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37章 腰斩晁错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第37章 腰斩晁错

作者:回顾云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9:40:48 来源:书海阁

“今天哪怕拼了这官不做,我们也要逼得皇上除掉晁错!”

“我们分开上奏,你一奏、我一奏,我就不信奏不烦皇帝。”

群臣在宫门外议论纷纷,直到丞相陶青出现,群臣才静了下来。

自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众人都对陶青敬爱有加,对他的丞相身份越来越认可。

“拜见丞相——!”

陶青摆了摆手,“不必多礼,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扳倒晁错!”

就在此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出现。

“不必了。”

嗯?

群臣朝声音的方向看去,说出此三个字的正是贾谊。

众人将贾谊围了个圈,恶狠狠地问道:“贾谊,你什么意思?”

贾谊面无表情,“晁错不会来上朝了,你们的上奏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群臣:“难道他请假了?”

“不!”

“从今天开始,晁错都不会来上朝了。”

群臣听得云里雾里,只有躲在一旁的袁盎心里清楚。

他和晁错有深仇大恨,无论是站在家国大义还是个人私利面前,在他心里晁错是非死不可。

——————————————

今天的晁错像往常一样早早起来,穿好朝服后,就往皇宫里面赶。

可不知怎的,晁错就是心慌得很,腰椎部位总感觉有阵阵凉风。

在上朝的半路上,晁错被两队士兵拦住了去路。

“你可是御史大夫晁错,晁大人?”

晁错心里很疑惑,这是干嘛?

“是,我正是晁错,不知几位找我有何事啊?”

那领头的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扭头看向后面的士兵。

两队士兵直接冲了上来,不容晁错解释什么,直接捆绑了起来,堵上了嘴。

“唔…唔……!”

任他晁错怎么挣扎,此时此刻也摆脱不了被腰斩的命运。

公元前154年,没容晁错任何解释,刘启仅一句“无不爱一人以谢天下”,便将晁错在上朝的路上捉去,腰斩于长安东市。

刘启腰斩晁错,从近了看并不能平息叛乱,看似是个错误的决定。

可实际上,从长远来看,腰斩晁错利大于弊。

首先,平息了朝中大臣的怒火,稳定了朝局,为七国之乱的平定提供了内部基础。

其次,使叛军失去了造反的舆论,坐实了诸侯王造反的事实,安稳了其他摇摆不定的诸侯王的心。

最关键的,便是坚定了刘启削藩的决心,使叛乱的平定变得更加顺利。

可此时此刻,没有人有长远的目光,舆论声席卷各地,许多人都怒斥刘启腰斩恩师,不仁不义。

—————————————

“此次由你出使吴国,务必要平息吴楚叛乱,有事好商量,只要他们要的不太过分,朕都能满足。”

刘启现在还寄希望于借晁错的头平息叛乱,存在侥幸心理。

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这几天前线一直没有战况报来,刘启心里莫名得紧张,生怕前线战事吃紧。

借晁错的头以安天下,刘启是绝了情。

“臣定会尽力而为,不知陛下还有什么嘱托臣的吗?”

刘启的态度很坚决,知道这是拉拢人心的好机会,“朕不要你尽力而为,朕只要你活着回来,朕还要用你,只要你能活着回来,朕马上封你为太常!”

袁盎接过了刘启的诏书,也是给刘启深深的磕了三个响头。

他感念刘恒、刘启二人的知遇之恩,这才劝刘启腰斩晁错,才主动请求出使吴国。

此一去,不论叛乱平息与否,袁盎怕是有去无回。

无论谁去出使,刘濞都会把他押在那里,或者斩首示众。

而刘启之所以选择袁盎,是觉得刘濞可能会看在昔日情谊的份上,放袁盎一命。

不管怎么说,刘启是孤注一掷了。

……

“这些匈奴人在这儿驻扎了20多天了,进也不进,退也不退,到底想干什么?”

苏云心里清楚,“只怕是想拖延时间,朝中要出大事了。”

就在刘恒和宿云商讨陇西的形势时,程不识走了进来。

“太上皇、苏丞相,朝廷中确实出事了。

陛下听信了御史大夫晁错的话,全面削藩从而激怒了藩王,引得齐地的四个国家和吴、楚、赵三国发生叛乱,已经席卷全国了。

听消息报来,前些日子赵国北上联系了匈奴人,希望匈奴人能够出兵支援。

依我看,匈奴人此番出兵,只是给造反的七个国家装个样子。

毕竟他们想两头通吃,既不得罪诸侯王,也不得罪朝廷,不会真正进军的。”

刘恒赶紧接过了情报,仔细的看了一遍,也大概了解了怎么回事。

苏云凑了上来,“七个国家的叛乱已经爆发,你要不要回去主持大局,有你在,刘启这小子肯定也会安稳许多。”

但刘恒似乎很放心,“不必了,朝廷已经派出周亚夫前往平叛,即便我回去也没什么用。况且这也是个历练他的好机会,若是我回去主持朝局,那这孩子永远得不到历练,以后再处理大问题的时候还是不知所措。

我们不如留在这打打匈奴,说不定还能大破匈奴军队,为大汉的边疆做点贡献。”

“哈哈哈,你能这么想,说明你是真看开了,我还以为你会放心不下朝廷,急急忙忙跑过去主持大局呢!”

刘恒能想开,苏云自然是高兴的。

情绪也是左右治疗的一部分,刘恒的年事本身就不高,若是能看得开轻轻松松地生活,延长个几年寿命,不是什么问题。

刘恒似乎并不担心朝中的情况,而是转头问程不识:“程将军,这些天匈奴人可有什么动向?”

“回太上皇,匈奴大军就是一直驻扎在此,装出一副要进攻的迹象,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动向。”

对于如何作战,刘恒有着自己的考量,“他们不主动打,我们也不能就这样一直僵持着,我觉得我们应该主动出击,去偷袭匈奴大营,说不定可以趁他们没有防备的时候,一举歼灭他们!”

“臣正有此意,这些天臣没有丝毫松懈,一直在观察匈奴军的动向,因此已经想好了作战对策。

既然匈奴军不进,那我们就进,打他丫的,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的风采。”

一想到能建功立业,刘恒很高兴,“说说你的战略计划,朕看看是否可行。”

“此次领兵的,是匈奴人的左将军,此人并没有用兵之才,应该是被嘱咐好了坚决防守即可,只是被匈奴人临时拉来凑数的。

臣的意思是分左右两将,从左右两翼出击,正面进攻匈奴人的大军,吸引匈奴人的注意。

再派一将绕过匈奴的大军,直直插入他们的后方,这一将主要负责突袭,断了匈奴人的退路。

等匈奴人一乱,我再派大军正面进攻,将匈奴人打个措手不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