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301章 新竹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第301章 新竹

作者:奋斗的蜗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22:35:46 来源:书海阁

赵勇: “大人,这里有条小河经过,往南面走三四公里左右的山里,有大批的石灰石矿,而且这片平原附近还有大量的黏土,水源和建城的材料都不缺,这里离岸边也近,您看在这里建城合适不。”

石灰石和黏土可是制造水泥的原材料,而且黏土也是用来烧制红砖的主要材料。

只要在这边先建好砖窑,水泥窑,建城的材料也就立马有了。

陈平安打量了一番四周的环境,很是满意的点点头:“这里的环境很不错,咱们的据点就建在这里吧,这里的土着不是称呼这边叫竹堑吗?既然我们来了,那咱们就先改个名字,从今天开始,这处新据点的名字就叫新竹。”

赵勇:“新城新气象,大人这名字起的好。”

得到陈平安的命令,手下士兵们立马开始忙碌了起来。

赵勇带领着泥瓦匠们找到黏土和石灰石矿所在地,开始建设砖窑,石灰窑,以及水泥厂。

登陆的士兵们则是开始整理物资,搭建临时军营,辅助泥瓦匠们开始施工。

六艘大船把人员和物资都卸下之后,便立马返航,继续回登州运输新一批的士兵和物资去了。

六天后,第二批48个连5184名士兵和大量物资到达,这下子,陈平安在新竹的士兵已经达到了88个连9504人。

近万人队伍,在台湾这个地方,不管谁来攻击,陈平安也有信心立于不败之地。

有了底气,陈平安安排的行动也开始大胆了起来。

陈平安立马开始让士兵们在平原和山地的过渡区域清理出了一条防火隔离带,然后就一把火把整个平原上的枯草全部点着。

大火烧在整个平原地区整整烧了两三天,在广阔的平原上烧出一片遍地焦黑的空旷土地出来。

经过烧荒过后的平原,一方面土地会更加的肥沃,燃烧后的草木灰是天然肥料,含有钾、钙、镁等多种矿物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后续农作物的生长。

另一方面,烧荒在一定程度上能清除土地表面的杂草、害虫和病原体,减少杂草与作物争夺养分,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至于说某些专家说烧荒会造成空气污染,陈平安呵呵一笑。

哪个专家要敢在明代这个时空,当着陈平安的面说什么烧荒会造成空气污染,陈平安绝对会让他试试满清十大酷刑爽不爽。

这成片的焦黑平原土地,将是陈平安在台湾开垦出来的第一片良田。

运输士兵和物资的蒸汽战船早已经再次返航,下一波运输而来的,将不再是士兵,而是拖家带口的农民。

早在先遣队在台湾侦查好落脚点后,陈平安就已经开始筹备移民台湾的问题了。

台湾绝对是一块风水宝地。

台湾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较高,热量充足,降水充沛,这样的气候条件很适宜水稻生长,在台湾这边种植水稻可以做到一年两熟至三熟。

只要把整个台湾给占下来,这片区域产出的粮食足够养活一两千万人轻轻松松。

而且,只要陈平安能把台湾给占下来,就可以实现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

有了台湾这块地盘保底,陈平安接下来无论怎么折腾,那都是可以后顾无忧的。

所以,台湾将会是陈平安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攻略的主要目标。

新竹这片土地上的大火刚刚熄灭,第一批来自大明的移民就登陆到了这片大陆。

第一批移民之所以会来的这么快,那是因为这批移民是从松江府那边过来的。

驻扎在松江府的冯木头,在得到陈平安要求他组织一批会种水稻的农民,送到台湾教习种植水稻的命令后,便立马在松江府开出2两白银每月的重金,还包吃包住,招募会种水稻的农户,到小琉球去教习别人种植水稻。

好家伙,2两白银一个月招人种地,还包吃包住,这么好的待遇,松江府的农户简直就要疯了,纷纷争先恐后,争着抢着要报名。

不过陈平安只让冯木头征集2000人。

这两千人,主要是让他们教习来自山东的农户如何种植水稻。

来自山东的佃农才是开发台湾的主力军。

陈平安如今在山东各地有着大量的田产,由于给陈平安种地的待遇好,名声打出去了,很多农民甚至都愿意带地去投奔陈平安。

现如今,整个山东,聚集在陈平安名下的佃农根本用不过来。

陈平安在山东下令组织佃农出海到小琉球种植水稻后,立马就有大批的穷苦农户报名。

经过初步统计,第一批愿意出海种田的农户就有3万多人。

好吧,这么多人,也足够陈平安消化一阵了。

而且,这些来自山东的佃农,还都是不需要银子的,只需要管一下众人初期登陆台湾之后的口粮,剩下的酬劳,就是佃农们留下每年收成的4成就可以。

四六分,这是陈平安手下佃农们的固定分成。

山东有大量不需要花钱的佃农可以用,需要花钱的松江府佃农自然就不需要太多了。

不过山东的农户在山东都是种植小麦的,不会种植水稻。

台湾的气候温暖湿润,水量充沛,种水稻绝对要比种小麦收成高得多,自然就需要给山东的佃农们找一些会种水稻的师傅了。

来自松江府的佃农,就是师傅的角色。

等来自山东的佃农们学会了如何种植水稻,这些师傅们的任务也就算是完成了。

当然,如果这些师傅们以后也愿意继续留在台湾给陈平安当四六分成的佃农的话,陈平安也高兴。

其实,在台湾给陈平安当佃农,收入一点都不低。

明代江南地区稻谷亩产达2-3石,有地区可达5-6石。

台湾地区的气候更适合水稻生长,产量肯定会更高。

取一个平均值,就算台湾地区稻谷亩产是3石。

明末一个农民家庭(以夫妻为主要劳动力),大概能种植10-30亩水稻。

差距如此大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与技术,在明末时期,铁犁、牛耕等是主要生产工具,只要有牛有犁,一个家庭打理个二三十亩田地不在话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