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39章 再辞就国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第39章 再辞就国

作者:回顾云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9:40:48 来源:书海阁

刘恒思虑再三后,还是决定施行列侯就国的政策。

刘恒要公开和功臣集团宣战,从上次列侯集体抱团行为来看,此时一次性解决,远比一刀一刀的割肉强的多。

当然了,想一次性解决是很困难的,刘恒将列侯划成了三个批次,分批解决。

第一批便是一些还活着的开国功臣,因功获封的列侯;第二批便是那些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现在还年轻的二代;第三批便是一些无伤大雅的了,让他们留在朝中担任官职也无妨。

————————

在这次大朝会上,群臣都不是很积极。

毕竟上次刘恒确实妥协了,而且朝中上下最近也无大事发生,大家都以为刘恒这次叫他们来,纯粹是走个形式。

只有周勃激动万分,从上殿到行礼都是带着笑的。

一想到马上就可以保留着爵位退休,周勃怎能不激动?

毕竟周勃确实老了,又在家歇了五年,人在享受过安逸过后,很难在找到之前的工作状态。

现在的人放几天假都不想复工,更何况周勃放了五年假,整个人都习惯了懒散。

等一切礼仪结束后,刘恒便率先发言:“如今正值春季,粮食尚处于未成熟的阶段,国库吃紧,京城中实在没有存粮;

诸位臣工,大家可有好的建议,应对这次粮食的危机啊!”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汉朝是农业国,一般秋天收获粮食后,储存起来用于过冬,春天再重新播撒粮种。

春天实际上是国家最穷的时候,老百姓秋天积攒的粮食,吃了一个冬天,到春天就几乎所剩无几了。

大家一时间都不敢乱开口,因为大家都熟悉了皇帝的套路,这么说肯定是为了下面要说的做铺垫。

见朝中没人说话,苏云知道,自己应该出场了。

苏云站了出来,走到大殿最中央。

群臣一见是苏云站出来了,都不自觉的往两边和后面挪了挪。

上次苏云可把他们坑惨了,收了他们的钱不办事,还带兵上殿威胁群臣,压了群臣一头,让大家心里都恨透了苏云。

这些天,大家私下里几乎没有不骂苏云的,一时间,苏云在大家口中的风评都降为了负数。

尤其是那几个在大朝会上叫的最凶的九卿官员,他们饭后觉前几乎都要骂一遍苏云。

可苏云毕竟是丞相,官职远在他们之上不说,苏云可还掌握着北军的兵权呢!

他们也只敢背地里骂骂,正面遇到苏云,还得是客客气气的行礼。

“陛下,自高祖登基之初,便定下了列侯回封地的国策;

可当时正值建国之初,异姓王叛乱四起,国家根基不稳,因此高祖对于列侯回封地这件事,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如今天下暂定,战事已经大大减少,不需要列侯们再上战场杀敌,况且国库吃紧,难以供养,列侯现在没有留在长安的必要。

诸位开国时期的老功臣们,应当按照高祖时期定下的国策,回到各自的封地,安享晚年。”

此言一出,在场的群臣无不哗然。

我们在长安住了20年了,根都扎下了,哪是你说让我们走就走的啊!

况且大家在京城培养了20多年的人脉,军功一代间有着深厚的兄弟情,军功二代间有着从小一起玩大的朋友情,你一句话就想把人家多年的情谊拆散?

酂侯萧延和平阳侯曹奇第一个站了出来反对,他们属于功臣二代中地位最高的,这时候他们必须站出来唱反调。

见有人出来挑大梁,大家也就都站了出来反对。

就连太仆汝阴侯夏侯婴都站出来反对,毕竟他一把年纪了,又在长安呆了多年,实在不想回到自己的封地。

刘恒早已料到大家反对,“你们这又是何苦呢?京城中已经没有粮食了,即便你们待在京城,国家也无法给你们发粮食。

你们现在回到封地多好,朕给你们多加点食邑,让你们回去过过享福的生活,朕这是心疼你们啊!”

刘恒这么一利诱,不少人的内心已经动摇,只不过看了看大家都没动,他们也不好意思接受。

周勃站了出来,这场戏的**终于来了。

周勃手捧着相印跪倒在地上,将相印高高举起,“臣对陛下实在是感佩之极,臣周勃年事已高,愿交出权力回封地养老,还望陛下接受。”

周勃这么一插手,群臣再次哗然,许多人的内心已经有了动摇。

要知道,周勃可是三朝老臣,为开国立下无数战功,对当今皇帝更是有拥立之功,可谓风光无限。

当初陈平去世后,大家都以为接替陈平的应该是灌婴,没想到刘恒又把周勃叫了回来,可见周勃在刘恒心中究竟是何地位。

连周勃这个大腿都甘心交权了,他们这些连脚趾头都不是的人,能拧得过刘恒这个胳膊吗?

就在殿下群臣哗然之际,刘恒站起身走下台来,将周勃扶了起来。

“周丞相劳苦功高,在朝中做事令大家无不信服,朕又岂能忍心让您回封地呢?”“老臣实在力不从心,这天下是年轻人的天下,我们老一辈的人也该退下来了,回到封地颐养天年有何不可?”周勃这里已经不像演戏,倒像是真情流露了。

在经过三辞三让后,刘恒终是答应了周勃的要求,接过了相印,并给周勃加了1000户的食邑。

有周勃这个例子在先,老一辈的列侯们也都放下心来,纷纷表示愿意回封地。

当然,承继爵位的一些军功二代肯定是不愿意回去的,他们依然唱着反调。

刘恒倒也不急,一步步的瓦解,如今老一辈的人能够交出权力,刘恒已经心满意足了。

要知道,那些开国功臣的影响力,要比这些功臣二代强太多了。

这次大朝会,刘恒不仅收回了权力,将功臣集团瓦解,还给了一批老臣体面的退场,除了承继爵位二代们,都算是皆大欢喜了。

临走之前,周勃又亲自去了一趟北军,看望了一下儿子。

周亚夫肯定是不能跟着周勃回封地的,他现在是北军的校尉,还有着属于自己的使命。

父子二人,终于由吵不完的架,变成了说不完的情,在这一刻,以前所有的不愉快都释怀了。

或许下次相见,便是在另一个世界了……

周勃的人脉还是很广的,临走之际,大家都来送行,连刘恒都亲自来了。

周勃和他们一一作了告别,送走他们之后,周勃还是没舍得走。

直到等来了苏云。

苏云悄悄将之前答应周勃的东西,塞到了他的车驾里。

是道家的不传之秘,修习之后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可以让周勃晚年在封地好好地练一练。

兄弟二人就这样面对着面,有无数的话,到了嘴边却说不出来……

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了一个拥抱。

周勃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那个执念,“兄弟,别活这么累,大汉终是刘姓江山,和你无关,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好,别把肩上的责任看得太重。”

“我!走了!”

周勃坐上了马车,迎着夕阳,缓缓离开了这长安城,离开了这权力的旋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