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469章 禅让大典、龙国建立

礼部尚书贺逢胜忙得焦头烂额,穿梭在人群中,反复确认仪式流程。硕大的香炉里,檀香袅袅升腾,为这大典增添了几分庄重神秘。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神色各异。有真心拥护陈平安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也有被迫顺从的,脸上写满无奈与不甘,但在陈家军的注视下,都只能将情绪深埋心底。

朱由检在太监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上高台,身形愈发佝偻,与往昔意气风发的帝王形象判若两人。他手中捧着象征皇权的玉玺与禅位诏书,此时此刻,算是是大明王朝最后的余晖。

陈平安身着一袭华丽金龙袍,昂首阔步登上台阶,神色镇定自若,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向众人宣告他即将主宰天下。

贺逢胜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布:“禅让大典,现在开始!”声音在广场上空回荡。

朱由检强撑着精神,展开诏书,在上面盖上玉玺。玉玺落下的那一刻,标志着一个王朝的终结,和一个新政权的开始 。

印章盖好之后,朱由检声音颤抖地宣读禅位旨意,宣告将皇位让于陈平安,言辞间都是对陈平安的无尽赞美,语气里却是带着一丝解脱。

念完后,朱由检双手捧着玉玺,递向陈平安,那双手微微颤抖,仿佛承载着大明百年的兴衰荣辱。

陈平安双手接过玉玺,高高举起,刹那间,钟鼓齐鸣,乐声悠扬。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陈家军将士齐声高呼,声震云霄,随后百官也纷纷跪地朝拜,高呼万岁。

陈平安扫视着台下众人,高声道:“自今日起,龙国建立!朕定当勤勉治国,不负天下苍生!”

洪亮的声音穿透云层,在天地间回响。

新朝的龙旗在紫禁城上空缓缓升起,龙纹旗帜随风猎猎作响,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落幕和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朱由检跪倒在陈平安脚下,看着随风摆动的新朝旗帜,曾经的雄心壮志,在这一刻化为了泡影。

他知道,自己的统治已经结束,他也将成为大明王朝的末代皇帝......

陈平安看着跪倒在地的数万大军和无数群臣,心中豪情万丈,暗暗发誓要开创一个盛世,让这龙国的国旗插满整个世界。

龙国建立后的第一时间,陈平安就封余大成为内阁首辅,贺逢胜为内阁次辅。

除此之外,陈平安还让杨嗣昌入了阁。

之所以让杨嗣昌入阁,那是因为杨嗣昌这个投降派,在为陈平安上位的过程中也是四处奔走,出了不少力的。

最后就是朝廷诸公的职位不变,大家都投降了,那就继续当官好了。

能保持原有的官位不变,这可让朝廷诸公们高兴坏了。

本以为陈平安攻破北京城,大家会大难临头,现在好了,大家该干啥还是干啥,一点影响都没有。

唯一的变化,就是换了一个皇帝而已,换皇帝这种事情,又不是没换过,崇祯小儿也才当了十年皇帝,这会儿重新换个皇帝,没什么大不了的。

唯一受到影响的好像就只有李邦华和倪元璐两个大傻蛋,自己被砍头了不说,家里还被砍了三族,真傻。

还有就是原首辅温体仁,这货有点倒霉,首辅,次辅都被占了,他也就只能在群辅里打下手了。

除了这三个人,再就是皇亲国戚以及前朝勋贵了,对于这些人,陈平安的命令就是抄家没收全部财产以及流放琉球。

当然,这些没收的财产,全部进了陈平安的腰包。

陈平安从这些在京的皇亲国戚以及前朝勋贵手里,总共收获白银1600多万两,田产房产店铺更是无数。

对于陈平安对皇亲国戚以及前朝勋贵们下刀,朝廷诸公们乐见其成。

皇亲国戚以及那些勋贵们,跟他们又不是一条战线上的,流放就流放吧,没什么好在意的。

就算是全杀了,朝廷诸公们也只会叫好。

新帝仁慈,这都没有杀人,只是把这些人给流放,这已经是非常大的恩德了。

陈平安此举,也是让朝廷诸公们对陈平安这个新皇帝更加的认同。

连皇亲国戚以及前朝勋贵都可以不杀,他们这些朝廷诸公们,只要老老实实听话,那么以后肯定也是不会被清算的。

再加上各部官员的职位没有受到任何一丝的影响,群臣对于陈平安这个新皇帝也就特别的拥护。

只是,文官集团们不会知道,其实他们早晚得有被清算的那一天。

已经彻底烂到骨子里的大明文官集团,陈平安哪里会用的放心。

此时陈平安不对他们进行清算,只是因为时机还未到而已。

.................

很快,崇祯皇帝主动禅位,龙国建立,陈平安成了龙国开国大帝的事情开始从北京城往外传播。

由于中央权力机构的稳固,下面的各省各县,也就非常平静的完成了过渡。

下面的官员,跟中央的官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面的大佬们都支持新帝登基,都支持新朝建立,下面的官员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配合着《大明日报》的大力宣传,整个大明上到高官,下到小农,很快都知道国家变天了。

大明已经成为了过去时,1637年,(崇祯10年)正式更名为神武元年。

陈平安为龙国初代皇帝神武大帝。

陈平安登基之后,没有干涉朝廷的任何一个政策,唯一插手的事情就是军事。

首先,陈平安把京营重新进行了整编,经过筛查以及三天的高强度训练,六万京营士卒被陈平安筛选掉了五万,最后能留下来的只有一万。

这一万合格士兵都是一些普通百姓家庭出身的士卒,跟前朝勋贵有关系的,滥竽充数的全部被剔除。

留下这一万士卒之后,陈平安又在京城重新招募了九万普通家庭的男丁,凑出十万,组建了新京营。

崇祯十年这会儿,京城人口有120万左右,陈平安从中招募九万,轻轻松松。

新京营的训练由三万陈家军老兵监督和带领,训练标准严格执行陈家军的训练流程。

最重要的是,新京营的权力不受文官们的管理,文官们在新京营中插不上一点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