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98章 均输致富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第98章 均输致富

作者:回顾云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9:40:48 来源:书海阁

“同时,这种辗转贩卖的均输官,一定要由朝廷统一垄断,绝对不能再让诸侯国插手其中。

这些均输官位还可以再进行出售,一个四万钱,为了防止他们从中取利,可以再设立一些均输长官对他们统一管理。

这整套流程下来,靠辗转收售物资,朝廷赚了钱;靠卖均输官,朝廷又赚了钱。

同时让朝廷也能得到更多的地方物资,又促进了各地的物资流通,一举三得。”

以刘恒的聪明,苏云举这个例子,刘恒就已经明白了什么意思。

刘恒:w(°o°)w!!

刘恒越听越感到惊讶,“这…云哥,我想那么久都没解决的问题,就被你这么轻描淡写的解决了?

这可是一个大框架啊,这没个几年的构思,怕是难以形成这种体系吧!

云哥啊,你可真是我的大福星啊!”

苏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里暗道:“这还真不是我聪明,历史上就是你想出来的,我不过是提前给你说了出来。”

郡国均输法,确实是刘恒为增加国库里的钱而提出的,只不过没实行几年,后来因为七国之乱暂且废除了,后来被桑弘羊借鉴改进后,成为了后世所沿用的均输法。

“我将这里面的细节好好完善一下,过几天就给你上个奏章,到时候讨论讨论,暂且在国中一些地方试行吧。“

刘恒也要好好汇总一下云哥说的,没有留在云哥家里吃饭,在侍卫的保卫下,匆匆回了宫。

———————————

几天后的大朝会上,苏云按照商量好的,上了一本关于郡国均输法的奏章。

苏云又在里面进行了完善,比如在派出的均输官中,加入一些朝廷培养的商人,他们会做生意,对均输物资的价格有更清晰的判断。

苏云提出的政策,都是在左丞相府商量之后决定的,贾谊、晁错等人肯定是不会反对的。

那些功勋二、三代们,现在也就在朝廷中担任零零散散的小官员,根本影响不了刘恒的决策。

现在能不能实行,就看右丞相申屠嘉和他府里的官员赞不赞同了。

刘恒都已经拍了板,况且这项国策也确实有利于国库的充盈,那申屠嘉自然也不含糊,带领右丞相府的所有人一起支持刘恒。

君臣关系处得其乐融融,这一幕刘恒追求了一辈子,终于在今天彻底得到了满足。

“既然申丞相也支持这项国策,又恰巧治粟内吏归申丞相管辖,那这件事就交给申丞相来做吧。”

前些年,苏云就辞去了治粟内吏的职务,交给了朝中的年轻人来干。

为了工作分明,现在九卿中的延尉、典客、郎中令归苏云管;

奉常、太仆、治粟内吏归申屠嘉管,卫尉、宗正、少府归御史大夫陶青管;

刘恒不需要一个太尉制约自己的兵权,灌婴之后就没有再任太尉。

陶青严格意义上也算功二代,他爹是刘邦时期军中的中尉陶舍,能力平平无奇。

后来申屠嘉下台后,他被任命为丞相,也标志着大汉开**功集团彻底没落。

陶青能力平平无奇,但对刘恒绝对忠心,这也是刘恒放心将卫尉交给他的原因。

————————————

申屠嘉的办事能力还是没得说的,半个月的时间就训练好了一批均输官,可以正式投入到地方使用了。

刘恒和云哥商量过后,决定先在楚国、齐国和淮南国三国试点,试一下效果如何。

均输官到了楚国后,便分成了两批,一批凭借着皇帝的令牌取走今年上供的特产;另一批则到地方上的市集收购,查探一下当地的市场价。

楚王刘戊还开心得很呢,以往还要自己出钱找民夫送往京城,这下好了,朝廷自己派人来了,又省了一笔钱。

均输官汇合将物资统计完毕后,再分成两批,一批快马加鞭送回京城;另一批则带着物资前往齐国高价卖出。

齐、淮南两个国家的操作方式也是一样,将物资再送往其他国家。

均输官都是申屠嘉挑好的,都是会驾马车的,身体素质也很好,他们要比正常民夫的运送速度快得多。

20天的时间不到,所有的均输官都返回了长安。

第一批均输官直接回长安,带回来了朝廷所需的地方物资;

第二批到各地贩卖的均输官,则利用低买高卖,带回来了大量的钱。

刘恒看着均输官运来的物资和钱,激动的溢于言表。

以往诸侯王向朝廷供特产,挑选的都是很便宜的民夫。

很便宜的民夫就相对瘦弱,押送的效率很低,运回到京城的特产基本上都坏了。

他们才不管这些特产运到京城是好是坏,他们只想多省一点钱。

朝廷培养均输官,看似前期无形投入吃了点小亏,实则后期的收益巨大。

对均输官的要求也不用很高,只需要会驾马车,听从朝廷的命令即可。

更别说这一个均输官培养下来,还能用十几年,这些均输官,好多还是自己花钱买的官,朝廷简直是赚麻了。现在不仅能运输回好的物资,而且还能通过倒差价赚来更多的钱,朝廷绝对是小投入高回报。

虽然他们的工作一年只进行两三次,但不代表他们能闲着,平时也要替朝廷养马、打杂,只是工钱比普通的官员高一些。

况且诸侯国短时间内也不会反应过来,毕竟让他们省了民夫的钱,他们还以为赚了大便宜了,乐呵呵地接受。

……

事后经过统计,均输官仅去这一次,就将朝廷投入的钱翻了十余倍,国库里一下子又充裕了起来。

刘恒将这笔钱一半拨给了周亚夫,让周亚夫继续训练军队;另一半则留在国库,以应对日后的灾荒之年。

刘恒也是体验了一把当富翁的感觉,整个人心情大好。

这天晚上,刘恒和慎夫人一起赏月,刘恒忽然想修一个露台,以后晚上可以坐在上面乘凉赏月。

一想到国库有钱了,刘恒决定奢侈一把。

第二天,刘恒就招来工匠,让工匠粗略地计算一下,修一个露台要花多少钱。

听完刘恒的形容后,工匠直接报了数:“听陛下所言,这样一个露台修建倒也用不了多少钱,大概需要一百金左右。”

“什么?”

“一百金!还叫用不了多少钱?”

“100金,那可相当于十户中等家庭的全部财产啊!普通老百姓做梦,都不敢梦到自己有100金啊!”

刘恒马上打消了修露台的念头,“不修了,不修了,有钱朕也不能这么奢侈,若是朕今天放纵了自己,日后就会再有放纵第二次、第三次……”

“国家经不起朕这么折腾啊!”

被招来的工匠怎么也没想到,这种话竟然从一代帝王的嘴里说出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