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 > 第678章 姜燕妮来了

一时间,学还没放呢,一些听到消息疼孩子的军嫂就聚集到了学校。

育红班和小学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开了一大一小两个门。

如今两个门都被军嫂们给堵得严严实实。

对军嫂们会有这样的反应,老校长他们这些一大早开会定下特训班名单和章程的人,倒是也有数。

因此早就跟学校老师和门卫沟通过处理方式。

眼见着学生们要放学了,这些军属们还堵在门口,她们倒是不敢直接闯进学校里去,但几个门卫师傅可就逃不掉了。

好在他们也得了老校长的嘱咐,在军嫂们的逼问中,终于还是解释道:“老校长说了,这只是第一批特训班的学生,接下去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

并且直接点明了,这选的第一批都是“体力强健,精力充沛”的孩子。

这当然是修饰过的话了。

谁不知道,这第一批选进特训班的十六个学生都是各个年级出了名的熊孩子。

但,换个角度来说,这话也属实没错。

要不是在同龄人中体格更健壮,性格也更闹腾,恐怕都成不了熊孩子,就被压制了。

这帮来堵门的军嫂里除了一小部分是真觉得自家孩子千好万好哪里都好,大部分还是对自己孩子闹腾的程度心里有数的。

来闹一闹,也是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

毕竟是当妈的,自己孩子再熊,她们自己回家去骂几句打几下都没事,可要是让外人给扣个“不服管教”的帽子,这帽子还是自己男人的领导扣的,往后还哪有什么前程。

如今老校长这话一出,也算是给大家一个台阶下。

大家也就很给面子地不闹了。

刚巧此时放学铃敲响,一大帮孩子从教室里蜂拥而出,来堵门的军嫂们索性就当自己是来接自家孩子的,一个个在不算太宽敞的校门口翘首以盼。

同样在接孩子的,还有在码头翘首以盼的王娟。

远远看到海上朝着码头驶来的轮渡,王娟就忍不住踮着脚,向着轮渡的方向招手,还没看到人呢,眼眶就红了。

天知道,她上回看到儿子,都是一年前了。

虽然在知道是小姑子陪着儿子来的时候,王娟心里还是很膈应,但再膈应,也被儿子往后能在自己身边养着的喜悦盖了过去。

而此时,不算大的轮渡上,坐在两边的人正“相谈甚欢”。

一手揽着小侄子,看着坐在边上的瘦削女人笑道:“燕妮姐,一会儿船靠岸了,你有人来接吗?”

姜燕妮眼底闪过一丝不满。

经过这小半年和前夫方勇军的离婚纠纷,再加上娘家没一个支持她跟前夫离婚的,姜燕妮原本丰腴饱满的身材瘦下去很多,脸色也有些憔悴。

但这一点都不一样她心里的自得。

重生啊!

自古以来,谁能有她这样的好运道。

姜燕妮嘴上不说,但心里只觉得自己是被上天宠爱的天之骄女。

在这种情况下,她哪里还能瞧得上别人。

要不是现在她还没跟那个有大前程的妹夫见上面,身份上还是个没工作的离异妇女,她都恨不得鼻孔朝天看人。

但即便困于身份,姜燕妮抚了抚身上笔挺的的确良衬衫,看着面前穿着老土的一大一小两个人,她言语间也丝毫不掩饰其矜傲。

“金凤妹妹,我刚刚不是跟你说了,我这回来是给我妹妹和妹夫一个惊喜,既然是惊喜,哪里还会有人提前来接。”

姜燕妮自己觉得自己语气没什么问题。

毕竟她从小在娘家就被宠着,哪怕是她爸早死,她妈带着她二婚,在新的家里,她也被她妈捧在手心。

家里三个孩子,虽说在她继父跟前,她的地位肯定不及大哥,但继父毕竟工作忙,家里家外还得靠她妈忙活,日常生活上,姜燕妮嘴上不说,心里还是知道,到底是自己活得最滋润。

等到家里三个小孩都长大了,面临下乡的危机,她妈也是以最快的速度就把她小妹的名字给报了上去。

哪怕是结了婚,方勇军是方家小儿子,俗话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方家三代同堂,方勇军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头两个姐姐一个大哥,自然非常受宠。

方家老爷子还是省里第一机械厂的七级工,是机械厂实打实的金疙瘩,哪怕是退休了,也还是被厂里返聘回去,还不用他干什么活,平时的工作就是带几个徒弟,顺便在厂里坐镇,万一遇到什么技术问题,他能最快解决。

方勇军的亲爹和大哥都在机械厂上班,虽然他们俩技术一般,但有老爷子在,方家条件实打实的不错。

姜燕妮能和方勇军结婚,还多亏了两个人是小学和初中的同学,姜燕妮又长得明艳,方勇军从小就喜欢她,长大了也执意要娶她,要不然以两家的家庭背景,姜燕妮是怎么也嫁不成方勇军的。

结婚后,虽然婆婆对她的态度不冷不热,但看在小儿子的面子,也不会对她太苛责。加上婚后一年,她就有了孩子,十月怀胎后,生下了方家第三代唯一的孙子。

这下可好,小儿子,大孙子,全出在方勇军这一房。

可想而知,姜燕妮婚后的日子能有多舒坦。

对当时的姜燕妮来说,可能唯一的不舒坦,就是在住上。

方勇军是小儿子,哪怕结了婚,家里还给他弄进机械厂上班了,但不管是他爸妈还是爷奶,都不舍得叫他搬出去住,所以方家三代就都住在机械厂分配的筒子楼里。

房子一共九十平,这面积自然要比姜家房子大,也是筒子楼里面积最大的房子了。

奈何,方家人多。

方老爷子和老太太老两口一辈子生了四儿一女,奈何只活下来一儿一女,儿子就是方勇军的亲爹,女儿生来残疾。

老太太心疼闺女,顺着闺女的想法,也没催闺女嫁出去,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

方父方母又生了两儿两女,长子方勇国早就结了婚,有三个闺女。

大女儿嫁到了外地,几年才能回娘家一趟,这且不说。

二女儿却是结婚没几年,丈夫就意外去世了,最后带着两个女儿回了娘家,一住就是七八年。

小儿子方勇军如今又结婚,有儿子了。

这一家十六口人,有大有小,有男有女,就生活在这个九十平的房子里。

可想而知,就算方勇军再如何受宠,也顶多是在钱财和生活物资上宽裕一些,但在住房上,方勇军也顶多是比家里其他人好一点,不用住在布帘子隔开的“房间”里,而是能住在方父另外搭建的阁楼上。

这种阁楼严格意义上说是违规建筑。

但这年头,家家户户住房都紧张。

别说是一个阁楼了,但凡是你敢搭敢住,又没挡着别人家的光,就是往上搭三五层,都没人管你。

姜燕妮和方勇军住在阁楼里,好歹还算是个单独隔开的房间,能隔点音,还有自己的**空间,比在娘家要和妹妹姜琴住上下床的条件好多了。

姜燕妮心满意足,在重生前,也的确一直自满于自己生活的优渥,尤其是对比妹妹姜琴插队下乡,听说还破罐子破摔,刚下乡一年就嫁给了个当地人。

如果没有重生这件事的话,姜燕妮的语气可要比现在更高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