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427章 台湾视察以及崇祯九年要来了

第427章 台湾视察以及崇祯九年要来了

这还仅仅只是粮食的收入,平安水田里还能养点鱼,养点鸡鸭,粮食不用买,吃自己家种的就行。

况且,台湾这边一年两熟的水田,可并不是需要一整年都在田里忙活劳作的。

一般台湾这边水稻一熟的周期是140天左右,两熟就是280天,一年的时间里,还有80多天的农闲时间。

农闲时间,可以做的事情也是有很多的,零零碎碎的再搞一些副业,这样的一家四口,其实每月都能攒下差不多一个人的收入的,一年到头下了,他们攒下来20两银子都不是不可能。

移民到台湾地区的农民,小日子过的绝对是非常不错的。

陈平安在台湾这边的各处聚集地,都微服私访的走了走。

台湾治下的民众,那种充满了希望和欣欣向荣的精气神,就不是大明境内的民众所能具有的。

大家之所以都充满了希望,这跟农民们在种地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丰厚的收益,以及台湾合理的法治管理体系有着很大关系。

陈平安看着自己治下的台湾民众,都这般充满希望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需要再给自己一些时间,台湾治下的民众就是自己彻底掌控整个大明的那一丝星星之火。

在台湾这边逗留了一个半月,陈平安走马观花的把台湾给视察了一遍。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多,台湾这边除了农业,其他的各类产业也都是欣欣向荣。

陈平安手里纺织厂、水泥厂、玻璃厂,肥皂厂等手工业作坊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台湾这边的各个聚集地纷纷涌现,满足着台湾这边民众的各种日常需求。

大规模的猪牛鸡等养殖场,也在台湾这边被普及开来。

除此之外,铁矿,煤矿等各种矿场也在台湾这边建立了起来。

台湾各行各业的欣欣向荣,让陈平安对于台湾的发展速度越发的满意。

在台湾这边一圈视察下来之后,陈平安忽然萌生了要在台湾这边通火车的想法。

火车这种可以在陆地上大宗运输货物的交通工具,陈平安肯定是要搞的。

有了蒸汽机后,陈平安其实就已经是有了制造火车的基础。

随着蒸汽战船的批量生产,陈平安手下工厂蒸汽机的制造技术如今更是早已经彻底成熟,以陈平安势力现在储备的技术,造个火车还是没有问题的。

陈平安之前之所以没造,那是因为陈平安一直都在想着藏拙。

实力积蓄的不够强大之前,陈平安并不太想吸引到朝廷太多的目光。

现在不一样了,如今生活在台湾的大明移民数量已经是超过了60万,随着台湾内陆大宗粮食运输的需要,简单又省钱的铁路运输已经是很有必要上马了。

而且,在台湾搞铁路,完全不需要担心会吸引到朝廷太多的目光。

整个台湾如今就是陈平安自己的一言堂,大明朝廷根本就管不到台湾一丁点儿。

有了想法,那就立马安排。

陈平安临离开台湾之前,就给莱芜科学研究所那边发了一个电报,让叶广辉组织一批人手,到台湾实地考察,准备上马铁路项目。

科学研究所那边一直都有陈平安送过去的铁路项目的全部资料,只是陈平安没有开建铁路的命令,铁路项目小组也就一直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而已。

这次接到了要建造铁路命令的叶广辉,立马组织铁路项目小组的人手奔赴台湾,进行实地考察。

已经坐了很长时间冷板凳的铁路项目小组的成员们,一个个都很是兴奋的收拾行装,踏上前往台湾的旅途。

崇祯八年十二月二十,陈平安离开台湾,返回登州。

回到登州的陈平安这次是哪里也没去,待在家里好好陪着自己的娇妻美妾还有一众儿女们在家里过年。

崇祯八年这一年,陈平安搞定了移民之事,又拿下了东南亚,视察了一番台湾,忙忙碌碌,又是没个消停的一年。

陈平安很忙,大明也很忙,这一年,大明都在忙着剿灭流贼。

流贼依旧是被朝廷撵着到处跑,不过却有着越跑生命力越强的趋势。

陈平安的移乱民屯田之计,倒是也起到了一些作用,人口的不断减少,倒是让流贼觉得陕西、陕西不怎么香了。

这就导致崇祯这一年里,农民军开始在湖广流窜,这下子,湖广可就遭了殃。

大明忙活着剿匪的时候,后金也在忙活,后金虽然没有对陈平安守卫的辽东以及江东镇下手,但人家也没闲着。

多尔衮和岳托等领兵渡河,招降林丹汗部众于额哲,林丹汗的妻子和儿子归降,交出可汗印信,整个漠南蒙古完全纳入了后金帝国的版图,蒙古帝国的汗位至此断绝,而蒙古帝国,也永远的消失了。

陈平安一边在家里陪着娇妻们过年,一边也是详细了解了一下历史上崇祯九年曾经发生的一些大事件。崇祯九年,的上半年,大明依旧是在各种的剿匪,不过,山西、河南又接连大灾,这就导致民乱越大。

5月15日(农历四月十一日),后金国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改元崇德,以是年为崇德元年;正式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定都沈阳,改名盛京。众臣上尊号“宽温仁圣皇帝。”

5月30日,崇德皇帝皇太极派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统八旗兵十万攻明。

好吧,崇祯九年,小辫子要改国号了,而且又要南下。

只不过,这一次辽东那边有陈平安看着,小辫子还敢南下吗?

崇祯九年十二月二日,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王京城下。

1637年,(崇祯10年)

1月30日,朝鲜仁祖不能敌,逃往南汉山城。随即皇太极率兵包围了南汉山城。在数次交涉之后,朝鲜仁祖于翌年正月三十穿青衣出城投降,到达三田渡(今首尔松坡区三田渡),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

这就是朝鲜仁祖向清朝皇帝皇太极投降的事件。因1637年是丁丑年,故而得名。今日,韩国人将此次事件看作国耻,称之为“三田渡之屈辱”。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