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 第53章 师说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第53章 师说

作者:暗夜游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9:41:25 来源:书海阁

李承乾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论落下,众人听闻,脸上皆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思索的神情。

虞世南在官场沉浮多年,向来深谙世故,人老成精。

此刻见李纲和孔颖达被李承乾怼得脸色由青转紫,铁青得犹如锅底一般,生怕场面愈发尴尬难以收拾,

赶忙上前一步,脸上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笑意,试图给两人找个台阶下,缓缓说道:

“太子殿下方才所言,细细想来,也并非毫无道理。不过嘛,太子终究还是对师长有些不敬之词,这于礼不合呀。”

李承乾听到虞世南这话,只是冷冷地呵呵一笑,那笑容中满是不屑。

他并未回应虞世南,而是转身径直走向之前摆放着笔墨纸砚的案桌。

只见他在案桌前缓缓坐下,闭目沉思片刻后,便提笔蘸墨,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李世民本就对李承乾的举动充满好奇,此刻见他如此,忍不住快步走上前去。

其他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吸引,纷纷围拢过来,将李承乾团团围住,伸长了脖子想要一探究竟。

李承乾每写下一句,李世民便不自觉地高声朗读一句: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念到此处,众人已是微微动容,静静聆听。

李承乾笔锋不停,继续写道:

“李纲、孔颖达,年过七旬,教于孤多年,却不悟师道。故作《师说》以疑之。望其如祖云:‘朝闻道,斯可以,终身志于学。’”

李承乾文抄公上线,抄写完这篇韩愈的《师说》,将对李纲和孔颖达的讽刺之意融入其中。

待李承乾搁笔写完,李世民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

“你这……你这写的是一篇古文?”

李承乾轻轻放下手中毛笔,神色淡然,脸上浮现出一抹自信的微笑,说道:

“皇上,这文章虽为古文,但用词通俗易懂,是能让更多人看得懂的文章。

为师者,不应故弄玄虚,而更应该花更多时间去研究如何让人更容易看懂书写的内容。

如此,方能真正传道授业解惑,不是吗?”

众人听闻,一时之间,或点头沉思,或面露惊色,现场气氛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沉静之中 。

而李纲却是气得浑身颤抖,用手指着李承乾,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与愤怒:

“太子殿下,您如此公然嘲讽老夫,实在有失太子风范!这篇文章看似有理,实则是对我等的污蔑!”

李承乾却神色平静,目光坦然地迎上李纲的视线,说道:

“李太傅,承乾并非嘲讽,只是陈述事实。您教导多年,若只是一味让学生遵循旧制,

却不引导他们思考创新,不知变通,又怎能培育出真正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李承乾与李纲、孔颖达的激烈交锋余韵中时,一直静静在旁观察局势的于志宁,

此刻微微上前一步,语气中略带询问,却又隐隐透着考究的意味,缓缓开口道:

“太子殿下,按照你所言,那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才能让他们真正成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呢?”

于志宁这一问,瞬间将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李承乾身上。

大家都好奇,这位言辞犀利的太子,又会给出怎样别具一格的见解。

李承乾听闻此问,先是打量了一番于志宁,他也是李承乾的老师,

是他的老师当中年纪最小的,刚过五旬,记忆里平时很少当面骂李承乾的。

连上温和了一些,不假思索地张口便答道:

“于师所问,这问题说难确实难,毕竟育人之路本就充满挑战;但要说简单,其实也简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师者切切记下‘知行合一’四字便可。”

李世民知道该他出场了,向前迈出几步道:

“承乾,你刚刚虽言辞有些许激烈,但所言并非毫无道理。”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欣慰,也有担忧,

“身为太子,能有这般对民生的关注与思考,还能对师道有所认知,这是好事。

然而,你行事也略微荒唐,跑到这青楼之地,终究有些不成何体统!”

李承乾还是很给面子,应道:

“承乾知错。”

李世民又转头看向李纲和孔颖达,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二位爱卿,承乾今日所言,你们也当好好反思。朕向来敬重你们的学识与品德,也深知你们一心为朝廷培养人才。

但正如承乾所说,若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切实为国家、为百姓做事,那这教育又有何意义?”

李纲和孔颖达连忙躬身,李纲一脸愧疚地说道:

“陛下,老臣失职,未能教导好太子,也未能让学子们真正领悟圣人之道的精髓,愿领陛下责罚。”孔颖达也跟着说道:

“陛下,臣定当反思自身,改进教学,让学子们更加关注民生,学以致用。”

李世民微微点头,神色稍有缓和:

“责罚之事,暂且不提。朕希望你们日后能相互切磋,相互借鉴,为朝廷培育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这时,长孙冲、房遗爱等一干年轻人,原本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此刻见气氛稍缓,

长孙冲大着胆子奉承道:

“陛下,太子殿下今日所作的曲子和所说的话,让我们这些年轻人也深受启发。

我们觉得,不管是读书还是做其他事情,都应该多关注实际,不能只拘泥于传统。”

房遗爱也连忙附和:

“是啊,陛下。我们也想在学习圣人经典的同时,多了解民间的情况,以后也好为国家出份力。”

李世民看着这些年轻人充满朝气的脸庞,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意:

“你们有这番心思,朕很欣慰。但切不可因为一时冲动,就盲目否定传统。

传统的学问和道德规范,是我朝的根基,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刚刚,众人的注意力大多聚焦在《师说》的内容上,唯有虞世南站在李世民身侧,紧挨着李承乾。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李承乾所写的《师说》,尤其是那些在他看来极为奇怪的标点符号,

整个人愣住了,定在了原地。 过了良久,虞世南才回过神来,

此时的他,全然顾不上正在与李世民交谈,迫不及待地快步上前,一把抓住李承乾的手,神色焦急万分。

他指着李承乾笔下的《师说》,声音中满是急切与好奇,问道:

“太子殿下!”

他的这一声呼喊,音量颇高,顿时打断了李世民正说着的话。

还未等李承乾回应,虞世南紧接着又说道:

“太子殿下,您看这……” 他的手指在纸上那些标点符号上快速移动 ,

“这些怪异的符号究竟是什么?又是什么意思呢?”

虞世南这一开口,众人的目光纷纷被吸引过来,大家都将好奇的眼神投向了李承乾和虞世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