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31章 建军营和波特兰水泥

为了训练的时候不扰民,训练场地的选择特意离的村子稍微远了一些。

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平整出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场地,然后就是雇佣泥瓦匠在这边盖房子。

厨房,饭堂,宿舍,围墙,各种基础建筑都得规划上。

为了尽快把军营的雏形弄好,十里八乡的泥瓦匠都被陈平安给雇佣了过来。

泥瓦匠们也有自己的圈子,谁的技术好,谁的本事大,大家几乎也都是有共识的。

众多泥瓦匠聚集在一起,陈平安让他们自己推举出一个最有威望的人做领队。

最终一个叫张八顺的人被推举了出来。

这张八顺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他身材魁梧,肩膀宽阔,仿佛能扛起千斤重担。

一双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透露出沉稳与坚毅。他的额头布满了深深的皱纹,那是岁月和劳作留下的痕迹。

头发略显凌乱,夹杂着些许白发,却丝毫不减他的干练。

他的手掌粗糙而有力,上面布满了老茧,一看就是常年从事泥瓦匠工作的人。

他身着一套朴素的蓝色衣服,虽然有些旧了,但却十分整洁。

腰间系着一条宽麻绳腰带,上面挂着各种工具,走起路来叮当作响。

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朴实而可靠的气质。

搞建设这种事情,泥瓦匠肯定要比陈平安这个门外汉更有话语权。

于是陈平安就把要建一座兵营的事情,给张八顺说了一下。

对于陈平安这么大胆子要搞什么兵营,张八顺只是惊讶了一下,但一点都不心虚。

这年头,整个莱芜治下的农民家家户户几乎都在做贩私铁的杀头买卖,所以大家对于犯法的事情都很能接受。

只要有钱拿,别说建军营了,盖个皇宫他也敢干。

“二爷,军营这种事情好说不好听,以后咱们对外就说建个养家丁的院子怎么样?”

陈平安笑着点点头,这个张八顺还挺有想法的。

“行,那以后就叫家丁院子。”

张八顺:“二爷,您打算要建一个容纳多少人的家丁院子?”

陈平安:“暂时是100人,后期的话最好能容纳1000人同时吃住训练。”

“士兵营房的话最好是适合六人一间房生活,还有就是先把食堂、厕所建好,回头咱们这些人吃喝拉撒都得先有个地方,还得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不然一下雨军营就有积水可不行,其他的我就不懂了,你看着设计就好。”

有了要求,张八顺立马组织人手讨论设计了一番。

很快几套设计方案新鲜出炉。

听着张八顺详细把所有设计方案都讲解了一番后,陈平安最终选择了造价最贵的一套方案。

最贵的一套方案,整个家丁院子的建筑都是用青砖和三合土。

用好的材料,建筑物和围墙的设计也会很坚固,能够有效地保障军营的安全。

而且这套方案中对厨房、饭堂、宿舍等区域的布局十分合理,既考虑了坚固实用性,又兼顾了美观性。

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费银子,这样一个可以容纳1000人的军营建好,光是材料费大约就得需要1000两白银左右。

不过陈平安对这个方案非常满意,他当场拍板决定按照这个方案进行建设。

这1000两白银的材料费中,三合土的成本就占了一半多。

三合土是用三种主材料混合配制而成的一种建筑材料,效用类似于现代的水泥。

而这些材料其中有一种就是糯米,因为糯米是属于比较粘稠的一种食物,在建造城墙时,人们用糯米和熟石灰等混合成特殊的混凝土,使得这种混凝土非常的粘稠好用。

用它作为粘合的材料,就非常实用和牢固,然而糯米在当时也是一种粮食,这样大规模的运用在建造上,无疑成本太高。

虽然1000两银子,对于已经有4万两银子储备的陈平安来说并不算多,但军营陈平安不可能建一个。

甚至后期不仅仅是军营,陈平安或许还得建一座城。

所以三合土这种造价高昂的粘合剂,必须得淘汰。

于是陈平安又回了一趟现代,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是找出了一套把如何在明末大规模制造出水泥的资料。

那就是波特兰水泥。

波特兰水泥的制作方法和原料获取都很是简单,主要原材料包括石灰石和黏土或粉土(铁铝硅酸盐)。

第一步,将这些原材料需要均匀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材料磨至细度小于75μm,以便于后续的化学反应。

第二步,加热:将磨细后的原材料送入水泥窑中,加热至1400~1600℃。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原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硅酸钙、铝酸钙和铁铝酸钙。

第三步,熟料的形成:在窑内温度最高的部位,液相中开始形成硅酸钙、铝酸钙和铁酸钙。当原料下降至窑底部最后一段距离时,温度迅速降低,出窑后即得熟料,熟料呈深色块状,直径为6~50 mm。

第四步,熟料的冷却与混合:熟料冷却后,与适量石膏混合粉磨至粒径小于10 μm或更细,掺石膏的目的是为了调节水泥的早期水化速度。

波特兰水泥的制作过程不仅简单,而且原材料都很廉价。

通过精确的温度控制和化学反应,就能生产出来具有优良建筑性能的水泥,非常适合明朝这个从未生产过水泥的时代。

把生产波特兰水泥的详细步骤以及水泥窑的详细图纸全部整理好。

当然,既然回来一趟,再回明代的时候水晶空间也不能浪费,陈平安又买了几十套防刺服装满。

穿越水晶的冷却时间一到,陈平安立马穿越回了明朝。

有了详细的水泥窑图纸和大体的窑温指标,张八顺很快就带人把水泥窑给建了起来。

石灰石和粘土都是极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张八顺就有大量进货的渠道。

陈平安只需要出银子,大批量的石灰石和粘土就被送到了小北冶村这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