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384章 抢劫计划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第384章 抢劫计划

作者:奋斗的蜗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22:35:46 来源:书海阁

陈平安指着地图对余大成道:

“关宁锦防线这边,咱们佯装重建大凌河城,东江镇那边,咱们直接围困一直停在复州和永宁的鞑子援军。”

“然后再派出精锐骑兵,进入鞑子复地进行烧杀抢掠。”

“多管齐下,给予鞑子一次重击,相信鞑子收到消息,很快就会撤回关外的。”

余大成感觉陈平安的计划有些冒险,陈平安竟然要进鞑子的复地进行劫掠?自从萨尔浒之战,后金崛起之后,主动进攻后金这种事情,大明可就一直都没干过了。

毕竟,如今后金无敌的凶悍之名早已深入人心,由不得余大成不担心。

“平安,咱们如此主动出击,会不会太冒险了?”

陈平安笑着道:“放心吧,余哥,咱们这次主动出击,不仅不冒险,还能大胜一场,余哥你就等着陛下赏赐咱们吧。”

余大成一听到能大胜,有赏赐,瞬间就来了精神:“哦?为何?”

陈平安笑了笑,指了指大同和宣府位置道:“如今皇太极正带着后金和蒙古的主力在这边劫掠,后金腹地的兵力空虚已经成了必然。”

“这一点,从南关、金州、望海堡,红嘴堡接连被咱们东江镇拿下,皇太极却只派了5000铁骑和先后两次的总共五万步卒前来支援就能看出。”

“这次过来支援的后金兵力,只是龟缩在复州城和永宁城不出,更是证明了后军的色厉内荏。”

“后金这会儿要是真有兵力的话,他们哪里又能忍得下这口气,早就派兵攻打咱们刚占据的红嘴堡了。”

“既然后金兵力空虚,那么现在整个后金境内就是咱们的主场。”

“目前咱们手里有马匹三万,可以轻松组建一支一人双马的大规模机动骑兵部队。”

“只要咱们再派八万大军把复州城和永宁城一堵,留下一部分骑兵在后方侧翼,再派一队骑兵就完全可以肆意在后金腹地进行劫掠。”

“咱们这边一闹腾起来,老巢都要被炒了的鞑子能不立马回援吗?”

“只要鞑子快速回援了,这次阻止鞑子南下肆虐的功劳就是咱们的。”

听完陈平安的解释余大成哈哈一笑:“好好好,平安啊,既然后金兵力空虚,那咱们为什么要佯装重建大凌河城,咱们直接把大凌河城修建起来多好?”

陈平安:“余哥,这大凌河城不能修,真要是修了,等皇太极回援之后一定会跟咱们急。”

“咱们之后的目标是安安稳稳的移民屯田,这次只要尽快挫败后金南下的计划即可,其他的事情,咱们能不干就先不要干。”

余大成点点头:“对对对,咱们不能多生事端,接下来如何用兵,都是平安你说了算,咱们接下来的目的主要还是移民屯田。”

陈平安笑了笑:“余哥你赶紧给陛下写一封誓死骚扰鞑子后方,必定迫使鞑子回援的军令状,到时候等鞑子撤了,陛下也能体会到余哥的全全报国之心啊。”

余大成一听,哈哈一笑:“对对对,这报国之心必须得让陛下知道。”

余大成乐呵呵的去写他的报国之心去了,陈平安则是开始调动部队,准备北伐。

这一次占领山海关,除了那200多万两银子和那七万辽东士兵,最大的收获就是从辽东军处获得的一万匹精良战马。

再加上这一万匹战马,陈平安手里就有了4万精良战马。

陈平安估计,这会后金手里的战马数量也就只有四五万左右吧?

再加上后金收服的蒙古各部,加起来也就能有个三四万战马。

好吧,单论骑兵数量的话,陈平安手里能够掌握的骑兵已经是后金所有骑兵家底的一半了。

这一半还得是后金和蒙古各部的骑兵数量一起算,严格来说,蒙古这个墙头草其实随时都有反叛的可能。

崇祯七年,后金还未并未多次南下,成功劫掠到大量汉人的情况下,这会儿后金的兵种其实还是主要以骑兵为主。

其军队中骑兵比例能占到七成左右,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基本都是骑兵为主,汉军旗这会儿还未大规模发展起来。

历史上,后金这次的第二次南下劫掠,其实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两个多月而已。

这次的入关劫掠皇太极部队分兵四路,第一路进攻独石口,然后要进攻居庸关;第二路是进攻得胜堡,然后进攻大同;第三路进攻龙门口,也就是今天的赤城龙门所;皇太极本人率领第四路主力进攻宣化。

皇太极对这次军事行动很看重,部署严密。

他本来以为这几路同时向明朝长城发起进攻之后,很快就能得手,然后几路大军汇集到一起,南下太原。

可他万万没想到,由于第一次的入关,大明对宣府和大同两镇的守护工作提前做了很多的准备,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防止后金再次入关。

要是再让后金打到京城脚下,那可真就是在啪啪的打崇祯的脸了。

俗话说得好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还有三斤钉,大明朝真要是发狠,虽然野战不行,但搞一搞城防还是没问题的。

自从第一次被后金入侵打脸之后,大明可是在宣府、大同这边做了非常充分的战前准备,而且,面对后金的再次入侵,有过切肤之痛的本地守军作战也都非常的勇敢。

因此,皇太极的军队既没有如愿攻下龙门、赤城和宣化,也没有攻下大同,就更不可能实现四路会师的局面。

所以,皇太极看到没有办法继续南下,只能搬师撤出了长城。

应该说,皇太极军队第二次进攻长城,没有给明朝造成很大的打击。

当然,损失是肯定的,后金军队兵分四路,在宣府、大同地区及山西、河北北部往来穿梭,攻围大小城镇台堡无数,俘掠百姓、牲畜、财物不计其数。

不敢跟后金进行野外战斗的大明军队,也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和财物被后金给带出关外。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