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181章 轴承和开花弹

原来这两个大炮的炮身,炮架,就连车轮都是可以轻松拆开的。

怪不得叫野战炮呢,这种设计可真是方便了火炮的远距离运输。

短距离移动火炮又可以直接拉动炮架,炮架上有两个大大的车轮,非常方便战时的火炮移动。

不过,炮架上的两个车轮战明明是好好的,为什么要叫拿破仑?

难道是因为轮内一条条用来支撑的辐条,凑在一起后车轮有一块块的大空间,看起来像是破的?

东家讲解完,留下一些资料和一大堆各种型号的轴承后就离开了。

孙济文和九位同僚很是心痒痒的开始研究起东家所说的轴承来。

东家留下的轴承做工真精巧,一颗颗精细平滑的铁珠子被固定在两个铁圈内,转动起来竟然会如此丝滑,这可真是个好东西。

这东西要安在车轮上,大炮移动起来可就省力多了。

除了轴承,东家留下的各种资料也是让孙济文长了见识。

一套全新的技术铁坯铸炮技术,这种铁坯铸炮技术,铁坯模型可以重复使用,省去了铸模时间,让铸炮速度大大加快。

而且这种新铸炮技术造出的铜炮炮身上没有蜂窝气孔,质量要远远好于泥型铸造法或失蜡法制模法铸造的铜炮,不但提高了铸炮的成功率,而且还降低了成品炮的炸镗概率。

除了铁坯铸炮技术,还有一种铁芯铜体铸造法。

这种方法巧妙地利用铜的熔点(1083℃)远低于铁(1538℃)的物理性质,先制作铁胎,冷却后再以模型浇铸铜壁。

与传统的铁炮或铜炮相比,铁芯铜体炮的管壁更薄、重量较轻、花费较少,且耐用性得到提高。

这种铁芯铜体铸造法其实是明末中国的一项发明,吴三桂于崇祯十五年(1642 年)捐资铸造的“定辽大将军”大炮就采用了这种技术。

在清朝中后期,由于统治者的保守和封闭,火器制造技术整体发展缓慢,对铁芯铜体铸造法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不像明末清初那样重视,大明灭亡后这种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明末龙国的铸造技术其实并不落后于西方的,龙国真正走向没落,还得是满清的闭关锁国。

除了这些新奇的铸炮技术,孙济文还看到了一种新奇的开花弹技术。

东家给出的两种野战炮主要发射弹种为实心弹,散弹,开花弹。

实心弹,散弹孙济文很熟悉,都是一些很常见的火炮弹丸。

不过开花弹孙济文就只是听说过,但从未真正见过了。

所谓开花弹,就是被大炮射出后可以爆炸的大炮炮弹。

与靠冲击力杀伤的实心弹不同,开花弹依靠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弹壳碎片杀伤敌人,完美解决了实心弹打的远却杀伤面积不足,散弹杀伤面积够大,但攻击距离却不足的缺点,大大提高了火炮的杀伤力。

不过这种开花弹技术只掌握在大明的少数精锐炮兵手上,从不外传。

据说这种开花弹技术似乎是要在大炮发射的时候分别点燃炮弹的引信和大炮的引信,炮弹和射药之间还要垫上层层阻隔物,操作十分复杂。

东家给的资料里竟然也有开花弹的详细技术,这让孙济文很感兴趣。

仔细阅读了一番东家给的开花弹资料之后,孙济文明白了东家给的开花弹跟大明军队掌握的开花弹技术根本就不是一种。

东家给的这种开花弹中间是一个装药筒,装药筒外面是一层堆叠平铺的小铁块,然后再在这层铁块外面套上一层布满凹槽的铸铁外壳。

之后再在外面套上一层模具,浇筑上一层铅,铅是一种高密度金属,并且还具有熔点低,易加工等优点,而且相对柔软的特效,可在与目标碰撞时发生变形,增加炮弹与炮膛的接触面积,提高气密性。

将铅外壳加工成适宜火炮孔径的尺寸,然后再给成型的炮弹药室内壁填充火药,做好封装,预留延时引爆装置安装口。

接下来的延时引爆装置才是开花弹的精髓,延时引爆装置是一种慢燃引信装置,外面环绕六根慢燃火药柱,防止出现哑弹情况。

火药柱顶端中央是一个精巧的打火石点火机关,打火石机关的触发方式是压力触发。

炮弹出膛的压力会使延时引爆装置内的打火石落下点火,引燃环绕在四周的六根慢燃火药柱。

延时引爆装置上还有一个安全销,开花弹在填装之前需要先拔下安全销,打火石点火机关才能被触发,可以有效保护开花弹被误触。

这种开花弹的使用要简单很多,只要拔掉安全销,剩下的发射过程就跟普通实心弹的发射过程是一模一样的。

发射出去造成实心弹杀伤力的同时,落入敌阵还能开花爆炸,造成二次大面积范围伤害。

从开花弹的制造工艺上,孙济文就已经能想象这种开花弹的威力了,密密麻麻堆叠平铺在一起的小铁块一旦炸开,简直就是一个杀人利器啊。

只是想想那个画面,孙济文就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战。

陈平安给出的开花弹资料,是19世纪后期英国在战场上使用的一种很成熟的开花弹。

两种野战炮也是漂亮国南北战争时期很成熟的轻、重两种类型的野战前装火炮,几乎就是早期野战前装火炮的集大成者。

这种野战火炮的重量和杀伤力都比较适合。

陈平安在这个时代面对的战斗大多数都是和步兵、骑兵的敌人进行野战。

无论是农民军的流贼还是满清鞑子,血肉之躯面对可以快速移动的野战火炮,下场可想而知。

6磅炮打人,12磅炮攻城,只要这两种大炮成型,有车轮辅助移动的这两种大炮将是护商队的又一个杀手锏。

炮匠们被安顿好的第二十天,赵满仓启程下江南,这一次前往江南,赵满仓是跟着刘瑞谦一起南下的。

江南可是东林党的老巢,去江南开拓肥皂市场,就好比是回自家门口卖东西一样,绝对是轻松又简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