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32章 清君侧,诛晁错

“轰隆——!!”

天空中一声巨雷,劈响了整个皇宫。

先是闪电,后是巨雷,最后刮起了狂风暴雨,整个皇宫被一股恐怖的气息笼罩着。

正在批改奏章的刘启心神不宁,总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阵阵巨雷声响彻天空,刘启心里慌的很,根本没法集中注意力批改奏章,只得无奈投下了笔。

刘启走到宫门口,两个小太监识趣的给刘启披上外衣。

刘启本来想到门口透透气的,却没想到连外面的气息都很沉闷,整个氛围很压抑。

“陛下。”

一声陛下,让刘启的心头微震,但刘启很快反应了过来,转头朝声音的方向看去。

是王娡。

刘启稍稍调整了一下状态,“你怎么来了?”

“妾身怕陛下劳累,担心陛下的身体,特地给陛下送来妾身熬好的粥。”

刘启走上前,接过了王娡手中的碗。

劳累的一天,压抑的气氛,狂风暴雨的环境;

这一切的不高兴,都在接过王娡手中这碗热腾腾的粥后烟消云散。

王娡这细小的关心恰到好处,这粥的温度,恰巧将刘启冷冰冰的心捂热。

“你倒有心,还关心我的身体,可我总感觉心神不宁,怕是有大事发生啊!”

“妾身也有这种感觉,在这种狂风暴雨的环境里,只怕皇宫里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这种感觉。”

刘启现在最缺的就是共情,而王娡的话很有水准,让刘启很欣慰,直接顺势将王娡揽在怀中。

正在刘启准备和王娡亲热时,宫外面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快让我进去,有紧急军情!”

是贾谊的声音!

刘启心里清楚,贾谊这个点来,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因此刘启赶紧放下王娡,吩咐下人去打开宫门。

宫门还没完全打开,贾谊便匆匆破门而入。

“陛…陛下,出大事了!”

贾谊大口喘着粗气,神色紧张,让刘启平缓的心又揪了起来。

“别急,你慢慢说。”

贾谊缓了一口气,“这里是齐王刘将闾的密报,深夜了才送到左丞相府,臣看到后不敢有片刻迟缓,立刻进宫面见陛下。”

“吴王刘濞联合楚国、赵国等六个国家,即将起兵造反!”

……

这消息是在刘濞起兵的前一天,齐王刘将闾送到京城的。

齐王思虑再三,最终还是打算为子孙谋一条路,没有选择造反。

但是得知刘濞造反的消息后,刘启并没有特别震惊,就仿佛提前预料到了一般。

二人的梁子,自从砸死刘贤开始就已结下,早晚必有一战。

直到三天后的下午,刘启才收到了地方人的奏报,确定了吴王刘濞造反的消息。

而济北王刘志,因为消息走漏,被济北国的郎中令率先抢夺了兵权。

那郎中令便以兵权挟持住刘志,刘志也因此无法出兵参与反叛。

除了齐国和济北国以外,其他六个国家在听到刘濞造反的消息后,也纷纷举兵响应,加入了造反的队伍。

吴国、楚国、赵国、胶西国、胶东国、淄川国、济南国七个国家组成反叛的队伍,史称“七国之乱”。

一时间,中原大地反叛四起,匈奴人也趁势入侵中原,颇有改朝换代的迹象。

说是七国之乱,实际上是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之间的矛盾,这牵扯到所有的诸侯王,关乎二十多个诸侯王的共同命运。

因此,七国叛乱之初,许多诸侯王都摇摆不定,根本拿不定主意。

大部分诸侯国还是不愿意造反的,毕竟刀子没动到他们头上来,他们可不愿意提着脑袋干造反的事情。

为了避免他们倒戈,刘启便听从了贾谊的建议,下达了赦免令。

除去七个国家造反的诸侯王以外,其余人只要此时投靠朝廷,无论罪过大小,一律赦免,朝廷不再追究以往过错。

此诏一出,令那些摇摆不定的诸侯王瞬间坚定了下来,坚决站队中央朝廷。

有了他们的支持,这次平叛在刘启看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

刘启一诏安定了天下所有诸侯王,但刘濞也不是废物,这么多年的积累,让他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此次反叛他也是信心十足。

持久战打不赢,殊死一搏总没问题吧。

刘濞造反,先是斩了朝廷驻吴国的所有官员,以此表示和朝廷斗到底的决心。

因为刘濞自己是62岁,最小的儿子是14岁,所以刘濞下诏,全国上至62岁、下至14岁男子,一律参战。

造反就没有退路,刘濞这是拉着全国上下殊死一搏。

就这样,仅半个月的时间,刘濞便组织起了20万大军。

刘濞快速组织起大军北上,在楚国境内和楚王刘戊会合。

刘戊拼凑出了十万大军,这样一来,吴楚两国的联军有30万之众,声势浩大。

看着自己的30万大军,刘濞得意洋洋,甚至开始以皇帝的身份自居。……

经过那么多年的积累,刘濞身边也是围绕了不少谋臣;

有一人名叫刘通,他就发现了刘濞造反檄文中的问题。

“大王,此次出兵的檄文似有不妥,还望大王斟酌再三啊!”

“什么妥不妥的,老夫被朝廷压了那么多年,如今总算是快活了起来,老夫就想把那么多年受的窝囊气统统吐出来,好好吓吓这这刘启小儿。”

“非也。”

“大王,这出兵檄文上的内容,处处针对朝廷,甚至还提出了大王和朝廷的杀子之仇,这不是坐实了我们反贼的身份吗?”

刘濞一听觉得有理,造反也是讲究礼法的,师出有名才能使人心归附。

“那你说怎么写?”

刘通早已想好了说辞,“这晁错是鼓动削藩的罪臣,是他离间皇室骨肉血脉,才导致大王起兵。

我们这篇檄文中不能明言反朝廷,因为反朝廷就是反祖宗,是不正义的,这样大王就失去了人心的支持,其他刘姓的诸侯王是不会跟着我们一起干的。

我们拥护朝廷的旗号必须打起来,这样对大王日后也有利。

我们这篇檄文就是要昭告天下,让所有人都明白,我们起兵的目的不是造反,而是皇帝身边出了奸臣,我们是正义的,是起兵替皇帝清君侧,诛了晁错这个奸贼!”

刘濞正愁找不到正义的旗号呢,越听越觉得刘通说得有道理。

“好!”

“那我们这篇檄文就只骂晁错,不问刘启,把所有的罪名都扣到晁错一个人头上。

就按照你的意思办,由你来改写檄文,改过之后抄写100份,昭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看看,也能让更多人支持我们!”

刘通大喜,直呼刘濞英明。

刘濞也很高兴,对这次造反,心里越来越有底。

“清君侧,诛晁错!”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