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 > 第589章 熬大夜

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 第589章 熬大夜

作者:红姜菠萝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6:41:09 来源:书海阁

还在外面细细观察板报原本风格的姜琴不知道,自己这个临时岗在妇联引起了多少讨论度,还给自己莫名增加了个亲戚。

但即便是不知道。

姜琴也是知道些人情世故的,自己这是第一回来画板报,必要让人眼前一亮,才算是站稳脚跟了。

但同时又不能犯了忌讳,不能太过标新立异。

所以她才来仔细看上一个宣传口干部留下的板报,形式上不大变,只在细节和画风上做出区别,尤其是用色上。

原先那个宣传口干部大概性子是比较沉稳的,用色也比较简单,画风上也更偏向老大哥画报上那种刚硬的风格。

姜琴心知,自己是画不了这种风格的。

就是硬学,到最后也很难说会不会学个四不像。

以彼之短攻其所长,那是傻子才干的事儿。

与其这样,不如就用自己擅长的风格来画这期板报。

打定了主意,边上刚好有个路过的年轻干事经过,问了一句:“姜同志,这板报要画新的了,那这旧的要擦了吗?”

板报边上就放着个板擦,那人说着就要帮忙擦。

姜琴哪里能这么看着别人帮她干活,赶紧要接过去。

那人却躲过了,笑着道:“姜同志带着孩子呢,这粉笔灰可脏得很,没事,我很快就擦干净了,一会儿回办公室去洗个手就行,你就别管了。”

说话间,已经非常熟练地擦干净了小半块黑板。

果然如她所说,粉笔灰飞得到处都是。

姜琴自己倒是无所谓,但婴儿车里的孩子还小。

她赶紧推着婴儿车到边上去,又是连声道谢,在对方一再表示没事后,才终于转身,推着婴儿车往家走。

一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在脑子里琢磨着板报的事。

就在她走后不久,有军属路过妇联办公室,看到刚被擦干净的黑板:“小周干部,这怎么擦了?不是挺好看的吗?”

没错,来帮姜琴擦黑板的正是周芸。

周芸对着边上的空地拍了拍黑板擦,顿时扬起一片粉笔灰。

她习以为常地挥了挥,然后才道:“妇联来了个新的宣传口干部,过两天,你们就等着看新板报吧。”

“真的?!”

岛上的休闲娱乐少,除了每年文工团来表演以外,很多人就只有东家长西家短地串门自己找乐子。

这妇联的板报也算是军嫂们的一项娱乐活动了。

大家每周来看看新的图画,再听妇联的干部说说板报上的内容,就跟听说书一样。

不一定多有趣,但也的确有很多军嫂已经形成了习惯。

结果最近一个多月以来,这板报上的画都没换过,不止一个人心里嘀咕了。

如今总算是听到要出新板报了,这路过的军嫂一脸惊喜。

等听到面前的周芸肯定的答复,顿时一拍大腿:“那我可要去跟我几个老姐妹们都说说去,等过几天来看新板报!”

话音未落,人就已经跑出去老远了。

周芸吹了吹空中的粉笔灰,哼笑了一声。

来看呗,多来点人才好呢!

她才不信那个姜琴真能画出多好的板报。

别以为她刚刚没看到姜琴盯着黑板那副苦恼的样子。

等姜琴到时候开天窗了,或者是画出来的板报没让大伙儿满意,到时候,她再跟主任说,让她弟弟来试试。

到时候,她弟弟可就是来救场的了,不信主任不答应。

心里想着自己完美的计划,周芸把板擦随手一放,拍拍手往办公室里走去。

另一边,姜琴带着厚厚一沓报纸和装着红头文件的文件袋回到家。

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们从婴儿车里抱出来。

该喂奶喂奶,该换尿布换尿布。

五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躺不住了,一个人待着也能兀自翻身翻得起劲,其中顾焱尤其好动,翻得特别快,有时候,姜琴只是把孩子放着,去灶间倒盆水的功夫,顾焱都能从床中间翻到床边。

他俯趴在床上的时候,双腿蹬着特别想往前爬。

有时候还真能让他往前出溜一段,好在大部分时候,也只是跟个青蛙一样原地扑腾手脚。

即使是这样,每次也都能吓姜琴一大跳。

小孩儿似乎也乐此不疲,每次看到妈妈被吓了一跳的样子,就乐得咯咯咯笑。

这么几次一来,姜琴就习惯了每次离开孩子身边的时候,就在孩子的四周都放上枕头挡着。

今天也是一样。

顾兆还没回来,姜琴把换下来的尿布放到盆里,端着盆出去的时候,在顾淼和顾焱的四周都放上枕头挡着,为了以防万一,还把被子都拉到靠近床沿的一边。

又陪着躺了好久婴儿车的闺女儿子玩了一会儿拉坐的游戏。

就是轻轻抓着孩子的手,把孩子从躺着拉到坐起来。

顾淼一开始还觉得这游戏好幼稚,就是坐起来而已,有什么好玩儿的。

完全是抱着一种“哎呀,美人妈妈要玩,我就陪着玩玩儿吧”的随意心态。

但等到妈妈真的牵着自己的小手,慢慢把她牵着拉起来,她先是脑袋一沉,往后一仰,那种突如其来的轻微失重感让她眼睛一下睁大。嘴里不由自主“呜”了一声。

她的手下意识紧紧抓住了妈妈的手,连脚趾都在用力,等到真的坐起来了,低头看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都好像被折叠在一起。

前世身体自如的时候,她是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

但是等重活这一遭,身体软趴趴就跟没长骨头似的,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别说是站着坐着了,一开始那段时间,她连抬头都没办法。

一开始的确受不了。

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

说实话,五个月了还不习惯的话,她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

现在突然又能坐起来了,这种和躺着趴着完全不同的视角和感受,让顾淼久违地感受到一种惊喜感。

她还不会说话,小嘴巴一张一合,发出“呜呜哇哇”的声音,靠着睁大的双眼和高低起伏的音量,硬生生把自己此时的心情都给表达出来了。

同时。

【呜呜呜我终于不是一个废人了,我现在能坐!之后就能爬!然后就能站!最后我就能跑了!天老爷啊,广阔的天地在等着我!!】

心声之激烈,完全不亚于一个瘫痪病人重新能站起来的激动。

连边上自娱自乐抓着脚玩的顾焱都有些好奇地看着边上的姐姐。

姜琴被逗得一乐,眼里闪过一丝促狭,在闺女笑得最开心的时候,手一松。

刚才还低头看自己胖肚子的顾淼就这么出溜一下,又躺了回去。

脑袋刚好落到软乎乎的小枕头上。

她有些愣乎乎地看着头顶的屋顶,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妈妈对自己做了多么“残忍”的事情!!

哪怕还不会说话,她都要用眼神和“噫呜呜噫”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那副虎虎生威的样子,姜琴看得直乐。

好歹在闺女用心声骂骂咧咧之前,手一紧。

再一次把闺女给拉坐了起来。

顾淼:“呜~”

这么来来回回十几趟,顾淼才终于没那么兴奋了,眼睛也逐渐耷拉下来。

姜琴一看就知道这是困了。

也没立刻就放开手,而是又牵着闺女的手轻轻提着坐起来,眼见着淼淼的脑袋都不受控制地往后仰,这才慢慢地把手往下送,直到淼淼的脑袋最终安稳落在小枕头上。

看着闺女嘴唇砸吧了几下,很快就睡沉过去了,姜琴才算是松了口气。

好歹一个孩子是睡着了。

总比两个孩子都醒着好管一点。

她对着躺在一边的顾焱“嘘”了一下。

也不管小儿子懂没懂,就起身,端起了装着换下来的尿布的盆往外面走。

一边洗尿布一边还在琢磨着板报的事情。

等到两条尿布洗完晾出去,她刚好也有了点思路,嘴里一边碎碎念叨着什么,一边擦着手往屋里走。

打开卧室门,她随意扫了眼床上的儿女,确认都还好好的,就要去边上的书架上找自己刚才想到的画本。

刚走出去没两步,人一下顿住了。

脑袋猛地一下转过去,看着床上的顾焱,眼睛瞬间睁大。

*

“焱焱今天能坐了!!”

顾兆刚一到家,就听媳妇儿迎上来笑着道。

语气颇为激动和惊喜。

其实顾兆对小孩儿几个月能坐也不是很有概念。

但姜琴既然这么激动,那就说明,顾焱肯定是比寻常小孩儿要早一些的。

自己孩子身体素质好,当爹的自然高兴。

姜琴也笑着,拉着男人的手:“嘘,他还坐着呢,轻轻的,我带你进去看。”

年轻的夫妻俩就这么轻手轻脚地,跟做贼一样进屋。

刚要走到卧室门口,顾兆都还没来得及探头看一眼呢,院子外头倏地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还没反应过来,伴随着一群小孩儿的欢呼声和道别声,顾一宝脚地下就跟放鞭炮似的。

“蹬蹬蹬”跑进屋来。

一边跑一边喊。

“爸爸妈妈,今天王老师说……”

顾兆&姜琴:“!!!!”

来不及去让顾一宝小声点,两口子赶紧快走两步进卧室,要去看里头孩子的情况。

毕竟,且不说顾焱是不是还坐着,顾淼可还睡着呢。

也不知道有没有被吵醒吓着。

结果这一进屋。

顾淼倒是睡得熟,只是咂了咂嘴,没醒。

反倒是没睡着的顾焱明显被吓得浑身一抖,手里原本抓着的一个小鱼布偶也掉了。

顾焱短短胖胖的身体本来就是歪靠在被子上,严格意义上说,不算是完全靠自己坐着。

如今这一抖,人直接就往边上歪倒,脸颊贴在床褥上,挤出圆鼓鼓的脸颊肉来。

小鱼布偶就落在他身边。

小孩儿脸呆呆的,好像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看起来可爱得不得了。

姜琴和顾兆严格意义上说,都错过了顾一宝婴儿时期的成长阶段。

如今才算是第一次完整体验养大一个小孩儿的过程。

看到小儿子这个样子,都不由得对视一眼,眼底满是为父为母的满足。顾一宝暂且还无法体会到这些情感,他只是看到卧室里还睡着的妹妹。

有些懊恼又有些后怕:“还好妹妹没被我吵醒。”

妹妹平时乖得很,但要是睡着了被吵醒,那起床气也是真闹人啊。

顾一宝经历过几回后,就很少再跟以前一样,莽莽撞撞进屋就喊人了。

姜琴也知道他这一点,听到他这么说,还拍拍他的小脑袋。

“你怕你妹妹被吵醒,你刚刚还跑那么快,喊那么大声。”

一边说,一边往外走,把从食堂打来的饭菜端出来。

顾一宝嘿嘿一笑,挠挠头。

“我高兴呀。”

顾兆问他高兴什么。

顾一宝挺起了小胸脯:“今天王老师让我当了文艺小组长哦~”

还生怕爸爸妈妈不知道“文艺小组长”是什么。

特意解释道:“就是让我到讲台上给班里同学念画本上的故事,王老师还说,要设置一个每周读书日,以后班里每个同学都可以上台给大家读书读报,增加见识。”

说到后面,整个人摇头晃脑,一副晕陶陶的骄傲样子。

姜琴看着都直笑:“一个文艺小组长就这么高兴啊?那之前你们王老师问你要不要做班长,你怎么不要?”

顾一宝很有自己的道理。

“乔建国已经做了半年的班长,我要是因为长得比他高一点就抢了他的班长,那再过一段时间,他要是又比我高了,那我还要还给他。”

“文艺小组长不一样,王老师说了,是因为我带来的画本好,我声音大,口齿还好,别人抢不了我的。”

虽然说得简单。

但顾兆和姜琴都听明白了。

当班长是因为身高体格,这是顾一宝自己无法掌控的东西,但当文艺小组长,那是靠他自己的能力,只要他保持自己的优势,就没人能抢走他的职务。

小小的孩子,平日里看着没心没肺的。

没想到,自尊心还挺高的。

靠自己本事得来的东西,才值得他高兴。

顾兆对儿子刮目相看,索性笑道:“一宝妈妈当了宣传口干部,一宝也当了文艺委员,咱们家也算是沾上了点文化人的气质,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决定……”

他说到这里,看了眼左右两边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媳妇儿和儿子,笑了。

“这个礼拜天,我带你们去赶海!”

赶海!!

这是一家人都没听过的活动。

姜琴都不由得坐近了一点:“怎么赶?要不要穿胶鞋?我不会游泳怎么办?”

顾兆一听就知道,媳妇儿是把赶海理解成字面上的意思了。

顿时笑了下,顶着媳妇儿的眼神,又用拳头捂住了嘴,轻咳了声,缓声解释。

“不用穿胶鞋也不用游泳,穿双拖鞋就行。大潮汛期间,海水退得快,就会有贝类海鲜被搁置在沙滩上,岛民们会趁着这个时候,带上铲子和桶去挖,或者是捡点龙须菜,也算是给家里添点菜。”

越是听,姜琴和顾一宝的眼睛就越亮。

这对从小生活在内陆城市的人来说,可太新鲜了。

虽然离礼拜天还有三天呢,但在饭桌上,姜琴已经开始琢磨是去供销社买水桶和铲子,还是去隔壁邻居家借一套了。

下午顾一宝去育红班的时候,还特意在爸爸带回来的那堆画本里选了一本讲述老人出海捕鱼,和一条大雨在海上搏斗故事的画报。

出门前,还不忘跟妈妈说:“明天王老师说要学农,要吃忆苦思甜饭,我们都要自己带,中午不能回来,就吃自己带的忆苦饭。”

姜琴还真不知道忆苦饭是什么。

以前她在江省上学的时候,也没有这个。

她都不知道,顾兆就更不可能知道了,他以前都没关注过这些学校的事。

顾兆上学的时候,还是十几年前,那时候哪还用忆苦啊,村里人的日子就没有不苦的。

“没事。”姜琴没当回事,“等下午我去找王姐问问,实在不行,我去育红班问一宝老师去。”

要找王娟,也不能大中午去找。

这十二点一点的,没准人家就在睡午觉。

等到顾兆和顾一宝吃了午饭,又睡了个午觉起来,各自出门,姜琴先把从妇联带回来的报纸和文件袋给拿出来。

她知道自己是第一回画妇联的板报,也不托大。

先在纸上把基本框架定好,再往里面填内容。

连着一个多小时,她都把时间花在了梳理报纸和文件内容上。

最新的妇联相关政策,报纸上和妇女儿童相关的人事物,她都一一摘抄下来,按照时间排列好。

哪些是已经过了时效的,哪些是现在家属区的妇女同志们最需要知道的。

这些政策方针的选择反而是最简单的。

难的是除了政策方针以外的内容。

之前姜琴看那板报上,就是一篇歌颂妇联工作的文章,一共也就三四百字,看着洋洋洒洒,实则没什么具体内容。

要是姜琴求稳,或者是偷懒,自然也可以这么来一篇。以她现在的文笔,不说写得多花团锦簇,但她自信能比那篇强一些。

但她现在要站稳脚跟,这样四平八稳的文章就不在她考虑范围内了。

因为自己就在准备一本长篇儿童文学,她下意识的思考方式也在往孩子身上走。

本身妇联的责任就也包括了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

加上刚下顾一宝说的学农和忆苦饭,也给了姜琴一点灵感,她很快就在信纸上写下几行字。

刚准备再看看时间呢,就听得外头传来熟悉的声音。

王娟是人还没到,笑声先进门。

“小姜妹子,在家吗?”

姜琴赶紧从屋里迎出去。

王娟很干脆说明来意:“我家乐欣说学校要搞学农,明天要带忆苦饭,我想着你家一宝虽然是育红班,但应该也要搞,就来问问你,要不咱两家一起准备?”

简直是及时雨。

姜琴赶紧点头:“我才刚想着去你家里问问你,这忆苦饭怎么做的,没想到你就先来了。”

又问她:“王姐,这忆苦饭要准备哪些食材?我看看家里有没有,没有的话还得去菜站买。”

王娟说是问,其实她心里也知道,姜琴八成是会答应下来的。

毕竟姜琴家里连灶都还没砌好呢。

王娟:“忆苦饭说白了就是萝卜缨子和米糠煮的糊糊,但是单就忆苦饭吃不饱,我一般还会给乐欣带两个二合面馍馍。”

又道:“这些东西我那都有,你就别拿了。以前我都是跟张玲子一起蒸,两家分分,这不,张玲子不在,我一个人蒸一锅馒头也吃不了,想着你家的灶还没砌好,这才想找你一起。”

王娟这么说,姜琴也不能真什么都不拿,占人家的便宜。

谁家的粮食不金贵。

她想了想,从柜子里舀出几碗白面:“萝卜缨子和米糠我这没有,临时也不好买。就厚着脸皮蹭一下王姐的,但馒头还是用我家的面粉。”

王娟赶紧要拦:“不用,哎呀真不用,就一点馒头。”

姜琴:“王姐要是这样,那我就连王姐家的灶和柴火都没脸用了,没这样占人便宜的。”

她的语气很坚持。

王娟到底还是退了一步。

无奈笑道:“行吧行吧,就用你的面粉,行了吧。”

说是这么说,但王娟心里还是舒服的。

自己大方是自己的事儿。

但有人领情还主动分担,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主要是前几年,她都习惯了张玲子占她的便宜。

就像是这每年的忆苦饭。

几乎每年都是张玲子拿着萝卜缨子和米糠来找她一起做,那自然的,二合面就得王娟来提供。

但想也知道,二合面是要比一点萝卜缨子和米糠要贵的。

只是碍于两家是邻居,两家男人又是一个营的老战友,关系也好,加上张玲子也就是习惯性占点小便宜,大错还是不会犯的。

王娟这么几年下来都习惯了。

如今遇到个姜琴这样不愿意占人小便宜的,王娟对姜琴的态度都更亲近了些。

既然提到张玲子了,王娟嘴也没闲着。

等姜琴推着婴儿车到了王娟家,两个人一边洗萝卜缨子,王娟一边就道:“说是忆苦,我中午接到张玲子的电话,她在外面那养殖场才是真苦呢。”

姜琴有些诧异:“她们不是今天才去吗?第一天就开始干活了?”

王娟摆摆手:“一言难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