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 第178章 弹劾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第178章 弹劾

作者:风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9:41:34 来源:书海阁

“陛下,京中粮价已至斗米四钱银子,价格腾贵,且还在上涨,今日又下了雪,若粮价不跌,只怕今年冬天,难免将有百姓冻饿而死。”

“户部,协调刑部,严查京中不法商贩囤货居奇一事,把粮价控制住,不准胡乱上涨。

责令湖广巡抚茅亮,以及河道总督崔建利,务必保障漕粮安稳。”

户部尚书胡岳,和刑部尚书严开面无表情的站出来躬身领旨,又退回班列中去。

后头几个郎中偷偷对视一眼:

京中最会囤货居奇的就是周贵妃他们家,如今长春宫无主,宫里就只有周、吴两位贵妃做主,其中又以周贵妃年长,指不定哪天后位就是周贵妃的。

这还查个屁!抓两个替死鬼得了呗。

今日朝会已经开了有一会儿的,议论完粮价的事,一时有些冷场,戴权见没人再出来说话,甩了一下手中的净鞭,喊道: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崇宁帝都已经准备起身回后宫了,却见有一中年御史出列道:

“臣,右俭都御史苏诵,弹劾游击将军林思衡,劳师无功,虚耗国库,畏敌如虎,消极避战。

自朝廷分兵三路南下以来,已有两月有余,竟陵伯和冯将军与乱军大小数十战,多有胜绩。

昨日里冯将军还在许昌大胜,现如今开封,河南这两府境内乱军已是仓皇逃窜,惶惶不可终日,平定已是指日可待。

独林将军所领三千精锐骑兵,此三千骑兵,乃中军大营精华所在,在林将军手上,却成了无用之物,虽也有几股胜绩,却每不过数十级,相比起乱军的庞大人数,不过是杯水车薪。

臣请陛下将林思衡革职问罪,中军骑兵仍调归神武将军冯唐麾下,方能尽早平乱。”

崇宁帝皱皱眉头,早两日便有几个御史将弹劾的奏折递到他跟前,皆被他留中不发,左右那几个御史官位都不高,到不了朝会上,倒没想到,如今连右俭都御史都开始盯上这林思衡了。

崇宁帝心中,对林思衡此番南下至今毫无建树也有些不满,只是当初林思衡南下是他首肯,若这么快就问罪,于他的威严也有些不利。

万俟颖隐晦得朝皇帝瞧了一眼,旋即出列道:

“林将军南下不过两月,又只三千人马,苏御史此言未免过苛了,林将军不忍生民多艰,投笔从戎,拳拳之心不可不察,苏御史还是要多些耐心才是,说不定等再过些时候,便有捷报。”

苏诵却不打算作罢,冷哼道:

“若林思衡那小儿果真有爱护生民之心,便不该强自为之,反倒叫战火绵延,百姓受苦,他若有自知之明,此时便该上书自罪,把那三千骑兵交还中军才是。”

两位朝廷大员争锋相对,贾政在角落里看得胆战心惊,有心想出言替林思衡维护几句,却又不敢招惹御史,脚下始终迈不动步子。

心里也暗暗埋怨自己这个“贤侄”,好好的清贵翰林文官不做,偏要去从军,此番果然要惹祸上身!

若我此时出面,只怕要连累我贾家,还是等回去与两位先生商议一番才是......

朝堂上还在不断争辩,虽也有几个维护林思衡的,人数却远远不及要将林思衡问罪的多。

崇宁帝皱眉打断道:

“自林卿南下,归德府乱军不得迈过商丘一步,有功无过,不可问罪功臣,至于骑兵归返中军一事,着五军都督府再议。”

眼见皇帝居然“知错不改”,又有几个御史,神情间有些蠢蠢欲动。

苏诵受命而行,断不会善罢甘休,继续开口道:

“陛下明鉴!林将军文章诗赋,老臣也甚爱之!我朝有此等人物,老臣岂不欣喜?

只是林将军年少得志,许是往日里与友人纸上谈兵的多了,一时意气便入了军门。

此番驻军归德,师久兵疲,劳而无功,若依老臣看来,只怕也正是察觉到其中艰难,骑虎难下罢了。

若陛下此时将其问罪,罢其军职,召回京师,不使其重蹈柳将军覆辙。

待其年长沉稳之时,仍可重用。亦不失为保全之道。”

万俟颍听得直皱眉头,这苏诵言语间听着似是一片好意,用心却实在恶毒。

今日若果真依此论将林思衡治罪,则林思衡在朝野间风议便成了只会夸夸其谈的黄口孺子,那还扯什么日后重用?

因而辩驳道:

“苏御史此言,太过严重了,归根结底,朝廷大军南下才两个多月,此时临阵换将,只怕不妥。

说不得林将军此番正在归德府布置,我等久在千里之外,贸然干预,倘若引得前线不稳,岂不是亲者痛而仇者快?”

苏诵冷哼一声道:

“林将军年不及弱冠,准其领军南下已是不妥,他能将三千人带到归德府,只怕也用尽了浑身解数。

小小年纪,还扯什么布置?若其果真能败归德府乱军,老臣......”

话说一半,便有小黄门急匆匆得走进来,直接开口打断道:“陛下,方才有驿卒来报,归德府大捷,游击将军林思衡打破归德府乱军,乱军首领乔元章被擒,斩级三千余,俘虏两万众,其余逃散者不计其数。

林将军来报,归德府平定。”

几个御史迈出去的一只脚,悄无声息的又收回来,苏诵站在两班文武中央,脸色青一阵红一阵。

万俟颖也吃了一惊,他方才那话只是随口胡说的,却没料到应验得这样快,不过倒也不妨碍他借来打压政敌,当即好心道:

“苏大人虽是一片爱护之心,怕年轻人没个轻重,只是也该多些耐心才是,若是再这般急切,岂不是要好心办了坏事?

此番幸赖陛下圣明,慧眼如炬,若果真听信了苏御史一面之词,下旨责罚,这要传扬出去,岂不是叫天下人说朝堂兖兖诸公,俱无识人之明?

方才苏大人要说什么?”

苏诵面色愈发愤恨,万俟颖此话,正是将他比作那等因言乱政的佞臣,也不再与其纠缠,只对崇宁帝一拱手道:

“臣言语莽撞,一时失察,臣知罪。”

崇宁帝此番得此捷报,也是又惊又喜,林思衡得此大胜,更显得他这个皇帝有识人之明。此时自然也想不起来自己原先心中的不满......

虽瞧着这苏诵有些不顺眼,只是御史言官,风闻奏事,少有因弹劾他人反而受罚了,今日他若果真责罚御史,明日他就成了堵塞言路的昏君。

虽是猜测此人该是受人指使,崇宁帝眼下也只得出言安抚道:

“苏御史也是为国事担忧,尽忠职守,何罪之有?”

便是要罚,也不能今日就罚,总归过些日子寻个由头发落出去也就是了......

申行远站在杨松身后,瞧了他一眼,出班拜道:

“林将军年不及弱冠,一朝从军,长驱直入两千里,二月间大破乱军数万众,此皆因陛下慧眼独具,简拔贤良。老臣恭喜陛下。”

既有申行远带头,一时便有不少文武官员站出来,都向崇宁帝躬身道喜,连杨松也不能再站在那里不动,也出言说了几句好话。

崇宁帝哈哈大笑,贾政在下头也松了一口气,心情也变得高兴起来。

归根结底,那林贤侄也算是从贾府里出来的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