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557章 恩科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第557章 恩科

作者:奋斗的蜗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22:35:46 来源:书海阁

卢象升:“不过,臣以为,法治虽好,但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就比如法律规则具有僵化性,法律需保持稳定性和普遍性,难以完全适配复杂多样的具体情况。”

“严格按规则办事,可能在个别案例中产生不合理结果,像某些法律规定下,虽当事人有合理理由未遵守程序,但仍需承担不利后果。”

“因此,臣以为,陛下推行法治,功在千秋,但不应一叶障目,忽视法治可能存在的缺陷。”

陈平安闻言,不由哈哈一笑:“卢爱卿所言有理,法治确实有不少的局限性。”

“就比如卢爱卿所说的法律规则具有僵化性,这个朕也曾经想过。”

“这个问题,朕也曾思考过其中的解决之道,就比如可以借助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从道德层面,来消除法律判决时的这种僵化性。”

“当然,具体如何解决,还需要接下来在龙国大力推行法治的过程中,诸位爱卿不断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法律除了僵化性,朕还发现了法治的其他一些局限性,就比如法律的滞后性。”

“法律的制定往往是基于过去经验和现实情况,而社会发展迅速,会不断出现各种的新问题,比如咱们现在正在建设的火车轨道网络,电报等新兴领域。”

“随着这些新兴领域的出现必定伴随着各种新的法律问题不断涌现,现有的法律就会难以及时应对,可能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

“这就需要再新事物出现时,新的法律法规应该及时跟进,及时制定各种新的法规。”

“但新法规的制定,却也不能过于严苛,不然就会阻碍新事物的创新和发展。”

“朕不否认法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缺点,但也不能否定法律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执法司法水平等措施,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

“关于法治的改进,是需要诸位爱卿去不断发现,不断去帮朕改进完善的。”

“卢爱卿就做的很好嘛,很敏锐的就发现了法律具有僵化性的问题。”

“关于卢爱卿所提及的法律具有僵化性的问题,以及朕所说的法律具有的滞后性,退朝之后,诸位爱卿都可以好好考虑一下,给出一个解决方案,诸位爱卿都可以畅所欲言,上奏折给朕即可。”

“当然,诸位爱卿要是还发现法律法规存在的其他问题,也都可以上奏折给朕,朕会拿出来跟诸位爱卿一起讨论的。”

“从今往后,如何在实践中完善依法治国的理念,还需要借助诸位爱卿的才智。”

“还有,关于科举改革之事,就按照朕给出的方案来办吧。”

“三月之后,龙国第一次全国性质的科举,也是最后一次无年龄限制的科举,会正式在各县举行,所有学子均可报名参加。”

“此次科举为增强龙国基层官吏储备所特开恩科,中第者可候缺全国县基层官吏,从基层官吏做起,无升迁限制。”

“朕将依据成绩,选出大量龙国基层官员储备人才,数量不低于10万人。”

“此次恩科之后,以后的科举,将按照新的科举制度执行,新的科举制度,将从童生试开始,那些在三个月后的恩科科举中,未能高中的人,以后就不需要再参加什么科举了。”

“至于全国公办学堂的建设问题,就由朕这个教育部尚书全权负责了。”

“好了,今天的朝会就先到这里吧。”

说完,陈平安也不等众人反应,便直接起身离开了太和殿。

留下一众朝堂大臣们在那面面相觑。

好一会儿,朝堂诸公们才明白了过来,陛下改革科举制度,压根就没想过让大家插手。

皇帝拿出新科举制度的框架给内阁看,也不过是走个过场,通知一下大家而已。

对于新科举制度的改革,皇帝压根就是打算亲自下场的。

连新成立的教育部尚书都是皇帝自己。

这尼玛,就很蛋疼。

人家皇帝,压根就没打算带他们玩啊!

这是**裸的无视,但那又如何?有办法吗?现在朝堂上的官员们,根本就没有办法。

以前皇帝不带他们玩,他们还敢用集体请辞来威胁皇帝。

但现在,没有一个人敢请辞的,谁要是脑子一热说不干了,皇帝肯定当场就批准。

前内阁首辅余大成就是前车之鉴。

先不说文官集团内部,那些同窗们眼巴巴地盯着别人的位置,盼着有空缺好上位,就说皇帝这边,手下就有着众多的行政官员。

请辞不干这种事情,对于陈平安这个新帝而言,根本算不上威胁。

甚至现在皇帝还巴不得有人请辞呢,官位空出之后,皇帝估计会立马换上自己人。

而且,龙国法律还规定了,没在朝廷干满十年者,年龄不到50者,非因病无力工作请辞者,可是没有退休金的。

没有人舍得自己的月俸以及以后看得见的退休金,龙国现在的月俸和退休金,可不是以前的大明能比的。

神武六年(1642 年)八月初三,大朝会后的第二天,《龙国日报》头版头条,开始大力宣传新科举制度的改革。

《龙国日报》以醒目的大标题“科举改革,龙国未来之光”刊载了一篇深度文章。

文章开篇便点明,此次科举改革是龙国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转折点,意义深远。

文章详细阐述了新科举制度中制定龄限制的重大意义。指出过往科举无年龄限制,导致许多人皓首穷经,耗费大量光阴在科举之途,却未必能为国家所用,极大浪费了时间。

而且没有年龄限制的科举制度,会带有极大的不公平性,30岁的人和十几岁的孩童一起去考童生,这对年龄小的人太不公平了。

而新制度规定童生考试年龄在11到12岁,后续各阶段也有明确学制限制,这能让年轻人才更容易崭露头角。

年轻人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在年富力强时进入仕途,能以全新的视角和充沛的干劲为国家发展注入活力,避免人才培养的拖沓与低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