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 第371章 辞官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第371章 辞官

作者:风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9:41:34 来源:书海阁

皇帝将林思衡赶出去,却将林如海留下,林思衡对此倒也有所预料,与自己相比,终究师父才是皇帝心腹之臣,便是连自己屡得重用,只怕多少也是沾了这弟子身份的光。

果然待他一走,崇宁帝便从御座上起身,竟走下堂来,林如海见此,也不敢再坐着,忙起身相候。

崇宁帝走至近前,用力握住林如海的臂膀,深深得瞧了一眼,看着林如海从鬓角散落下来的白发,神色感慨道:

“十年不见,林卿憔悴许多。林卿为朕变革盐法,呕心沥血,朕已知之,幸赖如今盐法已成,林卿大功,朕之后还有重赏!你我君臣携手,必能使这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林如海深深拜倒,眼含热泪道:

“陛下厚待,臣本当竭力相报?昔蒙圣上垂青,委以两淮盐政之要,十载寒暑,白驹过隙。

臣本一介愚鲁,虽焚膏继晷,尤恐负陛下之重托。然近来每对菱花,但见鬓边霜色渐深,偶闻更漏,更觉胸中气血翻腾,已恍若秋蝉抱露,难振薄露。

窃思臣以蝼蚁之躯,已竭涓埃之力,若再贪恋簪缨,恐将误社稷大事。

今乞骸骨,伏望陛下垂怜,许臣退居泉石,课子奉祠。”

崇宁帝闻言,大惊失色,连忙亲手将林如海扶起来,口气微微责备道:

“卿年方五旬,正值壮年,何生此倦怠之心,竟欲弃朕而去?莫非是朕不堪辅弼?”

林如海又连连叩首道:

“陛下自是圣主,非臣斗胆,怠慢君父,实是年老体衰,近来常有昏聩之举,不堪驱驰。”

言罢,仍是跪在地上,将头上的官帽摘下,头顶斑白杂乱的枯发散落下来,正落在身上那一身大红官袍上,白的叫人扎眼。

皇帝也神色一整,有些难以置信道:

“卿离京之时,朕尤记卿家风采,何等士人风流,而今不过十年,何已老迈之此?”

林如海只是苦笑着摇摇头,皇帝仍不愿放弃道:

“卿携此大功,又在扬州十年砥砺,朕正欲已户部侍郎一职,虚位以待,卿不如暂且委屈,日后再立新功,何愁不登宰辅?”

林如海依旧推辞不应,皇帝想了想,又道:

“卿既身子不适,户部事务繁重,或有不妥,卿是探花出身,精于礼教,请任礼部侍郎如何?”

林如海依旧苦笑着摇头,似是不耐久站,还微微打了个趔趄。

“左俭都御史如何?卿若不应,莫非是嫌官小?”

林如海见皇帝再三要求,只得又开口道:

“非臣居功自傲,妄自尊大,臣近来读书,已觉老眼昏花,不耐案牍之劳,倘任部院之职,恐戴罪之日不远矣。”

崇宁帝见他亲口三请,林如海依旧不应,便知他果真是铁了心要辞官了,似乎也动了感情,眼眶微微泛红道:

“朕尤记卿昔日在京之时,与朕言谈自若,行事中正,又屡授奇谋。

‘抑盐商,盈国库,治京营,调边军’。

卿当年奏问,朕日夜牢记,不敢或忘,而今方才走完第一步,不意卿竟欲离朕归老,岂不叫朕痛心?”

说着擦擦眼眶,又道:

“况卿方立大功,虽不欲为官,不可不赏,卿若有所求,请直言相告,朕无不允。”

林如海忙道:

“臣在扬州十年,举步维艰,不能寸进,岂敢言功,独臣之弟子,虽年少无知,尚有三分胆气,更有一腔忠心,日后倘有疏失,愿求陛下看在老臣的面儿,稍加宽宥,臣便别无所求。”

皇帝摇头道:

“他若有功,朕自然赏他,哪里还要卿来交代。”

林如海想了想,又道:

“既陛下厚爱,臣确有一事放心不下,愿求陛下恩典。

不敢瞒陛下,臣别无子嗣,独有一女,已至及笄之年,自小体弱多病,叫臣日夜担忧。

幸臣这弟子,向与小女亲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感情深厚。

臣已将小女许配,只因犯了同姓之嫌,恐来日引人口舌,愿再求陛下一道旨意赐婚,已堵悠悠之口。

臣一己之私,妄求圣意,贻笑大方。”

皇帝也微微一愣,林家四世列侯,而今已经失爵,他本已做好林如海求复祖上爵位的要求,却不曾想,林如海竟将这样的机会,只拿来求一道赐婚的圣旨。

一个立下大功的文臣,要告老隐退,又没犯什么过错,只提请这么一个要求,皇帝于情于理都不能拒绝。

况且这对皇帝而言,也算不得什么事情,皇帝目光微凝,既然林如海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他自然也没有非要把爵位还给林家的道理。

但以林如海治盐十年的大功,若果无别的封赏,则又难免叫人觉得他这个皇帝苛刻,因而笑道:

“这只一件小事,朕已允了,然卿之大功,仍不可不赏,卿既不愿再案牍劳形,朕也不好再强求。

戴权,拟旨,加林卿为银青光禄大夫,赐京师宅邸一座,赐金鱼袋,赐金百两,绸缎十车。

以林卿之女为嘉宁县主,赐婚靖远伯。林卿以为如何?”

林如海深知皇帝这是要做给天下人看,以示自身并非刻薄寡恩之君,便也配合着不再推辞,叩首拜道:

“臣,叩谢陛下隆恩。”

皇帝见地,叹了一口气,亲自搀扶着林如海站起来,感慨道:

“卿既已无意官场,朕也只得成全你,只是却不可忘了你我君臣恩义,当要保重身子,倘朕有所疑虑,遣人相问,卿还当不吝赐教才是。”

林如海忙道:

“若陛下有召,臣岂敢不奉旨意,然朝堂之上,名臣济济,恐臣鄙陋见识,实不堪一用。”

君臣二人又客气一番,林如海方才告辞出宫,也不再将官帽戴在头上,只置于掌中,任由满头白发飘散,一步步走出养心殿,走出这座天下的中心。

皇帝也亲自送出殿门,不知何时下起小雨,站在高处,远远眺望,才发现林思衡原来一直就在宫门口没走。

见着林如海出来,林思衡亲自为林如海披上挡雨的斗篷,又撑着伞,只将林如海遮得严实,却不顾自己半个身子都在雨中,师徒俩就这样慢慢消失在皇城大街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