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106章 第四卷终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第106章 第四卷终

作者:回顾云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9:40:48 来源:书海阁

景帝的篇章到此也就彻底结束了,汉代文治的两个时代已经告一段落,武功的时代即将来临。

还是和往常一样,在每一卷结尾,说一说这一卷相比历史的变化,以及回答一些读者的问题。

在这呢,还是先感谢一下大家的支持,没有大家的支持,我是走不到现在的。

我要写的是一本非常长的小说,要从汉代一直写下去,这其中要面临的问题比一般的小说多得多,制作不易,大家不喜欢的话勿喷。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比较活跃的作者,大家的评论我每天都会看,然后会及时回复,我对这本书保持着属于我的热情,也在此欢迎大家积极评论。

这一章我想大家也看到了,其中的变化有很多,很多脱离时代的东西已经被发明了出来,我只想说,发展是一个时间问题,不是主角不推动,而是这需要一个过程。

像刘邦、刘恒两朝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发展,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根本就无力支撑社会的进步,各种变革和新发明的产生,都是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的。

像景帝一朝社会已经趋于稳定,国家经济呈快速发展,这时候逐渐变革社会才是最佳解,而且后面的变革会越来越多,大家安心去看就好。

先和大家说一下这时期相对于历史上发生的改变,让大家可以对历史有清晰的对比。

1、皇帝的时间线发生了变化。

历史上的刘恒在位23年,刘启在位16年,而这部书中,刘恒在位了27年,刘启在位了18年。

同时刘恒还做了近五年的太上皇,活到了51岁,相较于历史上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皇帝时间线的变化,改变的东西就太多了,新皇的登基、前皇的退位,这里面要牵扯很多东西,我也不敢改变太大,但弥补了很多的遗憾,够大家食用。

2、许多历史人物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变化。

主角的出现治愈了刘启的童年,历史上,刘启的童年是很不幸的,刘恒忙着政事,窦太后偏心刘武又不关心他;

而且他虽然是长子,但是前面是有四个哥哥的,有人说是他害死了他前面的四个哥哥,阴谋论反正不少。

反正刘启长于深宫之中,从小就养成了刻薄寡恩的性格,给人一种政治生物的感觉,使得这个人物的历史形象不太具体。

而主角的出现,弥补了刘启的童年,使刘启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虽然刻薄,但也有感情存在,这才是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

另外,很多应该死于政治斗争的人物,因主角活了下来。

像郅都、周亚夫,他们在后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我想大家都能想象明白。

总之,因为主角的干预呢,很多历史人物的活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好好找找,对比一下历史上的人物形象,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3、社会生产力和发展的变革。

像曲辕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生产农具的革新、土地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开垦,这都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对大汉社会的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历史上的文景之治,人口大约在3000万左右,而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土地所孕养的人口也就大幅增加。

在本书中,人口总量达到了6000万左右,这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变革过程。

4、对内平叛和对外战争。

经过文帝一代的削弱,诸侯王的实力已经大减,这时候的七国之乱要比历史上的规模小多了。

历史上的七国之乱,一开始就有改朝换代的迹象,将刘启搞得慌不择路,刘启完全是在没有准备的条件下进行的削藩,他就没想过诸侯王会联合起来反。

所以平叛初期的事宜就搞得一塌糊涂,若不是周亚夫及时带兵撑住场面,又有窦婴坐镇洛阳,这七国之乱真没那么好平定。

这本书中七国之乱的平定就容易多了,而且并没有伤及百姓的基本盘,总体来说叛乱的影响并不大。

对外战争上的最大变化,就是最后一次斩杀了军臣单于,不仅壮大了大汉的威望,洗刷了六十多年的耻辱,还给刘启文治一朝带来了不小的武功,也算是圆了文景之治两位文治皇帝对武的意愿。

这些就是一些主要的变化了,其他就是一些变化的小细节,都是在为后面做铺垫的,这本书真正的**部分即将来了。

武帝时代!

评论区大家提出来的问题,我在这挑几个比较热的回答,让大家对这一章有个更好的理解。

1、周亚夫怎么这么狂妄?他不是跟着主角学了吗?

答:对于周亚夫的性格,我写的其实已经很收敛了,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历史,周亚夫可是经常和皇帝顶撞,而且经常在公共场合搞得皇帝下不来台,可以说情商很低。

我这么说,大家可能没感觉,因为周亚夫大家不熟,但有两个和周亚夫性格相近的人,大家比较熟,那就是蓝玉和年羹尧。周亚夫可以说是这二人祖先级别的了,因为他带兵平定七国之乱所立下的功劳,远比蓝玉和年羹尧大得多,所以他嚣张跋扈的程度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至于他跟着主角学的,主要是兵法和见识上的知识,在性格和情商上,一个人是很难改变的,一个人如果不经历生死的劫难,怕是很难做到改变自我。

2、以后还会按这个方式退朝和重新入朝吗?都不改名字的吗?

答:这一次重新入朝的方式只是试验,后面不会再按照这种方式入朝了,毕竟朝中官员也不是傻子,一直以同一个人名连续好几代在朝中,人家也能看出来。

后面还会有其他的重新入朝方式,大家可以好好猜一猜,期待一下。

3、如今,汉朝的国力已经长出来了,为什么不主动出击歼灭匈奴,还一直养着他们呢?

答:漠北草原是很广阔的,如果没有地图,是非常容易迷路的,这点迷路侯李广已经给大家证明了。

或许真是上天眷顾大汉,在帝国双璧活着的时候,他们打的每一仗几乎都能准确找到匈奴人的位置,尤其是霍去病,直接封狼居胥捣了人家祭天的老巢,把匈奴人都给打崩溃了。

而且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文景二帝就是在给刘彻积蓄力量,这时候主动出击,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而且王朝内部还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刘启只需要负责把这些不稳定因素扫掉,让儿子能够成功继位,他儿子刘彻会有大把的时间来应对匈奴和削弱诸侯。

几个大的问题,已经在此回答大家了,剩下的一些小问题,我会直接评论大家,大家放心。

这一卷到此也彻底结束了,是时候该给这一卷画上一个尾声了。

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

———————回顾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