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418章 无条件投降的荷兰人

第418章 无条件投降的荷兰人

“这,这怎么可能……”布劳威尔喃喃自语,声音颤抖。他从未想过,巴达维亚引以为傲的城防,在陈家军的炮火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范德伯格,你不是说有一个小时的考虑时间的吗?”

范德伯格也是一脸的着急,他不明白陈家军为什么会没到时间就发动攻击。

不过,很快两人也就明白了,因为陈家军在第二轮炮击过后,就停止了攻击,六艘巨舰又缓缓的退了回去。

好吧,这就是在向整个巴达维亚城发出警告。

范德伯格神色凝重,他走到布劳威尔身边,急切地说:“总督大人,不能再犹豫了!要是不投降的话,巴达维亚城将被彻底摧毁,我们所有人都将性命不保!”

布劳威尔赶紧的点了点头,内心那最后一丝侥幸早已经是荡然无存。

就陈家军炮舰那攻击距离,只能被动挨打的巴达维亚城根本就不可能守住。

布劳威尔立即把手下的军官们召集了起来,把陈家军要求无条件投降的事情给说了一下。

众军官们虽然不甘,但事实胜于雄辩,刚刚的那两波攻击,至少摧毁了60门岸防重炮,照这个炮击效率,巴达维亚城在人家大炮下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只有军官们沉重的呼吸声。

许久,一位年轻的军官猛地站起身,一拳砸在桌子上,怒吼道:“难道我们就这样窝囊地投降?荷兰的荣耀何在?”

然而,回应他的是一片沉默,其他人都低着头,神色黯然。

布劳威尔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荣耀固然重要,但此刻我们若盲目抵抗,换来的只是将士们的性命不保,看不到胜利的抵抗是无意义的,保存实力,保住性命,我相信议会会出赎金把我们赎回去的。”

众人听后,心中满是无奈与不甘,可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最终,在一片压抑的气氛中,军官们纷纷点头同意投降。布劳威尔立即安排人升起白旗,同时,范德伯格主动请缨,前往陈家军舰队传达投降的意愿。

当范德伯格乘坐小船靠近陈家军舰队时,他的心情无比复杂。一方面,他庆幸自己避免了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减少了荷兰人的伤亡;另一方面,他又为荷兰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就此终结而感到悲哀。

登上旗舰,范德伯格见到了陈平安。陈平安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平静,眼神中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范德伯格恭敬地跪倒在地,呈上投降书,说道:“陈将军,我们总督决定接受您的条件,巴达维亚愿意无条件投降。”

陈平安接过投降书,随意地翻看了几眼,然后抬起头,目光扫过范德伯格,淡淡地道:“很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会遵守承诺,留下你们荷兰人性命的。”

范德伯格连忙点头称是,感谢陈平安的仁慈。

随后,陈平安开始部署入城事宜,派遣陆军部队有序登陆,迅速占领了城中的关键据点,如港口、仓库、市政厅等。

荷兰士兵们放下武器,在指定区域集合,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失落和沮丧。

而城中的百姓们,在得知不用打仗后,都庆幸自己逃过一劫,至于以后他们会被谁统治,那都是无所谓的,反正等待着他们的都是压榨。

区别只在于换了一个压榨他们的势力而已。

有着东印度公司总督的配合,陈家军开始了对荷兰东印度殖民地的逐渐掌控。

这会儿的荷兰,对于东印度的完全掌控区域仅限于爪哇岛。

至于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以及马来半岛,荷兰人仅仅是控制了一些据点城市以及周边区域。

陈平安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初步把荷兰人控制的势力范围给接收了过来。

同时,一同接收过来的还有荷兰人的需要面对的一些敌人。

就拿苏门答腊岛来说,崇祯八年(1635年)这会儿,苏门答腊岛存在多个势力。

苏门答腊西北端的亚齐王国在苏丹·伊斯干达尔·慕达(1607-1636年)统治时期,势力达到顶峰,控制着苏门答腊西岸直到英德拉甫拉等地区。1635年正处于亚齐王国的统治阶段,在苏门答腊岛拥有较大势力范围。

除了亚齐王国,苏门答腊岛上还有一个柔佛王国,柔佛王国与亚齐王国长期交战,在苏门答腊岛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

除此之外,葡萄牙在苏门答腊岛曾建立了许多堡垒和要塞,控制了部分香料贸易,但在1628年跟荷兰人的占碑河战役失败后,其势力有所削弱,但仍有一定残余势力。

荷兰自17世纪初开始在苏门答腊岛扩张,在1628年占碑河战役胜利后,势力逐渐增强,正处于与葡萄牙争夺苏门答腊岛霸权的进程中,在岛上已占据了一些重要据点和贸易港口。

因此荷兰人在苏门答腊岛上的敌人有葡萄牙人,柔佛王国以及亚齐王国。

这还仅仅只是苏门答腊岛,荷兰人可是也有向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以及苏拉威西岛伸手的,在这些岛屿上,也都是各自的王国以及部落势力在统治的。

陈家军既然全盘接受了荷兰人的势力范围,自然而然,陈家军也将会直面与当地人的矛盾。

当然,这些矛盾后面可以慢慢解决。

咱们先说一下占据荷兰人地盘之后的收获。

白银黄金之类合起来也就三十来万两,这点钱对于陈平安来说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最大的收获还是基础设施以及人口。

基础设施就不需要多说了,这为陈平安接下来的移民工作提供了不可估量的便利。

除了大量的基础设施,163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尼控制区域的人口有一百万左右。

人口就是财富,这些人口每年单单替荷兰人种植的农产品,就能让荷兰人最起码赚上两三百万两白银。

............

感谢慢性中毒的点赞。感谢送花和用爱发电的所有老板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