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292章 搜集造船木材

1640年:郑芝龙因功升为福建总兵官;同年,与荷兰签署关于对日贸易的协定.

1643年:据《长崎荷兰馆日记》记载,明朝商船到岸总值中郑芝龙的份额占到80%。

好吧,这就是大海枭郑芝龙崛起的整个过程。

陈平安这会儿所在的时间点是崇祯五年七月十八日。

也就是1632年7月18。

明年,1633年,也就是郑芝龙在海上击败荷兰人的时间点。

陈平安又具体的查了一下,1633年7月12日,荷兰人突袭厦门,10月22日,双方在料罗湾海战,郑水师获胜,自此荷兰人不敢再随意入侵。

还有一年时间呢,也不知道自己的蒸汽动力海船能不能成功量产。

陈平安记得自己安排海船研究所那边开始研究蒸汽动力海船的时间点,是在崇祯五年(1632年)三月初。

当时王景洪给出的承诺是一年之内,给自己研制出700吨排水量的平安号蒸汽动力海船的。

这都三四个月过去了,也不知道海船研究所那边搞的怎么样了。

当然,即便王景洪能按时造好平安号蒸汽动力海船,但想要量产的话,好像也来不及。

毕竟,明末这个时期,想要造好一艘海船,怎么也得需要一两年时间的样子啊!

看来是不能等蒸汽动力海船了啊!得先组织一个大型的风帆海船舰队,明年郑成功和荷兰人开战,自己怎么也得插上一脚。

想到就干,陈平安立马给登州那边发去命令,接下来一段时间,登州那边主要就是发展水师。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这会儿郑芝龙手下大大小小的各种船只得有千余艘。

陈平安要是想跟郑芝龙一较高下的话,就得组织出一个规模超过千余艘的海船舰队来。

陈平安之前已经是了解过了,一艘福船的造价大约是500到1000两之间。

陈平安要是想搞出一个千艘的福船大舰队来,就得花费50到100万两的白银出来。

好吧,这些钱,陈平安自然是能拿出来的,但会大大拖延陈平安手下其他产业的发展进度。

最关键的是,想要造出这么多船出来,需要的可不仅仅是银子。

明末造一艘大海船所需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一般情况下,想要造出一艘合格的大海船,大概需要一两年时间。

这个时间主要浪费在了木材的准备上,需选用储存数年、含水量20%以下的干燥木材,冬季砍伐储备后,再慢慢造船,让框架和外壳自然干燥,这一过程就需耗费不少时间。

若遇到战时等紧急情况,使用干燥程度不够或质量稍次的木材,建造一艘大海船则需要的时间就少多了,只需要6个月左右,但这种船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几年时间就可能腐烂。

这是陈平安通过无线电,联系登州军营那边,造船老师傅所说的造船经验。

当然,这都是说的造大福船,要是造小福船,亦或者是更小的沧海船、仓山船,只要木材足够,所需的时间更短,三四个月就能造出一艘来。

问来问去,陈平安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节约造船时间,关键点还是在合格的木头上啊!

没的说,海上实力必须发展,陈平安立马开始联系自己的人脉关系,开始整个大明搜罗合格造船木材。

要说到人脉关系,整个大明,陈平安要说第一,就没一个人敢说第二的。

肥皂香皂所销售之地,每一地的父母官都是陈平安利益链条上的人脉。

发动这些父母官给自己在当地找木材,那绝对是一件小事情。

除了肥皂利益链条上的关系,陈平安还有棉纺织行业利益链条里的关系,发动各地的大商人,给自己找木材,那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情。

再然后就是找首辅周延儒了,虽说找木材这种事情,发动周延儒这个大佬,有点大材小用,但是吧,趁着能用,不管大事小事,必须得往死里用。

历史上,周延儒在明年的六月可是因为党争,被温体仁搞没首辅职位,要下台了的。

这个时空,虽然因为跟自己一起做纺织生意的关系,周延儒并不太缺钱了,但贪污金钱方面仅仅是周延儒被下课的一个原因,其他原因,并不影响周延儒被下课。

况且,周延儒不太缺钱,他就不会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了吗?

不可能的,大明朝的官员,即便是地窖里塞满了银子,他们也狗改不了吃屎,还是会继续贪污的。

所以说,趁着周延儒还能用,那就必须往死里用。

陈平安给周延儒修书一封,言明自己要开辟海上运输线路。

大量布匹的漕运、陆运价格还是太高了,必须得开辟新的运输路线。

希望周延儒能出点力,把除了山东之外,官方储备的造船木材,造船工匠等等,都送到登州去。

当然,无论是木材还是工匠,陈平安这边都出钱买。

这点小事儿,对于周延儒这个首辅来说,那都不是事儿,官方各地仓库里放着吃灰的造船木材多的是。

况且周延儒还可以直接以登莱需要发展水军为由,直接冠冕堂皇的下令调集各地资源。

有了冠冕堂皇的名义,再加上陈平安出点钱,全国各地仓库里放着的上好木材,源源不断的开始往登州运输。

除了木材,大量的木匠,造船工匠也是源源不断的开始支援山东。

全国的力量一旦动员起来,陈平安可以得到的成品干燥木材绝对是海量的。

当然,需要花费的白银也绝对是海量的。

但是吧,陈平安并不太想自己花钱买这些木材。

虽然单单肥皂生意和纺织生意,每月就能给陈平安赚到一百多万两白银,

但陈平安每月赚的多,花的也多啊!

不管是平安城的建设,松江府第二座登州城的建设投入,军费开支,装备研究和制造,大量买地以及屯田支出,以及从外地大量收购马匹、粮食各种原材料等等,哪哪都花钱。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