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 第54章 贾史薛王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第54章 贾史薛王

作者:风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9:41:34 来源:书海阁

次日,林思衡爬起来时,绿衣与晴雯都早已起了,晴雯撅着个嘴伺候他换好衣裳,绿衣又取了饭来。林思衡便要两人都坐下一同用饭。

绿衣是早已习惯了的,也不推拒。晴雯看她一眼,扭捏一会儿也坐下了。

她素来是胆大的。

待用过饭,晴雯自觉自己比绿衣来得年长些,该是这院里“大丫鬟”,正要吩咐些活计交给绿衣去做,便如同是宝玉院里的袭人。

却见绿衣已自顾自搬了把椅子,往书桌侧边一放,竟开始处理起账册来。

晴雯眼睛瞪得像铜铃,又看了看林思衡,见他完全没有反应。终于认识到那些杂活还是得自己做。

她不识字,若叫她处理账册,她也是处理不来的。

垂头丧气得取了昨儿换下来的衣服。准备自己拿出去洗了,却见林思衡回过神来,摆摆手叫她停下,又把绿衣也从书桌边叫到跟前,吩咐道:

“绿衣,你从今日起仍是如在林府时一般,每日早晨去厨房取一盏温牛乳,给师妹送去。

若是没有,便舍些银钱叫人去买。

晴雯,我素来不喜身边太多人,不过你也只做些端茶倒水的轻省活也就是了。如浆洗清扫一类的活计,只管每月花上二两银子,雇个嬷嬷,每日里定个时辰叫她来做也就是了。

你原先在老太太身边拿的多少月钱?”

“八百文。”

“你如今的身契还在贾府,我不好多管,绿衣,每个月从帐上给晴雯额外支二两银子,至于雇嬷嬷的花销,额外从账上取。”

绿衣没什么反应,点点头应了。

晴雯多少有些吃惊,她在贾母身边虽是得宠,可也只是二等丫鬟,一等丫鬟每月可以有一两。比如袭人,二两银子,这是姨娘的份例。

可她明明昨晚都拒绝过了,但是爷也没有明说...

因而有些别扭道:

“爷便是有钱,只是也还俭省些才好,不过只是些活计,我做了就是了,倒不用雇什么嬷嬷...”

林思衡笑道:

“你原是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我怎好叫你到我身边却坐起小丫鬟的活来了。你若有什么关系好的嬷嬷,这笔银子倒不妨叫她来挣。就这么定了。

再有一事,你等会儿忙完了,去琏二嫂房里知会一声,就说我准备在这小院里,自己搭个小灶起来,时不时做些温补的菜式,也好给老太太尽尽孝心。”

晴雯见林思衡已经定了主意,也不再劝,她虽是秉着丫鬟的本分劝说几句,又岂有真的不乐意的。

一时也有些为林思衡心疼她感到高兴。

既安排妥了这些杂事,林思衡便去前院叫上边城三人,又吩咐祥子晚些请人来垒灶。自出了府去。

...

另边厢里,黛玉见绿衣仍是取了一盏牛乳来,一时好像又回了林府,有些伤感。

正要去师兄处看看,却被告知师兄已出了府去,不免暗叹一句,只得再做打算。

如今在贾府里,到底不比在林府时来得自在。她如今住在贾府后院,等闲林思衡是不好进来的。

自己虽是能去找师兄,却也不好走动太勤,不然也必有风言风语。一时有些苦恼。

王熙凤对这个突然上门来的林家徒弟,有些好奇,尤其是在听闻他在扬州小小年纪便有几处产业的之后。

昨日贾琏又没有回来,她与平儿两人在床上嘀嘀咕咕研究半晌,终无所得。

这会子听了晴雯跑过来带的话,又说是要给老太太尽孝心,那这个人情自然没有不给的道理,连忙应了,并交代说若是有什么缺的,也只管来与她说,又旁敲侧击了晴雯一番。

可惜仍是什么也没问出来。

...

昨日进城时便已约了钱旋和郑阳,林思衡一边慢慢踱步,观察这京师民生景状,一边脑海里捋着自己的思绪。

既是京师,自然繁华,只是若论商贸流通,却又似乎并不能胜过扬州多少。这里粮食供给几乎悉赖运河,这是京师的致命缺陷。又无甚特产,只西山上有大片煤矿。

不见有多少裨益,却害得京师天气整天灰蒙蒙的。

这里四周都有群山环绕,外敌难入,救兵也难入,也限制了这座城的发展。

街上人流攒动,衣着也并不比金陵华贵几分,只是骑马的人多些。

想到金陵,便避不开贾史薛王四家。

王子腾如今在京里做着京营节度使,若只说官位,如今算是贾史薛王四家里最高的。

只是官位是一回事,到手的权利又是一回事了。

京营是太祖开国时所建立,原为五军营,分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

后太上皇在位时,为了控制军权,设立五军都督府,只给大将们战时的统兵权,其余一应训练后勤招募等事,皆不得插手。

又借着以贾代善征讨瓦剌之机,开始大肆安插人手。

计划得很好,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京营里面多有从龙功臣之后,这些人又互相拉拢结亲,军中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太上皇虽有军功在身,用的却还是贾家的元帅,直至逊位,都没能真正将军权真正收归手上。

至于如今的崇宁皇帝,也仍是一心想收拢军权,王子腾便是他着意扶持起来的大旗。

如今军中势力,最大的仍是以四王八公为首的元从功臣一脉,其次便是太上皇手里的势力的,称之为顺德勋臣一脉。

至于说当今皇帝,因继位太短,在军中尚无甚建树。

元从一脉与顺德一脉互相看不顺眼,元从一脉鄙视顺德一脉没有军功,只靠得太上皇赏赐。

顺德一脉看不起四王八公后辈腐化堕落,自以为应当接过军中权柄。

两派时有争斗。

贾家一门双公,正是八公之首,王子腾正是皇帝刻意挑选而来,因他是贾家姻亲,借着贾家的名头,好替皇帝收拢元从一脉的军中势力。

只可惜那帮军头也不是傻子,他们敬着贾家,敬得是初代荣宁二公,王子腾又无军功,只不过是个姻亲,在军中着实碰了不少软钉子。

因而时不时还得托自己妹妹王夫人带话,请贾政出面周旋,才勉强站稳脚跟,只是也还是调动不得京营一兵一马。

故如今四家里,他虽是官位高,他却仍得敬着贾家,若没有贾家,他也真就做不得这京营节度使。

贾家荣宁二府如今对外的门面,一个是贾政,从五品工部员外郎。

一个是贾赦,荣国公府世袭一等将军,已掉出军功爵的范畴了。

再有一个贾珍,宁国公府世袭三等将军,已是世袭爵位最低一等。

只是荣宁二公在军中威望隆着,且还有贾母这样一个一品国夫人撑着,倒也还勉强维持着公府门第的地位。

史家在京三房,长房无人,只一个湘云,余下两房,二房保龄侯史鼐,三房忠靖侯史鼎。

史家虽与贾府关系深厚,却早早投靠了太上皇,如今反倒是顺德勋臣一脉,三房这个忠靖侯,正是太上皇所赐。

薛家祖上乃是紫薇舍人,官位只五品,却是太祖近臣,只是在他死后,薛家在官场便没人了,只保留了个皇商的身份,如今薛家大房的门面薛蟠又是个纨绔子弟,薛家败落已经可以预计。

盘根错节,难以尽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