爱人去世后,他一个大男人独自把孩子带大,这几年,也没传出来半点和其他女同志交往过密的传言。

光是这一点,就足够家属院这些军属们对他高看一眼了。

乔文斌本身还是营长,虽然年纪比顾兆大几岁,但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再拼几年,以后就算是转业到地方,至少也是个正科级干部。

要是个嫁过人甚至是生过孩子的女同志再婚,那乔文斌真是个好得不能再好的对象了。

但小孙护士不一样啊。

她可是正经军区卫生所有编制的护士,虽然在私底下有些七七八八的传言。

但一来,大家也没什么证据证明小孙护士喜欢顾营长,二来,就算是真喜欢,小孙护士也没付诸行动,至少没让其他人抓到把柄。

凡事论迹不论心。

小孙护士那就是没什么大问题,作为护士,还是出了名的脾气好有耐心。

最讨老人家喜欢。

除了年纪有些大了,已经二十五岁了,其他还真没什么可挑剔的。

她要是真想嫁人,就说这军团里,多的是二十来岁年轻力壮前途无量的小伙子可以给她介绍。

不说远的,那周川不就是个很好的人选。

人不光是连长,还是京市来的呢!

怎么会给她介绍一个结过婚带着娃的鳏夫呢?!

苗大嫂声音放低了,眼神里闪过一丝意味深长。

“这你们还不懂,那老乔再怎么样,也跟顾营长一样,是营长级别啊。”

哦~

大家瞬间就明白了。

这还是对标着顾营长选对象呢。

王娟都忍不住啧了一声。

“何必呢……”

同样的话,孙母也在说。

她看着小女儿:“小梦,后妈不是好当的,你还年轻,何必听你大姐的。”

孙若梦低着头避开了妈妈的眼神,状似寻常地整理着床上的枕巾:“妈,我就是去相看,也不一定就能成。”

孙大姐刚好推门进屋里来。

听到她妈和小妹的对话,眉毛一挑。

“妈,你别瞎掺和,你知道我给小妹牵这么一条线多不容易,人男方现在还在外面没回来,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惦记着他呢,咱可不能扯自家人后腿。”

孙母皱着眉:“我看还是小梦她大姑介绍的那个副食品厂工人稳妥一些,小伙子才二十五岁,跟小梦年纪差不多,也……”

“妈!”孙大姐不耐打算了她妈的话,“咱家有我一个进火坑还不够,你还想推小妹进火坑啊?”

说罢,不看亲妈难看的表情,径直走向孙若梦,把她额角的碎发捋到耳后。

看着小妹年轻漂亮的脸庞,满意道:“小妹是在岛上的卫生所上班,一周才能回来一次,她真要跟那什么工人在一起,是让他们两个两地分居呢,还是为了夫妻团聚,让其中一个辞了工作?。”

孙大姐直接问孙若梦:“小妹,你自己说,你是愿意辞了工作,跟你大姐一样,住到男方一家几口挤在一起的房子里,以后两手一摊跟男人要钱。还是愿意跟人乔营长,住军区家属院小三室的房子,以后男人工作两手抓?”

不得不说,孙大姐的话很有煽动性。

况且,当时提出要相看营长级别以上的干部,也是孙若梦自己要求的。

孙大姐不过是顺应了妹妹的要求,努力替她牵线而已。

孙若梦放下了枕巾,看向了孙母,眼神很认真。

“妈,你放心吧,我不介意什么后妈,我相信我对孩子好,孩子自然也会亲近我,我愿意跟乔营长相看。”

“诶!这就对了!”孙大姐抚掌,“不愧是我妹妹,有眼光!”

她拍着胸脯跟自己妹妹保证:“你放心,我都跟人打听好了,乔营长大概还有几天就回军区了,大姐趁这几天,赶紧给你裁一件新衣服出来,还有头绳,也要买个新的……”

姐妹俩说着各种计划。

边上孙母满脸苦闷。

却最终嘴唇嗫嚅了几下,想到前几天小女儿的异样,到底还是把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