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我岳父是朱元璋 > 第172章 京师热销的各种上海特产

我岳父是朱元璋 第172章 京师热销的各种上海特产

作者:悠小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4:45:33 来源:书海阁

除了那些美味而又价格实惠的二郎牌罐头之外。

还有那些十分耐用而又结实的棉布,这玩意,对于普通人而言,亦是两眼一亮。

虽然棉布已然开始在大明推广,但是质量与厚度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少之又少。

除了布匹之外,还有几种成品棉布衣物,出现在了这间特产店中。

例如T恤衫,这玩意相当的便宜,只要从脑袋上往下一套就穿好了。

而不需要像过去的短衣一般,还得拿绳子或者是扣子才能让衣物包裹住身体。

再有就是那种棉质的短裤,还有布质的腰带,大明的有钱人腰上栓的可都是玉带,或者是镶金嵌玉的带子。

可是这种厚到令人发指的布质腰带却很结实,而且一旁还有配套的裤子卖。

重要的是有一位脸色有些发红的店伙计,此刻上身T恤,下身一条扎着腰带的裤子,正在店里边来回的走动,转身,蹲下站起来。

以展示这种短装的灵活性,再有就是裤子上有了一条条的小带子,能够让人去茅房不必担心腰带掉坑里只能双手提着裤子回家。

总而言之,这上海县特产店里边,有着许许多多奇奇怪怪令人摸不着头脑,但是等看到有店伙计演示之后,这才会恍然大悟的日用百货在出售。

看着跟前这甚是热闹的一幕,常升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上海如今虽然才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不过没关系,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上海这个品牌,就能够传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甚至会远播海外。

宽阔的吴淞江出海口上,一艘艘满载而归的渔船,正在逆流而上,缓缓地停靠在码头处。

不光那些渔船,还有一艘艘的商船就像是鱼群一般,纷纷地靠向那巨大而又宽敞的水泥码头。

一位来自于泉州港的海商,这才刚刚撩起前襟,正欲登上码头。

就在这个时候,听到了远处传来的一阵阵的喧哗之声。

“你们看,他们又来了……”

“谁来了?”

“就是上海县的水警船。”

“水警船?”

“就是专门负责水上安全的船只,只要一眼你就能够认得出来。”

“咦,好奇怪的船……”

那一声声的喧哗频频传来,这位泉州的海商,终于在码头上站稳了脚跟之后这才扭头望去。

就看到了一条前所未见,显得甚是古怪的船只,正朝着码头这边行来。

是的,船只的造型明显更加的修长,但最令人吃惊的地方就是它的船帆。

与大明的那些硬帆迥然不同,也不能说完全不同,但是有些像是硬帆,可有些,又像是那些波斯或者是大食海商的软帆。

而且这种船只的速度很快,但是又十分的灵活,连续超过了好几艘船只之后缓缓地停靠在了码头上。

它在水中那潇洒的机动动作,直接就把一干有经验的老船长和海商们看呆当场。

开始认真地打量起了这艘不大的上海水警船,甚至还有不少人想要靠近。

奈何这艘水警船只,单独停靠在一处封闭的码头区有差役在那里设卡阻拦。

令所有想要过去仔细欣赏下这种性能令所有人眼前一亮的新船的人们只能扼腕叹息不已。

不过自然也有不少人频频地询问这种船只是哪里制造的。

“告诉各位,这种船只,乃是我上海车船制造厂所生产,听说,这几艘水警船都是小舟而已。”

“真正的大船,两三千料那种,已经在那边船厂里制造,相信用不了太久,就能够看到。”

“敢问这位官爷,那上海车船制造厂在何处,不知是否有车、船外售?”

那位来自泉州的商贩笑眯眯地上前一礼,朝着那名开口的差役问道。

差役看了一眼这位笑眯眯表情甚是讨好的商贩,虽然口音有点怪,倒也不觉得有什么。

毕竟现如今来到上海县这边天南地北的商贩多了去了,比他口音更生硬更古怪的多了去。

当下抬起了手朝着后方指了过去说道。

“往那边沿河岸得有十来里地,你就能够看到引路牌,顺着引路牌指的方向再走上几里就能到。”

“多谢官爷指点,多谢多谢。”

泉州商贾笑眯眯地又是一礼,又深深地看了那停靠的新式帆船,这才快步而去。

此刻,常二郎正心满意足地从海警船上来到了码头上,身边的一干人等亦是啧啧称奇不已。

没有想到,这来自于常二郎那种脑洞大开的设计,居然真的能跑。

重点在于,这种船,居然真的跑得既快又稳,而且操作的水手也不会太多。

可以说是集了中西方帆船的优点于一体。

虽然在建造的时候,可是有不少人都在抱怨,这玩意真的能跑得快吗?

可当真的建造出来,经过了多次的试航行之后,现实足以把所有之前质疑常老二的人老脸抽得火辣辣的。

常二郎也是好不容易才抽出了时间,自己好好地享受了一番乘风破浪的感觉。

同时也享受了这些身边官员工匠们的大肆吹捧,实是舒爽。

之前的那些阴阳怪气之言,还有那些异样古怪的眼神,现如今都全部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双双充满着羡慕嫉妒恨的招子。

又或者是佩服到五体投地的表情。

这些人并不清楚,常升所设计的这种船只,可不是他自己瞎胡闹整出来的。

而是后世的大佬们,结合了中式帆船与西式帆船的优势,又尽量解决中式帆过重以及西式帆需要大量人手才能操作的劣势。

中式风帆,操作人手少,运营成本自然也能够降低。

再有就是操作灵活,适应多变的风向和复杂的海区。

而西式风帆虽然操作人手多,但是满风的速度更快,结合之后,效率自然相当的显着。

“县尊大人,目前在建的两千料的新式帆船也接近尾声了。”

“再有就是三千料的正在加紧制作当中,最多明年,就能够入水进行海试。”

“好好好,辛苦诸位了,对了,回头让这些船只,多往那些沿海的港口城市去跑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