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27章 全面削藩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第27章 全面削藩

作者:回顾云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9:40:48 来源:书海阁

在晁错调查诸侯王之前,吴王刘濞就已经准备好了造反的事宜。

可惜其他诸侯国不愿响应,刘濞也只能再等机会。

一旦起兵,就是和朝廷不死不休,刘濞还不急着冒这个险。

但此刻,晁错调查诸侯国的事情败露,其他的诸侯国都开始慌张了。

吴王刘濞犯下过不少罪名,但其他诸侯王的屁股又有几个是干净的呢?

在其他诸侯王眼中,前些日子楚王刘戊被削去东海郡,就是晁错故意找茬。

楚王刘戊的事情就在眼前,不由得其他诸侯王不害怕。

其他诸侯王并不清楚朝廷的情况,他们还以为晁错的行为是皇帝指使的,是皇帝将这些门客派到地方来调查他们的不法行为。

这是皇帝要对他们动手了啊!

诸侯王中最慌的,便是胶西王刘卬和赵王刘遂。

前些日子,朝廷组织了一次售卖官爵,刘卬从中舞弊,贪了不少钱粮;朝廷派往赵国的官员,因为惹恼了刘遂,便被刘遂找理由砍了。

要是皇帝真要动手,必定会拿这两件事做文章,他们二人肯定第一个挨刀。

他们二人不像吴王刘濞,有军队有钱粮,根本不怕朝廷动手。

赵国之前便被刘恒削弱了一次,实力已经大减;

胶西国更是可怜,本来只是齐国的半郡之地,被分出来另做了一个诸侯国。

实力弱小又犯了大罪,因此他二人对这次联络是最积极的。

朝廷跟不成,那就只能抱吴王刘濞的大腿了。

但吴王刘濞非常清楚人心,知道他们二人反叛的决心还不够坚定,因此刘濞并没有急着出手,静静地看着二人焦急的模样。

反正现在吴国势强,急的是胶西和赵国,吴国不如以此获得更大的筹码,让二人反叛的时候出尽全力。

—————————————

长安。

此时此刻,刘启已经彻底慌了神。

安抚的书信已经送到了各国手中,但各国没有一点反应,刘启已经坐立难安。

朝中大臣则借着这个机会,群起抨击晁错,将晁错骂了个狗血喷头。

刘启知道他们是在看哈哈笑,落井下石,想要借着这个机会除掉晁错。

刘启还需要晁错制衡群臣,只能凭借权力将晁错强行保了下来。

如今,朝中的事情都乱成了一锅粥,刘启的心态要爆炸了。

“臣晁错,拜见陛下。”

晁错又来求见刘启,他感恩刘启将他保了下来,因此特地来献计。

“晁内史,朕现在心烦意乱,你还是回去休息吧,朕现在谁也不想见。”

晁错却执意要见,“陛下,臣此次是有备而来,特来为陛下献计。”

“住口住口!你还嫌事情闹得不够大吗?跑到朕面前来献什么计?”

晁错有自己的见解,“陛下,诸侯王都是硬茬,安抚怕是起不到什么作用,朝廷的态度应该比他们更强硬才管用。

既然事情已经闹大了,陛下不如将大就大,加快削藩的速度,把他们的力量趁势削弱,不然他们日后更是大患!”

对晁错的建议,刘启嗤之以鼻,“藩王已经在秘密联系了,你还要继续削藩,岂不是逼他们造反吗!”

“陛下呀,藩王大多都是欺软怕硬的主,一味的安抚,只会让他们觉得您好欺负,现在只有比他们态度更硬,强行压住他们,才能让他们服软。

陛下可以安抚一批打一批嘛,像淮南三王、燕王、代王,他们就适合安抚;

像吴王、楚王以及齐国那几个王就适合打压。

因为他们的势力比较强大,而且和陛下有着深仇大恨,不削弱他们,陛下怕是寝食难安。

陛下和刘濞可是世仇,难道陛下就忍心中央的权力,被刘濞这个小人所夺吗?”

晁错的话,无疑是戳到刘启的肺管子上了。

刘启和吴王是有深仇大恨的,当年因为下棋砸死了吴王世子,现在两家是不死不休的关系。

以刘启的脾气,怎么可能容忍得了吴王刘濞?

刘启登基后,就把加强中央集权定为汉王朝的国策,而和刘启有着深仇大恨的刘濞,就是强化中央集权的最后一步。

晁错又讲了一大堆道理,就是要鼓动刘启削藩。

“不要再说了!”

“朕意已决!明日大朝会上全面削藩!”

……

“唉……”

窦婴微微叹了一口气,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书。

上次窦婴出面给刘启解围,虽说得到了刘启的信任,但也因此得罪了窦太后。

从那之后,窦太后就除掉了窦婴出入宫禁的名籍,不准他入宫奏请。

窦婴也就因此一直闲在了家中,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了。

因为窦婴得罪了窦太后,所以大家都躲得远远的,怕和窦婴走得太近,被窦太后划入“黑名单”。

当然了,还是有人不在乎这些的。

“大人,有人来找。”下人匆匆走了进来。

窦婴一脸疑惑,这个时候大家都躲得远远的,怎么可能有人来见他呢?“是谁?”

“那人自称前任谏中大夫,袁盎。”

晁错和袁盎是死对头,自从刘启上位后,晁错便以各种方式贬低袁盎,将袁盎贬离了政治中心。

他二人赋闲在家,都算是受了晁错削藩的影响,二人都恨死晁错了。

晁错因为削藩,几乎得罪了朝中的所有人,若不是刘启强保着他,他怕是早死了几万回了。

袁盎本来因为敢言直谏,在朝中的风评并不好;

但他现在和晁错是死对头,群臣秉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道理,自动性地拉拢起袁盎,导致他现在在朝中的风评很好。

一听是袁盎来了,窦婴大喜,赶紧亲自出门迎接。

一番客套话后,二人坐了下来,下人很识趣地递上了茶水。

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在没得罪窦太后之前,是大家争相拉拢的对象;

这些伺候客人的流程,下人早已经轻车熟路。

———————————

“不知袁大夫莅临府中,有何要事啊?”

窦婴明白,袁盎来访肯定不是简单的来看看,必然是有目的的。

“我听说窦大人常常在府中唉声叹气,特地来看看。”

“唉,袁大夫知我心啊!我是想为朝廷尽一份力的,奈何……”

窦婴看似啥也没说,实际上已经将对窦太后和晁错的不满都表达出来了。

袁盎一捋胡须,微微笑了笑,“窦大人莫急,依我看来,朝中不久后就会有大变故发生,到那时自会需要窦大人出山。”

“陛下还是年轻,性子太过急躁,把削藩想的太容易了。

再加上晁错这个奸臣从中蛊惑,诸侯王一个个地也不是善茬,哪里会买这账?

朝廷已经将诸侯王逼上绝路,依我看来,这天下怕是要大变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