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532章 士绅阶层免赋特权的舆论战

最后就是殿试了,殿试是为进入官场的人设置的,技术性官员就不需要了。

殿试的内容只有一项,那就是策论。

策论考查考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要求考生就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陈平安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在这个时代来说,绝对是颠覆性的。

虽然陈平安对新科举制度,早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框架,但陈平安可没打算现在就立马拿出来。

陈平安刚搞出来的重新丈量登记田地,整顿田赋的事情还没开始实施呢,哪里又会再把有些颠覆性的科举制度给抛出来了?

要改革科举,那也得等重新丈量登记田地,整顿田赋的事情基本尘埃落定之后再说。

改革嘛,就得一步步慢慢来,不然步子一下子迈的太大,可是很容易扯着蛋的。

况且,按照陈平安那样,在每个村子都要设立一处公办村学,镇上还得设立公办镇学,这些东西,可都是需要大量花钱的。

只有先把整顿田赋的事情搞完,从士绅阶层的身上割下一大块肉来,陈平安才能有钱在全国各地大批设立公办学堂啊。

取消士绅阶层免除田赋的特权,这可是在士绅阶层的身上割肉,士绅阶层会那么痛快的答应吗?

肯定不会啊!

既然不会,那么他们会怎么干?

起兵造反?

那不至于,全国士绅阶层的势力虽然巨大,但这些士绅们也是分散在全国,根本不可能连成一个整体,来起兵造反。

当然,就算他们想起兵造反,手里也没兵啊,现在整个龙国的士卒,都被陈平安给重新收拢洗脑了一遍。

军饷,陈平安给的足足的,平时三餐还都是顿顿有肉的,再加上每天都有的忠于陈平安这个皇帝的思想政治课,军权那是掌握的牢牢的。

现在在军事领域根本插不上手的士绅集团,取消士绅阶层免除田赋的特权这件事,就要起兵造反,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既然不可能造反,那就只能是鼓动群众抵抗了。

古代的百姓阶层,在掌握了舆论导向的士绅阶层面前,通常都是被人卖了,还得帮人数钱的那种。

只要是遇到朝廷推出的损害他们利益的政令,士绅阶层必定会用各种的花言巧语,忽悠那些无知的普通百姓们来当那个抵抗朝廷政令急先锋。

同样掌握了舆论宣传的陈平安,自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了。

神武五年(1641 年)九月二十,大朝会后的第一天,《龙国日报》的头版头条,一篇名为士绅阶层免赋特权危害性的文章,迅速传遍全国。

《士绅阶层免赋特权危害性剖析——新朝革新之必要》

在新朝龙国的发展进程中,一项影响深远的政策调整正在拉开帷幕——取消士绅阶层免除田赋的特权。

此决策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过往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当下国情的精准洞察。

士绅阶层,作为地方社会的精英群体,在过去长期享受着免赋特权。

这一特权的存在,起初或许是出于对特定群体的某种优渥对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带来的弊端愈发凸显,犹如一颗毒瘤,侵蚀着国家发展的根基。

从经济层面来看,士绅免赋严重损害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大量的土地被士绅阶层掌控,却无需缴纳田赋,致使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以农业为根基的龙国,田赋本应是财政的重要支柱,然而这一特权的存在,使得许多肥沃土地脱离了赋税体系,国家失去了稳定的财源。

据统计,因士绅免赋,国家每年损失的田赋数额巨大,这直接导致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利维护、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投入不足。

许多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因缺乏资金修缮,年久失修,频繁遭受水旱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进而威胁到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

在社会层面,士绅免赋特权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引发了社会的不公平。

普通百姓承担着繁重的田赋压力,生活困苦,而士绅阶层却凭借特权坐享其成,享受着优渥的生活。

这种鲜明的对比,极易引发民众的不满情绪,激化社会矛盾。

士绅阶层拥有免赋特权,田赋的压力就会被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越来越重的田赋压力,让普通百姓辛苦劳累一年下来,也养活不了一家人。

越来越重的田赋压力,逼的百姓们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土地。

这些土地到了士绅阶层手中,再次不用缴纳田赋,那些不肯卖掉土地的普通百姓,身上的田赋压力也就会越来越重。

大量兼并土地,使得无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沦为佃农或流民,生活陷入绝境。

这不仅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前朝无数大规模的起义农民,都是一些被沉重田赋逼的不得不反的普通农民。

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士绅阶层拥有免赋特权,是对整个国家,全国百姓都有害无利的,长此以往,社会将陷入动荡不安的恶性循环,国家的长治久安将无从谈起。

政治层面,士绅免赋特权滋生了**现象,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

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部分士绅不惜与地方官吏勾结,通过瞒报土地、篡改账目等手段逃避赋税。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百姓和国家的利益,也严重败坏了官场风气。

官员们为了私利,置国家法律和百姓利益于不顾,使得政府的管理效能大幅下降,公信力丧失殆尽。

长此以往,政府将难以有效推行各项政策,国家的治理将陷入混乱。

士绅阶层的免赋特权,即便在前朝,也无丝毫法律依据,实乃前朝天下士绅官员勾结一起,沆瀣一气,剥削劳苦大众之无耻之举。

..................

感谢@苏少泽的点赞,感谢喜欢集圆的李阵天的点赞。感谢送花和用爱发电的所有老板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