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523章 考核、嚣张的赵县令

新成立的廉政部可是有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的,不准接受当地官员宴请,不准与当地官员私下里有私交。

柳书宇不留下来吃饭,他肯定也是不敢留下来的。

赵德润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

他转身吩咐身边的师爷:“去,通知所有官吏,明日一早务必准时到县衙,准备发放俸禄和接受廉政部的考核,不得有误!再让账房把这几个月的账目仔细核查一遍,千万别出岔子。”

师爷领命而去,赵德润则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

第二天清晨,阳光刚洒向清河县衙,衙门前便喧闹起来。

身着官服的大小官吏们三五成群,交头接耳,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他们一边翘首以盼着能早点领到丰厚的俸禄,一边小声议论着此次突然到来的廉政部考核。

卯时三刻,柳书宇和张守义准时抵达。

两人穿过人群,径直来到大堂。大堂之上,摆放着一张长桌,桌上整齐地码放着记录官员俸禄的账册以及用于记录的文牍。

赵德润带着一众官员上前,恭敬行礼。

柳书宇扫视一圈众人,朗声道:“开始发放俸禄,先从赵县令开始。”

后勤处主官王承业迅速翻开账册,念道:“清河县令赵德润,月俸米二百五十石,折银二百五十两。”

王承业说完,便有士卒从装有银子的大木箱里取出250两银子,送到赵德润面前。

“县令大人清点一下,若数目不差,就在这里签字画押吧。”

赵德润伸手接过,脸上堆满笑容,连连道谢,确认无误之后,麻利的在账本上签字画押。

柳书宇见状,开口道:“赵县令,领完俸禄,便开始考核吧。” 赵德润笑容一滞,随即点头应道:“一切听柳大人安排。”

柳书宇目光如炬,问道:“赵县令,《龙国律》中关于官员贪污受贿的惩处条例,你可清楚?”

赵德润脸色微微一变,眼神开始游移。他支支吾吾道:“这……大致……知晓一二。”

柳书宇眉头紧皱,追问道:“那你且说说,若有官员收受百姓贿赂十两白银,按《龙国律》该如何惩处?”

所谓《龙国律》还是原先的《大明律》,只是龙国建国之后,重新改了一下名字而已。

赵德润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犹豫片刻后,结结巴巴地说:“应……应是杖责三十,罚俸三月。”

柳书宇冷哼一声:“错!按照《龙国律》,收受百姓贿赂十两白银,受财枉法,一贯以下杖七十,每五贯加一等。十两白银即十贯,应处杖一百,流三千里。”

“受财不枉法,一贯以下杖六十,每五贯加一等,至一百二十贯杖一百,流放三千里。收受十两白银,处刑应在杖九十到杖一百之间。

此外,官员贪污受贿还会被立即除名,永不录用。”

赵德润瀑布汗,

柳书宇继续严肃问道:“赵县令,我且问你,大明《龙国律》中关于田赋征收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赵德润闻言,脸色骤变,支支吾吾,额头沁出细密汗珠,半晌答不上来。

柳书宇又追问:“那对于隐匿田产逃避税赋,律法又作何惩处?”

赵德润面如土色,双腿发软,瘫坐在椅子上,说不出话来。

张守义见状,心中一惊,忙打圆场道:“柳大人,许是赵县令一时紧张,忘了这细节。”

柳书宇冷哼一声:“身为一县之主,连最基本的朝廷律法都不清楚,如何公正断案、如何治理一方百姓?又怎能保证税赋征收合法合规?”

赵德润脸色煞白,双腿微微颤抖:“柳大人,平时断案,本官都是有师爷辅助的,本官的师爷精通律令,断案之时,断不会出现纰漏。”

柳书宇冷冷一笑:“县令在审问官司可以借助师爷专业能力,共同完成司法审判工作,但自己也得需要掌握《龙国律》。”

“科举之时,你没考过《龙国律》吗?为官十年,你应对《龙国律》越发精通才对,为何却一问三不知?”

“就你如此水平,断案之时,师爷随意跟你撒谎你也不知,如何能公正断案?”

赵德润被这么一训斥,老脸顿时有些挂不住。

“柳书宇,你我都是正七品,都是同级,你安敢如此欺我?”

柳书宇见赵德润发飙,呵呵一笑:“赵县令,你是真的不知法啊,面对廉政部的考核质询,竟然还敢当众顶撞,我会在考核录里记你一笔的。”

赵德润:“哼,记就记,老子后面也是有人的,老子还怕你不成。”

赵德润冷哼一声,甩袖而去。

周围的官员们见状,纷纷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出。

张守义也一脸震惊,没想到赵德润竟如此硬气。

柳书宇冷冷一笑,有些搞不懂这个赵德润是不是脑袋秀逗了,这是真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啊!

几天后,赵德润的事迹就上了《龙国日报》的头版头条。

一篇以赵德润为例子,深入剖析主官无素质无行政能力,主政一方,会给当地带来哪些危害的文章传遍全国各地。

清河县令赵德润事件:主官之失,民生之殇

近日,廉政部官员在清河县开展官员俸禄发放监督及考核工作时,清河县令赵德润的种种表现令人瞠目结舌,充分暴露了部分地方主官素质缺失、行政能力低下的严峻问题。

在考核现场,面对廉政部柳书宇大人关于《龙国律》的基础问询,赵德润不仅对官员贪污受贿惩处条例回答错误,对于田赋征收期限、隐匿田产逃避税赋的律法处置等关键问题更是一问三不知。

当被指出不足时,赵德润不仅未反思,反而以师爷协助断案为由推脱责任,甚至公然顶撞廉政部官员,声称“后面有人”,全然一副有恃无恐的姿态。

对专门负责监察百官的廉政官都如此,可见赵知县之嚣张跋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