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左道重生从死鱼正口开始 > 第118章 逃遁伏波山

左道重生从死鱼正口开始 第118章 逃遁伏波山

作者:爱做饭的罗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1 01:37:54 来源:书海阁

起初,三人被困阵中只能固守防御。然而在实战交锋中,他们突然察觉到九幽尸涡阵的威力,大幅衰减。

但更让人蹊跷的是,那冰魄寒光阵竟早已无影无踪。

须知此二阵相辅相成,威能绝非简单叠加。

借沧月江水神之力加持,其势堪比直面一位正神,并两位玄丹妖王联手之威。

而今阵势残缺,威力十去五六,此等良机岂能错过?

但见李静玄眸光一凝,朗声道:"诸位,破阵在此一举!"

话音未落,这位灵宝派赫赫有名的"百宝真人",已然祭出她那号称"千机藏万宝"的千机匣。

匣开刹那,宝光冲天,映得阵中晦暗尽散,但见李静玄指诀翻飞,千机匣在空中急速旋转,发出清脆的机括声。

匣面鎏金符文逐一亮起,如同星辰点亮夜空。

"开!"

随着她一声清喝,千机匣七十二道暗格同时弹开,无数法宝灵光喷薄而出,在她周身形成一圈璀璨的光轮。

其中三件法器格外耀眼:一柄通体赤红的破阵锥嗡嗡震颤,锥身缠绕着细密的雷纹。

一面青铜古镜悬于她左肩,镜面映照出阵法运行的轨迹。

九枚玉符组成环形,在她右手边缓缓旋转。

"灵虚道友,坎位!伯阳道友,离位!"李静玄话音未落,破阵锥已化作赤芒射向阵法薄弱处。

灵虚子闻声而动,真武剑带起丈许长的剑罡,精准劈在锥尖所指之处。

伯阳真人则甩出五张戊土神符,符箓在半空燃烧,化作五座山岳虚影镇压阵脚。

"轰——"阵法屏障剧烈震荡,裂开蛛网般的纹路。

李静玄眼中精光暴涨,九枚玉符接连炸开,每一枚都精准命中阵纹节点。

青铜古镜同时射出一道清光,照出隐藏在尸气中的阵眼核心。

"就是现在!"

她双手一合,千机匣中飞出十二道金线,细如发丝却坚韧无比,瞬间缠住阵眼。

灵虚子的剑罡与伯阳真人的雷火,同时攻至,三股力量在阵眼处轰然相撞。

令人牙酸的碎裂声响彻四野。九幽尸涡阵的尸气如退潮般消散,露出沧月江原本的景象。

残存的阵法之力反噬,却在触及三人前,便被李静玄祭出的玄光伞尽数挡下。

紧接着她手腕轻转,所有法宝如燕归巢般飞回千机匣,只余青铜古镜仍悬在半空,镜光锁定遥遥逃遁的翻江大王。

"哼,逃得可真快。"

李静玄冷笑,目光扫过空荡荡的江面,旋即瞳孔一缩,

只见此次带来的道箓院弟子,原本有五十多人,如今竟连十个都不到。

三人见状双目赤红!这些人里有不少是他们的子侄辈,如今被那妖物屠戮大半。

李静玄目眦欲裂,五指紧攥剑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沉声喝道:"诸位道友!今日若不诛此獠,我等日后有何颜面再见同门!"

她翻掌祭出一枚青玉符令,凌空一划,灵光乍现间,一艘三丈余长的玄铁楼船凭空显现。

船身符文流转,隐有风雷之声轰鸣,幸存弟子互相搀扶着登船,其中几人伤势沉重,衣襟染血,眼中仍带着未散的惊惧。

李静玄取出一枚赤红信符,指尖真火一闪,符纸顿时化作流光直射九霄,在云端炸开一朵赤色莲花——正是灵宝派独有的求援信号。

"两位道友,可愿随我一同除妖?"她目光灼灼地望向二人。

灵虚子面带愁容,叹道:"自当同往。只是那妖王已遁入大江,茫茫水域,如何追寻?"

他带来的七名弟子仅存一人,心中满是自责。

"二位道友且宽心,有此物指引必能追上那厮。"李静玄大袖一挥,千机匣中一方青铜罗盘应声而出,指针剧烈颤动,直指妖踪。

灵虚子见状,当即不再多言。

三人催动法器舟船,破浪前行,所过之处波涛翻涌,杀意凛然。

半刻之后,江面残雾未散。

陈风、白灵、贾士道三人乘舟而至,在水神神职感应之下,此地血气犹存。

相隔不远处,甚至还能看到一艘玄铁楼船。

白灵眉头微蹙,指尖轻点水面,一圈涟漪荡开,低声道:“此地刚经历一场厮杀,尸骸却不见踪影……”

贾士道蹲下身,拾起一块碎裂的鳞甲,沉声道:“是水族妖兵残片,看来翻江大王确实途经此处。”

陈风神色如常,袖中千魂白骨幡却无声展开,幡面黑气如丝,悄然渗入水中。

那些沉于江底的尸身被黑气缠绕,血肉消融,白骨寸寸碎裂,最终化作一缕阴煞之气被幡旗吸纳。

待他收幡入袖,江面已无半点痕迹,唯有腥风掠过,似有冤魂呜咽。

“走吧,他逃不远,我们继续追!” 陈风目光幽深,率先踏水而行,白灵与贾士道对视一眼,紧随其后。

..............

伏波山,旧名"伏龙山",踞于沧月江畔,山势如卧龙饮涧,峰峦叠嶂,陡峭处似刀削斧劈,平缓处则林壑幽深。山体青黛如墨,云雾缭绕时,宛如蛟龙隐现,故古人称其"伏龙"。

古时沧月江中潜修一白蛟,修炼数百年,已具灵性,然其性凶戾,不行云布雨之德,反以干旱胁迫生灵。

每逢夏秋之交,白蛟便兴风作浪,使沧月江断流,百里之地赤地千里,禾苗枯焦,百姓苦不堪言。

蛟妖更托梦于乡民,索要童男童女为祭,方肯降甘霖。

村民无奈,只得每岁择一对孩童,缚以红绸沉于江心,以换一时雨水。

如此十数载,白骨累累,冤魂呜咽,沧月江水亦染血色,然蛟妖贪得无厌,所求祭品愈多,乡民日夜惶恐,却无力反抗。

直至一名云游僧人到此,见乡民哀哭,问明缘由,怒斥妖邪之妄。

是夜,僧人独坐江畔,诵经持咒,引白蛟现身。

蛟妖狂傲,掀起滔天巨浪,欲吞噬对方。而僧人则以佛门**力相抗,手持金刚杵,脚踏莲花步,与白蛟斗法三日,江水翻腾,山岳震动。

最终,慧明知蛟妖法力深厚,难以诛灭,遂发宏愿,以自身血肉为封印,化作金光锁链将白蛟死死缠缚,压于伏龙山底。

霎时间,天降甘霖,久旱之地重现生机。

乡民感其恩德,尊称僧人为"白龙上人",取其镇压白蛟、化灾为祥之意。

为纪念白龙上人,乡民于伏龙山巅酬建"白龙寺",寺中供奉上人金身,其像庄严,左手结印,右手虚按,似仍镇蛟于江底。

寺前有古井一口,井水清冽甘甜,传为上人法力所化,饮之可祛百病。

自此之后数百年间,白龙寺香火不绝,方圆百里再未有过干旱之时,

而沧月江畔的山名,亦渐由"伏龙"改为"伏波",既取"降伏波涛"之意,亦暗喻上人功德如海,平息灾厄。

....................

翻江大王自败走之后,沿江而上一路且战且退,不断分兵阻弟,当他进入伏波山地界后才算松了口气。

“该死!居然追得这么紧,还有那杀掉白鳞仙的家伙!”他咬牙切齿,眼中凶光闪烁。

看着身旁大小猫三两只的水族,鲶鱼王心中恨极!偌大家业一朝尽丧。

“这事没完!”说罢,便带领剩下的妖物朝山里走去。

只是让人没料到的是,一行最低凝元境的水族,才走出没多远,便一个个宛如重病缠身般倒地,没一会儿功夫便显露原形。

磨盘大的螃蟹,手臂长的大虾,碗口的水蛇,以及偶尔蹦跶的巨型鲤鱼,唯独,拥有水神神力的鲶鱼王,未受一丁点影响。

“不愧是那位能降服大人的存在,仅仅依靠结界便能.....”

几乎没有多做选择,他果断放弃了跟随自己的水族,扭头向着山上寺庙走去。

(这波太惨了,看下面的图片,没评分的记得评分呀,还有免费小礼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