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24章 谏言刘启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第24章 谏言刘启

作者:回顾云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9:40:48 来源:书海阁

苏云离开朝廷的事儿,也只是引起了朝中一些大臣的高兴,但在全国范围内,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动。

臣子年纪大了,回乡养老是件很正常的事,这事不足以论道。

真正让全国关注的,是那晚在宫里举行的宴席。

这场宴席上发生的一切,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在其他诸侯王眼中,梁国这是已经和朝廷结盟了。

此消息一出,因为记恨朝廷,打算造反的楚王刘戊马上蔫了下去。

梁国,在如今属于数一数二的诸侯国,北起泰山、西至皋阳,皆属于梁国的地盘。

其他诸侯国都被刘恒削弱或打压,除了吴国以外,实力最强的当属梁国。

梁王站队朝廷,那诸侯王可难办了。

……

这些天,刘启是好吃好喝地接待梁王,几乎给了梁王最高的待遇。

最关键的,便是给梁王画起了“皇太弟”的大饼,勾起了梁王刘武内心的**。

权力这种东西,但凡有一丁点机会,就没人能经得住诱惑。

因为舆论传的沸沸扬扬,再加上刘启画的饼足够大,刘武最终和朝廷结缔了盟约。

当然了,刘武也是有条件的。

刘启批给刘武战马2000匹、兵三万,另外待日后梁国再有需要时,朝廷需要无条件支持。

此时吴王刘濞也没闲着,开始四处联络全国各地的诸侯王,打算像朝廷一样,和其他诸侯国结缔盟约。

但是造反可是一件大事,一旦反了就没有退路,现在其他诸侯国没有被逼上绝路,怎么可能提着人头和吴王结缔盟约呢?

结果显而易见,除了楚王刘戊以外,没有一个人支持刘濞。

事实证明,只要刘启不乱作,按照苏云定下的宣传策略循序渐进,削藩还是一件很英明的决策。

但是……

依晁错的性子,他真的会循序渐进吗?

……

太上皇走了,苏云也走了,单说刘启的信任,现在谁还能比得上晁错?

晁错是立功心切,就以朝廷这种削法,这藩得削到猴年马月啊!

以晁错的资历和名声,要靠着正常的熬政绩,他就是熬死也混不上丞相。

他就是要搏一搏,如果能博成功了,不仅为汉家天下立下了大功,还能借着这个机会升官发财。

晁错为了大汉的公心是有的,但更多的是私心。

其实苏云走之前是想除掉晁错的,就怕他胡乱来,再造成七国之乱。

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晁错虽然名声不好,但他没有犯下大错,再加上刘启又很信任他、护着他,除掉他没有正当的理由。

————————————

当天晚上,晁错再次来到刘启的寝宫,他要力劝刘启,加快削藩的步伐。

“臣晁错,拜见陛下。”

刘启信任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晁错和贾谊。

晁错很久之前就跟在刘启身边做事,在刘启最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

再加上晁错经常来找刘启,因此,现在说晁错是刘启最信任的人也不为过。

“晁内史来啦,坐吧。”

刘启的心情很好,如今朝廷已经和梁国结盟,这回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了。

“我看陛下心情很好,是不是因为和梁国结盟的事情?”

“正是,哈哈哈,还是你懂我啊!”

晁错却轻叹一声,看着很不高兴,可把刘启给搞懵了。

“晁内史,前些日子还说拉拢住梁王就是一件大喜事,今天朕和梁王结缔了盟约,你反而不高兴,莫不是打趣朕?”

晁错非常了解刘启的性格,知道直接说不足以吸引起刘启的兴趣,必须先抑后扬,将刘启的情绪调动起来才管用。

眼见刘启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晁错很高兴,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陛下,臣不是因为这件事叹气,臣是有一事相告于陛下。

有探子来报,吴王刘濞派出使者前往其他诸侯国,打算和他们联盟共同对抗朝廷。

吴王此举已经证明了他的反心,如果再不对他动手,怕是会被他占了先机,抢先动手啊!”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继续削藩,并且加快速度,我们只有占据先手优势,才能更好的处置掉藩王。

如果让藩王联合起来,我们又不占据先手优势,到时候藩王一造反,我们可就真的难以应对了。”

眼见晁错说的头头是道,刘启的内心也有所动摇。

但他想到了云伯走之前的嘱托,因此没有急着做决定。

内事不决,可交给窦婴解决;外事不决,可问贾谊。

削藩的事,应该属于外事,自己得问问贾谊再做决定。

“你先退下吧,我要再想想,那可是一件大事,苏丞相走之前曾嘱咐我削藩要循序渐进,这事还是不能太操之过急。”

眼见刘启即将被自己说动摇,就差最后几步了,晁错哪里肯退下?

“陛下,苏丞相的建议是对的,但不一定适合现在啊!

局势风云变幻,敌人走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引起形势的变化,国策的制定要因时制宜啊!”“陛下!”

晁错说完,直接跪倒在地,表现出一副死谏的样子。

刘启记起了云伯的话,因此没有再听他说什么,径直离去……

……

第二天清晨,刘启就来到了左丞相府,前来问计于贾谊。

贾谊自然不同意晁错的建议,他的想法和苏云一样,还是缓缓削藩更为稳妥。

贾谊平时在朝中闷声不响的,但是他处理过的政事都是非常完美的,送往左丞相府的奏章,刘启从来不用再过问第二遍。

巴蜀地区第二阶段的建设,全是由贾谊操刀的,这两年建设得非常好,虽然投入了大量的钱粮,但是见到了实际的效果。

北上和亲的事宜,也都是贾谊处理的,以贾谊的能力,算是完全接手了朝中左丞相的权力。

就凭贾谊的功绩,刘启也更愿意相信贾谊的话。

但当天下午,晁错又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想要询问刘启的意见。

得知刘启不赞同自己的决策,晁错震惊了。

接下来无论晁错怎么劝,刘启都反驳了回去,坚决不支持加快速度削藩。

晁错无奈,只能默默退了下去……

虽然人退了下去,但他削藩的想法并没有退下去。

他决定违背刘启的意愿,悄悄地搜集各诸侯国的罪证。

他觉得,如果刘启见到诸侯王有那么多违法行为,必然会觉得诸侯王的权力过大,从而改变原来的想法。

说干就干,晁错已经下定了决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